五一長假,不想在這個擁擠而略有些混亂的城市中度過,也無意就這麼睡過去,於是出去走走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由於時間限制,廈門或是大連兩個海濱城市成為了我們的選項。移動著鼠標,看著朋友拍回來的廈門大學以及一些關於集美、鼓浪嶼的介紹,在假日前的最後一天,我們花了1分鐘的時間決定了目的地。因為網絡的便捷,機票、酒店都是很容易搞定的,作完決定幾個小時後,我們便辦妥了出發前的所有准備。
1、我們的基本行程:
第一天:
08:00 FM 9253自上海虹橋機場起飛;
09:30 准時到達廈門高崎機場;
10:20 廈門鷺江賓館Check in;
11:00 出發;
12:00 集美;
18:00 回到酒店後出發逛街;
20:30 南海漁村晚餐;
第二天:
10:30 出發;
11:15 胡裡山炮台、白城海灘、環島路;
12:00 廈門大學;
14:00 南普陀寺;
15:30 鷺江劇場4D電影、桌球;
17:00 大同路、開元路一帶的廈門老城閑逛;
18:00 網吧;
19:15 吳再添晚餐;
20:00 鼓浪嶼夜游、尋找傳說中的解放軍療養院;
第三天:
10:30 出發;
11:30 入住南京軍區鼓浪嶼療養院;
15:30 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
16:30 鼓浪嶼小徑、民居閑逛;
18:00 大同路美食物語晚餐;
20:00 鼓浪嶼夜游;
第四天:
08:00 出發;
10:25 FM 9254自廈門高崎機場起飛;
11:45 准時到達上海虹橋機場;
廈門是一個既適合走馬觀花、踩點的城市,也是一個適合慢慢品位、住上一段時間的地方。因此上述行程既可以濃縮為周五晚上出發、周日晚上返回的周末二日游,也可以擴展到在鼓浪嶼多住些時間或是集美多逛逛的一周游。若沒有歸程時間的限制,在廈門住上一陣,白天睡到自然醒、看看書、傍晚悠閑漫步、晚上在鼓浪嶼聽潮,如此忘我寫意的悠然自得實是一大享受。
2、關於行程:
<1> 集美
集美,不錯的名字,彙集了許多具有鮮明特點的閩南建築,的確很美。車子駛上廈門大橋的時候便能遠遠望見集美的全景,一棟棟個性鮮明、但彙集在一起又不乏整體效果的建築讓眼前一亮。
從酒店出發,在輪渡口對面的“第一郵政局”前有許多開往集美的公交汽車,票價3元。大約45分鐘左右,下了廈門大橋就進入了集美學村。集美學村實際上是一個以集美大學為主的校園、生活區,類似於北京海澱西北角的北大、清華園或是上海東北角五角場地區彙集的復旦、同濟等學府。集美學村中的學府大多由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捐助成立,因此陳嘉庚先生倡導的“誠毅”兩字成為絕大多數學校的校訓。
建議在開過學村大門後就下車,從學村一路踱到鰲園。沿著兩旁植滿松樹、榕樹的林蔭道步行,十分寫意。這裡的校園建築色調同別處大不相同,用色以白色、淺黃色、橙色、赭色等暖色為主附以藍色,一改通常意義的校園建築以灰白為主、略顯嚴肅凝重的基調,顯得十分明快活潑。
隨意走走就看到了海,但吸引眼球的還是那些漂亮的建築。集美中學的一棟灰瓦藍窗的主建築是建在海邊一座小山的山腰上的,據說是解放前廈門地區最高的建築。附近的建築,均是面海依山而建,海風習習,格外涼爽,加上海景無邊,讓人不由地羨慕在這裡學習的莘莘學子。
從山腰下來,沿街都是些小販兜售著旅游紀念品,寧靜的校園同喧鬧的旅游景點也就隔著幾級台階。鰲園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園以及生平陳列館,門票10元,不太感興趣,加上游人如織,也就沒有進去。
隨便挑了條路繼續到處亂走,反正也不擔心迷路,況且這麼多漂亮的建築著實讓人流連。在不知名的小巷裡,靜靜的矗立著一些陳舊但卻十分漂亮的私家小樓,從檐上看得出這些小樓多半修建於五、六十年代,想來應該都是些當時歸國的華僑所建。沿路經過了集美大學財經學院的校園,見識了最美的男女宿舍樓,幽靜漂亮的校園讓77遺憾於當年沒有嘗試考這所大學,每天隨便上上課,下課騎車到海邊去散散步,談上個4年戀愛…….當然這只是假設而已,我們可以設想千萬種可能,但現實生活卻只能按一種可能繼續下去;在集美大學海事學院裡,看到一家三口正悠閑的蕩著秋千,一片暖意融融。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生活久了,需要的就是找這麼一個寧靜的地方走走,平和一下心靈。
走過集美大學理工學院和中文學院,便來到了集美學村的門口。過了馬路對面的橋後有很多回市區的公共汽車,其中18路是到廈門大學的,倘是早上來集美,便可以坐18路繼續游覽廈門大學。
集美,是一個需要細細品的地方。不要給自己時間的限制,靜靜的漫步於其間,每一棟建築都是那麼令人回味,甚至匪夷所思於其用色和構造的。
<2> 胡裡山炮台、白城海灘、環島路
從酒店出發,在輪渡口對面的公交汽車總站就是到胡裡山炮台的2路公交車起點站,市區內車票一律是投幣1元。2路公交車的行駛線路並不長,卻將廈門市內的主要景點,如洪山公園、廈門大學、胡裡山炮台串在了一起。
大約半小時後便可以來到胡裡山炮台,而白城海灘就在炮台的東北側。胡裡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端伸向海的一個山丘上,可以向東一覽廈門港全景,其中陳列著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兩門火炮,但25元的門票價格偏高了些,自然也就沒有上去。白城海灘的沙子比較粗,踩上去很不舒服。但因為毗鄰胡裡山炮台、廈門大學白城校門,且天氣晴朗,不少人在戲水玩沙,倒顯得十分熱鬧。由於是五月初,水溫僅22度左右,因此真正下水游泳的不多。廈門最好的海濱浴場在黃厝,可以從白城坐29路過去。當然若是情侶,租輛雙人自行車或索性攜手沿環島路漫步過去,自然是浪漫無比。
<3> 廈門大學
從白城海灘過一個人行天橋,便可以進入廈門大學白城校門。這個校門好像是從兩座山之間開出來的,進門便是一段平緩的上坡,兩邊是山體的加固結構。
廈大很漂亮,來之前就已經聽說過無數回了。一個朋友用“沒有什麼景點,處處是風景”來形容廈大,我覺得基本是中肯的。圈上個幾座山,有著很大的一塘湖,面對著一片海,滿園的棕櫚樹和熱帶植物,典型的南國校園。說實話,廈大什麼都不缺。
但現實中的廈大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漂亮,可能是期望過高的緣故吧,甚至生出些“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的感嘆。首先,由於聲名遠揚,廈大儼然成為廈門的一個主要觀光點,滿園如我一般的游人看起來倒比學生來得多,有些雜亂;其次,個人認為廈大的主要建築太新了點兒,一來顯得沒有特色,比不上集美;二來使整個學校缺乏一種底蘊,比不上北大或清華園。
當然瑕不掩瑜,廈門大學給人的整體影響還是非常好的,是在非長假期間去廈門時一個適合駐足的地方。
<4> 南普陀寺
從廈門大學正門走出,南普陀寺就在隔壁。門口是一個公交汽車總站,還有許多兜售旅游紀念品和餡餅的小店,讓人不由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在寧靜校園以及佛家靜修之地的門前,但事實就是這樣。猖狂的旅游業對於環境的破壞,令人感到遺憾。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想來當時應該是個依山面海的絕佳之地,而現如今寺門前見了許多宣傳牌、廣告牌和小店,海是看不到了。該寺因處於普陀之南故得名,入門香火費3元。由於地處廣大僑商祖居之地,寺院是整飭的非常大氣。寺院依山勢而建,共四進,天王殿正在大修,因此一進門便是大殿,供奉的是三世佛,77燒香祈福,而我則對廟宇的建築以及佛像比較有興趣。第三進是觀音殿,供奉四尊神態各異的千手觀音。從這四尊千手觀音看起來,確實不辱普陀之名。第四進是玉佛殿,供奉有緬甸玉做成的釋迦牟尼像。玉佛殿後依山還花園和僧房,沒有去參觀。
等77燒完香,便去嘗了嘗南普陀寺著名的素齋。60元的兩菜一湯包括炒菌類、芋泥和當歸面筋湯,燒的非常一般,無法同五台山的“一盞明燈”相比。
買了些南普陀素餅(也是綠豆做的餡餅),便在南普陀寺及廈門大學門前的公交車總站坐71路返回酒店。
<5> 廈門老城
廈門的老城主要集中在輪渡口一帶的中山路、大同路、開元路一帶。南中國地區典型的“騎樓”建築,同在廣東中山、江門看到的相似,二樓“騎”於底樓之上,並向外延伸。毫無疑問想得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下雨天行於這些路上不用帶傘。
這些年廈門城市現代化腳步加大,我們看到不少老房正在被逐步拆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商品房和Shopping Mall。這些老城區也面臨著消失的可能,在傍晚時在老城裡走走,用眼睛、相機記下這些承載著歷史的建築,不錯的idea。
<6> 鼓浪嶼
歌詞裡唱到,“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事實上,鼓浪嶼東、西、北三面都同廈門市思明區、海滄區相望,僅南面面向台灣海峽,略有些海茫茫的感覺。因此鼓浪嶼所處的海面被稱為“鷺江”其實蠻有道理的,在我看來與其稱之為“海上花園”,不如稱為“江上花園”來的更貼切一些。
駛往鼓浪嶼的渡輪就如同黃浦江上的渡輪一樣頻繁,時間從凌晨5點30分至次日0點30分止,晚間時間間隔會久一些,票價3元,回程收費。鼓浪嶼上的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收取門票,聯票80元,也可購買散票。爬上日光岩,可以俯瞰鼓浪嶼全景;而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中,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館,不單設門票,兩個展館裡陳列了數十台19、20世紀產的古鋼琴,每半點有免費的講解以及鋼琴演奏,能了解到鋼琴構造發展史的知識以及其中有代表意義的鋼琴的故事。
不喜歡白天的鼓浪嶼,到處是彩旗飄飄,到處是游人如織,同一般的所謂王牌景點別無二致。我們更喜歡晚間鼓浪嶼的靜謐和優雅。非常幸運,在廈門的這幾天白天都是天氣晴朗,每天傍晚5點30分左右准時地下起大雨,7點左右准時打住。晚間,雨後的鼓浪嶼,在小路上閑逛,沒什麼游人,近處樹上掉下的雨點地音、稍遠處人家時斷時續的鋼琴曲以及更遠處海浪的拍岸聲彙成了一首最自然的《鼓浪嶼之波》,而身邊則是百年古木和棟棟有故事的別墅,空氣格外清冽,讓人不禁希望時間的步點走的慢些、再慢些。
鼓浪嶼是一個非常適合小住的地方,尤其適合終日處於緊張節奏中的城市人。在此租上一間老屋,白天睡個懶覺、讀些書、寫些文字,傍晚在海灘邊守候日落,晚間走走昨日未曾走過的小路,看看昨日未曾謀面的建築,聽聽以前未曾聽說的故事。很漂亮的生活,不是麼?但終究這樣的生活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成本太高,因此在鼓浪嶼度過了兩個夜晚之後,我們還是回到了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都市,僅把這些美好的遐想同鼓浪嶼的靜夜暫時存放在我們的記憶及文字之中。
3、關於住宿:
<1> 鷺江賓館 (0592-202-2922)
位於鷺江道同中山路的交彙處。交通便捷,適合旅游度假者。出入鼓浪嶼可去對面的輪渡口,而附近公車總站的線路四通八達。由於是廈門市第一家四星級賓館,因此大堂和電梯顯得狹小,但服務生說得好,“上海和平飯店的電梯也很小,沒辦法,老飯店。”,確實,也無可厚非。
我們住的是5樓的豪華海景房,由於時值長假,有陽台的都已經有其他客人入住了。當然若平時去,大可要一間帶陽台的房間。其實,這裡的海景有些類似於杭州的湖景,遠處的鼓浪嶼看起來比西湖上的小瀛洲還近些。指望看到海天相接之類的海景的話,可能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會好些,但那個酒店似乎偏了些。豪華海景房的房間比較大,由於新近裝修,設施都很新。室內裝修風格簡約,床鋪得很軟,不錯的。該賓館的豪華海景房平時攜程定價為487元/天,是門市掛牌價的50%。
<2> 南京軍區鼓浪嶼療養院 (0592-206-0201轉35400)
位於鼓浪嶼港仔後海灘邊,毗鄰菽莊花園。出輪渡碼頭向左,過一個電瓶車站點後上坡,沿主路經過教堂、體育場、海上花園酒店後便可到達。步行到療養院約需15分鐘。整個療養院由近十棟別墅及多層建築組成,院內滿是棕櫚樹,環境非常不錯。
我們住的是5號樓的標准房A,房間很大,還有一個露天的陽台。由於療養院位於鼓浪嶼的東側,可以遠遠的看到海滄區的一些工廠,但海景視野明顯要比鷺江賓館寬廣很多。但缺點就是晚間有很多蚊子,要在臨睡前向服務生拿好電蚊香片,並殺死盡可能多的蚊子,否則多半要和這些小蟲鬥爭一夜了。我們住的標准房A掛牌價是360元/天,房間略小的標准房B掛牌價是260元/天,在平時要到6、7折的價格應該沒有問題。
4、關於飲食:
<1> 南海漁村
出酒店,沿著海邊過了輪渡站,走大約10分鐘便到了這個規模很大的自點式大牌檔,在海邊前前後後擺了百余桌。我們是晚上8點去的,依舊客人滿滿的。自然,等待收桌子、點菜和上菜的時間耽擱掉大約1個小時。這裡的海鮮都比較新鮮,活的石斑、鱖魚、鯧魚以及各類貝類品種豐富,且價格比較便宜。倘若晚間無事且喜歡海鮮的話,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就餐之處。
<2> 吳再添
位於輪渡口對面的大同路上,一家人氣極旺的小吃店。尤其值得推薦的是那裡2元一碗的魚圓湯,魚圓做的非常鮮美、有彈性,感覺幾乎不放面粉。原本一度被我認為有厭食症傾向的77居然主動要求再買上一碗,著實令人驚訝。當然,3元的肉粽也做挺好,栗子加肉餡的,和著辣醬吃別有風味。至於沙茶面、土筍凍等其他有名的廈門小吃,沒有嘗試。在這裡,基本上5元錢就能吃的又好又飽的。
<3> 百草園
位於輪渡口對面的大同路上,一家只能容納8個人的涼茶店。3元的蜂蜜龜苓膏和各式的涼茶,清熱解火,習慣吃龜苓膏、喝涼茶的,可以一去。
<4> 大同路一帶的其他餐廳
大同路上遍布的各種小餐廳,除了上面介紹的吳再添、百草園,還有黃則和、鴨肉粥店、泰國菜館、以粵菜為主的美食物語等,普遍都比較整潔干淨的。
5、關於交通:
廈門的公交線路四通八達,相當便捷,所有的主要景點均可乘坐公交車到達。公共汽車開的比較慢,且站設得比較多,但車上非常干淨。除了上述提及的一些公交線路外,還有一輛27路公交車值得推薦,是從高崎機場到輪渡口的。
廈門的出租車起價8元,每公裡2元。從高崎機場走市區到達鷺江賓館的參考價格為45元,約20公裡左右,30分鐘的車程。
6、其他:
廈門的網吧比較多,光大同路上就有3個,5元/小時,網速還不錯。
在輪渡口一帶,我們沒有找到專門的電影院。只在鷺江劇場,一家老式劇場,看了場4D電影,也就是要帶著專門眼鏡看的立體電影,蠻有趣的。
廈門是一個非常適合度假的地方,沒有必要算著時間,趕著景點,到處亂走未嘗不是一種感受廈門的好方法。因此,本作僅記錄下一些基本的信息和我們的一些感受,真正的廈門是需要自己去體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