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牟尼溝、樂山自助游紀實定下要去九寨溝是在3月,初步定下來在五一長假前一周請上年假,連起來一起玩個痛快,這樣也可以趁著假期回一趟四川的老家。既然定下來了,我就開始在網上尋找一切可以用上的資料,可以說協程上最近一年發表的有關九寨溝的游記我都瀏覽過,還把一些重要的資料記錄下來。今天也記錄下我的一些感受和經驗(或者教訓),回饋協程上無私和熱情的驢友。
出發前准備:
4.22到成都火車票982.00/2張
柯達200膠卷10個133.80
相機電池28.00
火車上零食等132.95
初步日程安排:24日到成都,住濱江飯店(ctrip定135/晚)
25日坐汽車到九寨溝,住溝口華緣山莊,電話確認60/晚;
26日進溝,27日2次進溝,下午出溝,坐車到川主寺,住川主寺陽光飯店(ctrip定130/晚)
28日黃龍,住松潘家庭旅館
29日到成都,住濱江飯店(ctrip定135/晚)
30日回老家
5月3日返滬
D1(4.22-24)
由於不趕時間,所以我和我LG選擇了火車出行。一來我們從來沒有一起坐過這麼長時間的火車,彌補一下;二來可以節約銀子。呵呵。22號晚上9點出發,24號中午11.30到,發現近40個小時的旅程過得也很快,和LG一起打牌、吃東西、聊天(包括和別人聊天,呵)。發現真正堅持到終點的人並不多。下車後發現成都很熱,溫度在28度左右,在上海穿2件衣服,在那裡只能脫下外套了。下車後我們直接去了售票大廳,買了5月3號返程票。然後打車去了協程上預定的濱江飯店。迅速check in,洗澡,換衣服,洗衣服,然後步行去了春熙路。由於是周末,春熙路熙熙攘攘,好多都在叫賣4元=1瓶茶裡王+1瓶礦泉水的組合飲料,又熱又渴,買了個組合。我托在成都分公司的同事幫我買了25號去九寨溝的汽車票,她正在春熙路附近的省圖看書,我去找她拿票。票是25日早上8點從成都新南門開出的,票果然買得很靠前,1號和2號座位,嘻嘻,不怕路途顛簸了。此時已是3.00pm,我們倆飢不擇食的去了“鐘水餃”,要了個20元的套餐,可惜這個套餐遠不夠填飽兩個極度飢餓的人,我又去要了份龍抄手和鐘水餃。勉強糊口,想到晚上要去“三只耳”暴吃魚,於是我們打住了先。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時不是吃飯的高峰時間,套餐中的很多菜都是涼的,而且要的抄手還有點生,不過我LG發現水餃是他的最愛。滿足後我們抹抹嘴出來,徑直去了幾天前還遭受反日游行群眾扔石頭被砸壞玻璃的“伊藤洋華堂”負一樓采購要帶回上海的特產。大包小包的回到濱江飯店,看連戰訪問大陸的現場直播。我媽來電話問我的情況,此時LG已經呼呼睡去了。
6點半左右叫醒他,一起坐車去了美領館附近的“三只耳”,尚需排隊,邊吃開胃的炒豌豆邊等,稍等片刻後去了2樓,直接點了3斤魚,紅鍋微辣,繼續吃炒豌豆等。這次我們學聰明了,不再催促,下午那頓“鐘水餃”就是因為催得太緊,師傅把沒熟的抄手也端上來了。紅鍋微辣的3斤魚上來了,兩個迫不及待的人開動了。味道非常好,但辣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平時吃辣不錯的LG也大叫受不了了,最後幾塊魚都是用醋蘸著吃的。呵呵。他開始懷疑特辣的魚會有人吃?看來3斤魚不多,我們最後一人還吃了1碗蛋炒飯,哦,我吃了2碗,嘻嘻。在成都吃飯真便宜啊,我們兩個人吃得都走不動路了才花了55元,大叫過癮之後,我們倆相互攙扶著下了樓,外面下著小雨,去附近的水果店買了1/4個西瓜,LG去旁邊的報亭花了0.5元買了份《成都商報》,我告訴這個時候的報紙可以5毛買2份的,其實從下午5點以後報紙就買一送一了。他轉身就要去找賣報紙的,被我攔住,他於是很認真的給我說他不知道在成都買報紙都可以講價。坐公共汽車回到飯店,在旁邊雜貨店買了1瓶瀉利停,並在當晚吃了一顆,以防明日長途車上腸胃不適。
開銷明細:1523.60
22日晚地鐵站KFC14.00
到火車站地鐵4.00
23日十堰站盒飯5.00,煮花生2.00
返程火車票919.00/2人
打車到濱江飯店18.00元
九寨溝車票196.00/2人(包括4元保險)
伊藤洋華堂購物124.70
午餐27.00
晚餐55.00
住宿費135.00(含雙早)
水4.00
西瓜6.00
市內交通費4.00
IP電話2.40
其他7.50
小結:①如果從上海到成都可以買到5折以下的機票還是可以考慮選擇飛機的,坐火車要多花一天的時間在路上。不過坐火車是另一種經歷,可以看看沿途各省的風景,在站台上還可以買到當地的特產;另外和車上的人交流也會很有收獲。
②在成都采購特產可以去很多地方,由於春熙路是游客必去的地方,所以位於春熙路的“伊藤洋華堂”也吸引了很多外來游客,東西相對貴些,但品種很齊全,服務也周到,聽說在“伊藤”做過的人跳槽到同行單位,都不用面試的。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考慮去遠點的家樂福,好又多。
③在成都吃飯一定不要客氣,大口大口的吃也不用擔心錢包。吃飯的地方很多,玉林,羊西線,川大附近都是好吃一條街。
④成都整體上刷信用卡的環境不如上海,大家出門還是多帶點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