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廈門

作者: braveding

導讀跟朋友們談起廈門,幾年來就有好些次了,心中也頗為向往幾個在廈門學習工作的同學,每次想起素以琴島著稱的鼓浪嶼,喜愛李斯特的我,就覺得向而不往,像是欠下海上花園一筆債似的。曹操的豪邁:“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我也一樣有的,惜乎忙忙碌碌,經年不得以去。終於,在今年四月,大家商定下來,風雨無阻一定要去吹海風、聽海浪,沙 ...

跟朋友們談起廈門,幾年來就有好些次了,心中也頗為向往幾個在廈門學習工作的同學,每次想起素以琴島著稱的鼓浪嶼,喜愛李斯特的我,就覺得向而不往,像是欠下海上花園一筆債似的。曹操的豪邁:“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我也一樣有的,惜乎忙忙碌碌,經年不得以去。終於,在今年四月,大家商定下來,風雨無阻一定要去吹海風、聽海浪,沙灘漫步、感受一番。買了機票,我便開始了行程的倒計時:還有一周,還有三天,還有1分鐘登機……

當飛機騰起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海平面,幾艘駁船似懸在半空,朵朵浮雲從窗外飄過,東海大橋像一條巨龍蜿蜒曲折,探入海中。一小時後我到了廈門,時空變換,物換人移,讓你不由得要贊嘆現代科技的偉大。

說了一聲“廈門,我要和你開始親密接觸了”,跨上背包,興致勃勃,由南向北,沿中山路出發了。

沿街的棕櫚樹、兩旁南洋風格的騎樓組成了別有風味的街景,起伏的馬路,怎麼感覺像澳門呢?可能這邊的城市都是這種風格吧。走不多遠,映入眼的,就是那老字號的黃則和,肚子也有點餓了,一杯花生湯、一碗沙茶面,都是廈門的特色。中山路的盡頭,又看到了網上盛傳的小店:加料燒肉粽,店面小得只容下三張桌子,大家都在外面排隊等著入座,看來一定是味道不錯,我亦不能免俗,等到座位要了個肉粽。雖然都是肉粽,但是與嘉興的相比,卻是另有特色:加了香菇、栗子、茶葉蛋,配著特有的甜辣醬,這是我吃到最好的廈門小食了。

從中山路折回,沿思明南路暴走,吃了涼茶店裡的龜苓膏,頓覺神清氣爽,看了路邊破敗的小廟,感慨興衰榮辱;再抬頭看時,前面人頭攢動,已是到了廈門大學。人們都說廈大是最美的學校,今天看了,果然名不虛傳:處處是綠草茵茵、樹木參天,杉樹、榕樹、芒果樹,各種熱帶植物三三兩兩散落路旁,花團錦簇下的芙蓉湖映著藍天白雲,別的不說,單是這芙蓉二字,讓人聽了便早已酥到骨子裡去了。

為了與大海充分接觸,我們第二天就來到了東山島,那裡有東門嶼、金鑾灣,都是萬眾風情各有不同。東門嶼的沙灘很細,水很藍,讓人有衝下去的欲望,老丹和妞妞早已按捺不住,三下五除二換好衣服,跳了下去,其狀之扭捏、之興奮有錄像為證。若不是為了登高看海,他們還會在水裡嬉戲下去。

一路上嚷著到海邊我要大喊一下,終於到了東門嶼的最高點,腳下懸崖峭壁、海浪澎湃,面前一片蔚藍水天一色,可話到嘴邊卻沒了勇氣,只化作一聲長長的啊——,是宣泄亦是放松。

吃過海鮮,作了休整,我們又來到金鑾灣,每個人游泳的游泳、漫步的漫步,各有各的樂趣,最讓我興奮的是:漲潮後的沙灘上,我揀到了一只小小的寄居蟹!以往只是在動物世界上看到過它的身影:背著貝殼,舞著鉗子,在沙灘上快速的爬行。這次竟然看到了真的寄居蟹!我也像小孩子一樣,興奮得叫了起來,把它放到掌心,細細的把玩,直到大家都被我的興奮所感染了,才依依不舍的把它放回大海,因為那才是它的家。

入夜,又來到白天看過的沙灘,面向大海,左邊半山坡燈光閃爍,亦真亦幻,莫非是海市蜃樓把夜裡的山城重慶搬到了我們眼前?正前方海天一色、漆黑深邃,遠處的燈塔似乎要把夜空撕開,借著月色,岸邊朵朵白色的浪花依稀可見。右邊的排檔剛剛達到高潮,想要遠離城市的人們卻在這裡繼續著喧囂和吵鬧……坐在沙灘上,捧一抔細沙埋住腳面,深吸一口鹹鹹的海風,看海水潮漲潮落,在幻境、黑夜、鬧市的交織中,心也在觸動:耳邊似乎響起了蔡琴那悠揚的歌聲:“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身邊的你,可曾聽到我的心聲?“去追趕一下浪花吧”,不知誰喊了一聲,於是起身,衝下海灘。天哪,竟然有這樣奇異的東西,海浪拍打過的沙灘,滿是點點滴滴、大如綠豆、小若米粒的石英砂,發著幽弱的藍光,許是天上的星星不甘寂寞,跑下來和我們一同戲水逐浪吧!

去過廈門的人,都會告訴我,一定要去趟浪漫的環島路——騎車在高低起伏的環島路上,這時才明白,自己真的是要減肥了。天公不作美,剛過了椰風寨,就開始電閃雷鳴、狂風大作,路上的行人瞬間作鳥獸散,我們也躲到了涼亭中。亭中已經有人在避雨了,在他們的指點下,遙望過去,小金門的燈光是如此的明亮,海峽兩岸看上去似乎近在咫尺,但其實卻遠在天涯,人和人也是這樣。

翌日清晨,在廈大的上弦場逗留一番,又經過五分鐘的航程,隨著人流踏上了鼓浪嶼。此時的鼓浪嶼早已沒了琴島的蹤跡,游人如織、摩肩接踵,各色導游、商販來往穿梭、攬客叫賣,像其他聞名遐邇的旅游地一樣,琴島也早已拜伏在黃金周的石榴裙下,忘了自己的方位。盡管如此,我還是被鼓浪嶼的宣傳電影打動了,片中的金瓜樓鬥轉星移、時空變換,略帶藍調味道的伴奏,頗有一番海上舊夢的味道,讓人想起了英年早逝陳逸飛。於是看完電影直奔小巷,開始尋找那座悠久的建築,游走於弄堂之中,我們看到了以炮彈鋼為原料的金門菜刀,據說當年兩岸互射的炮彈是上好的鋼材,作出的菜刀鋒利無比,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佳品,這恐怕是毛主席、蔣先生做夢也沒想到的吧。在街邊小店裡買了椰殼做的小豬儲蓄罐,轉過路口,終於看到了金瓜樓,說實話,有時候影視作品的功效如同婚紗照一般,眼前的金瓜樓早已破敗不堪,很難尋覓片中的奢華景像,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繁華過後盡是一片沙……一樓似乎還有人住,有個小姑娘在樓門口寫作業,專注的樣子讓我們不忍心再去打擾,於是拍了照片匆匆離去。

經不住路邊導游的誘惑,我們踏上了金門觀光的游船。在播音員磕磕絆絆的照本宣科中,經過胡裡山炮台、黃厝浴場、會展中心、不知不覺,前方就是金門海域了。離大擔島還有幾公裡,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已經清晰可見,人們興奮的向島上揮手、呼喊,對面的阿兵哥們,你們可曾想到往日的劍拔弩張竟會化作了旅游觀光?

廈門的四天,我們游玩了南國風情的中山路,金色海岸的東山島,浪漫的環島路和久負盛名的鼓浪嶼,看到了電閃雷鳴中的大海,傾盆大雨的時候,恰好又在岸邊涼亭中躲過,美中不足,沒有看成永定土樓。一路行來,既領略了旖旎的鷺島風光,又略帶一絲遺憾,自然也就格外的流連忘返。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