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那個傳說,在很久以前聽過,早已經記不真切了,只是依稀記得故事裡有兩個愛戀中的山神失手摔碎了一面鏡子,從此人間就多了一個令人魂縈夢牽的地方。那時,無法想像該是怎樣一個浪漫的民族,可以用風和雲磨出一面這樣剔透精致的鏡子來;也無法想像在風雨滄桑的幾多個世紀裡,這些傳說中鏡子的碎片們又是怎樣保持著它們最純淨的本色。幸好,在機身穿過雲層,盤旋於這個著名的“天府之國”上空的那一刻起,一切的疑問終於獲得了尋找答案的良機……(一) 在路上
汽車載著眾人沿著山谷裡盤旋環繞的公路疾馳,路面非一般地平整光潔,齊整的規劃充分顯示出受重視的程度。這才發覺,九寨溝實在不僅僅是一處眾人矚目的景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已經成為了傳達展示的一扇窗口。而這樣的窗口,在我們的周圍又能有多少呢?
來不及細細思索,窗外的風景已足以吸引我的視線。正是傍晚時分,天色還泛著些許透亮,沒有薄暮籠罩的那一份凝重,叢林靜謐幽深,卻又在其中湧動著勃發的生氣。林中樹木盡皆筆直高大,深綠、褐黃、赭紅相間其中,深沉又不失優雅氣質;偶有尚未融化的積雪點綴其間,構畫出斑駁的映襯,也提醒著我這裡2千米以上的海拔。
正默默贊嘆間,道路不再蜿蜒,眼前豁然開朗,仿佛已是一處腹地,樓宇畢現,賓館酒家應有盡有,燈火點點,說不盡的人間氣息。淅淅瀝瀝的小雨也不失時機地湊起熱鬧,雨絲細密連綿,就這樣打破了寂靜的黃昏。
九寨溝,我們終於來了。
(二) “海子”和山寨
“海子”真是個別致的叫法,內裡卻有著不同尋常的大氣魄。想那大海浩瀚無邊,不知道能容納下多少江河的波濤,而這樣一個民族,居然把大海的名義賦予這些方圓不足百裡的大小湖泊,親切地稱呼它們為“海子”,實在是一種最豪放的氣息。
九寨溝的“海子”特別多,火花海,樹正群海,鏡海,老虎海,犀牛海,熊貓海,箭竹海,草海,名字裡滲透著山民們質樸的想像。“海子”的水晶瑩清亮,或湛藍如明媚天色,或碧綠若早春新芽,還有的於寶藍色澤中透出一股幽幽的熒光來,雍容華貴仿佛雀羽的精華飄落人間。也許正如傳說那樣,這裡的水是天上人間雨露精華的結晶,每一個漣漪,每一絲波紋,都在不經意間滲透出別一樣的靈動清新,似乎在脈脈講述那一種“孤標傲世”的心懷,又似乎在默默回味那“遺世獨立”的過往。我無疑是被這些情態各異的“海子”們徹底地俘獲了,眼睛,心靈,還有全部的思想,從面對它們的那一刻起,都抹上了“海子”們的顏色。
四川話所謂“溝”即是大峽谷也。因此,有“海子”也必有堆積“海子”的山巒,有了山巒,也就有了人們生息綿延的生命長河。九寨溝的山民,正是應運應時應景地成為了這裡最耐人尋味的一道風景。
九寨溝,顧名思義是由九個山寨組合成的。這一次,我們有幸叨擾了其中的一個:樹正寨。樹正寨就在樹正溝裡,斜斜相對的就是九寨溝裡著名的“樹正瀑布”和“樹正群海”,在這山、水、樹交相輝映的世界裡,樹正寨便是最堅忍持久的守護神,緊緊守護著這失落人間的美景。
寨子的建築風格完全是藏化的,深沉的紅和飽滿的藍成為了房屋周身彩繪的主色調,描金的檐角窗欞便分外鮮艷奪目,幾乎家家戶戶的牆體上都刻畫著佛教的“萬字印”,令人一望而知山民們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執著。色彩斑斕的建築和藏民們五顏六色的衣著飾物和諧地交融著,使我不由得驚嘆於少數民族在色彩和圖案方面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路邊小店裡有殷勤的店主兜售著各類物品,羊肉串和青稞酒也陣陣飄香。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的酥油茶好像是專門為了他鄉游客准備的,欠缺了應有的一份濃烈氣息,且售價甚高,令人難以心服。
這一夜,我看到了九寨溝的星空,點點璀璨,映襯著漸漸睡去的曾經同樣璀璨的水面;空氣裡還飄溢著山區特有的清冽。於是在腦海中浮起了這樣幾個語句:來時,我揮著陌生的手;去時,我已留下回家的承諾……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