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成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吃”,可惜這次吃的不夠暢快。由於市政建設,許多地方拆了、道路也改名了,如果沒有當地朋友的陪同,許多地方是根本找不到的。(比如譚豆花和二姐兔丁,我們按圖索驥結果連整條街都改了姓。)雖然網友說成都的出租司機都是成都通,會詳細介紹。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第一晚去三只耳吃冷鍋魚,報上三只耳的名號司機作茫然狀,只能說地址。結果司機明顯對玉雙路不熟,把車停在了很遠的地方。
第一天的午餐/點心是痣胡子龍眼包子。由於飛機晚點,原本從岷山飯店北上沿煙袋巷/清石橋一線吃到賓館的計劃泡湯。餓暈了就在酒店對面的痣胡子龍眼包子總店吃點心。包子不咋地,涼的。雞絲涼面和涼粉不錯,女友要了碗瓦罐雞湯,評價不錯。晚飯是三只耳的冷鍋魚,味道很正不愧是創始店,兔肚和三只耳拼盤(腊味)也不錯。三只耳小姐服務比較熱情,晚上8:00後還有歌手駐唱。
(Tips:玉雙路7號,招商銀行對面)
第二天為了趕車去青城山,所以在賓館吃的早飯。午飯在青城山後山的泰安鎮上的農家樂解決:青城山老腊肉、干煸刀豆、番茄蛋湯,雖不豐盛但是作為爬山的戰飯倒是正合適。回到賓館已過晚上10點,號稱24小時營業的西餐廳也關門了。於是只能叫了送餐服務:半生的湯團和半熟的蓋澆飯。
第三天的早飯是寬巷子無名包子鋪的包子。一人一碗小米綠豆粥、一個叉燒包一個香菇包加上一碟泡蘿蔔才兩塊五。包子味道至少比龍眼包子好很多,拍DV的時候還留下了大叔光膀子和面的情景。午飯是青羊宮對面的陳麻婆豆腐總店,麻婆豆腐、牛肉豆花都很好吃。晚餐比較沒有創意,在尋找譚豆花和二姐兔丁未果後在龍抄手吃了個38的套餐。其他都不咋的,葉兒粑倒是不錯。麻婆豆腐比起陳麻婆來差了不少,龍抄手也顯得粘糊糊的。
第四天去樂山看大佛,也是賓館早餐。午飯,實際上是下午晚點是玉林串串香。就在新南門車站邊上,大學路。串串香很像火鍋,只是菜都串著,結賬數竹簽。味道沒有什麼特別的,環境倒是挺髒的。如論如何總覺得像學校門口窮學生們所鐘愛的地方。該處最不適合人群:有潔癖者。晚上原計劃是冷淡杯,結果發現HBO在放真人版的街霸。看完後才去覓食結果很多店都關了(包括盤餐市)。最後在菜根香吃了在成都的最後一餐,典型的川菜而且吃到了兔丁。
(Tips:盤餐市往西約50米有一條南北向小街,飯店密布。菜根香即在該街與華興街的路口,沿街北上可以看到許多餐館,還有泥鰍火鍋)
第五天一早由於趕飛機,只能放棄了盤餐市早餐鍋盔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