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教寺廟普濟寺法會

作者: 寫下就是永恆

導讀2005年5月22日 農歷四月十五 晴下午有陣雨 宜祭祀沐浴掃舍 喜神西南 貴神西北 吉門東北 自紅太陽廣場與攝影師陳春緣碰頭車行十五元赴普濟寺,與眾鄉民一道參加轉經輪開光典禮暨某活佛贈送壹佰零捌部大藏經儀式。 車停在普濟村口,即有知客僧代為引路。 夾道立滿僧俗信眾雅迎典禮主持信奉噶瑪巴的“白教”活佛,此活佛是塔城人士故此塔城鄉裡來賀者眾,其間就有上 ...

2005年5月22日 農歷四月十五 晴下午有陣雨 宜祭祀沐浴掃舍 喜神西南 貴神西北 吉門東北

自紅太陽廣場與攝影師陳春緣碰頭車行十五元赴普濟寺,與眾鄉民一道參加轉經輪開光典禮暨某活佛贈送壹佰零捌部大藏經儀式。

車停在普濟村口,即有知客僧代為引路。

夾道立滿僧俗信眾雅迎典禮主持信奉噶瑪巴的“白教”活佛,此活佛是塔城人士故此塔城鄉裡來賀者眾,其間就有上次采風相遇的工美雅閣家族成員。

所謂“白教”者乃俗稱,因其僧眾多著白襯衣白裙子故。其實源於十一世紀瑪爾巴創始的噶舉派。繼承者米拉日巴融合噶當派教義,成為有勢力的教派。因最重視口授(藏語:噶)密法的傳承(藏語:舉),故稱噶舉派。該教派傳統的說法有兩大傳承:香巴噶舉和塔布噶舉。香巴噶舉已在十五世紀時期就漸漸衰微而鮮為人知,現在西藏的噶舉派多是塔布噶舉,而塔布噶舉又有四大支、八小支。噶舉派中的帕木竹巴、噶瑪巴等支系的上層曾先後受元明兩代王朝的敕封,繼薩迦派執掌西藏地區的政權。清代黃教得勢,噶舉派中僅止貢、主巴、噶瑪、達瓏四支系尚保有一定宗教勢力,其中噶瑪噶舉是最具影響的分支。噶瑪巴就是噶瑪噶舉派最大的活佛。普濟寺即屬於噶瑪巴派系的寺廟,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位於麗江縣城以西的普濟山麓,距離縣城6公裡。步入山門右手大殿門口立有民國二十三年碑銘,能歷經劫難保存完好實屬難得,大殿以頂覆銅瓦故又名銅瓦殿,是雲南唯一幸存的銅瓦建築。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