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每天凌晨兩點仍無法睡著,不得不服第三片“安定”時,我決定自己給自己放假了,並將麗江作為作為渡假地。盡管我知道,每一處適合旅游的場所,當它成為名勝而名揚天下時,其實已經不適合旅游和休憩了。
麗江同樣如此。
八百年的歷史算古麼?在上海周邊隨便找一個小城,其滄桑感都不會亞於麗江;所謂的納西古樂,充其量不過是道教音樂改頭換面而已,且不論至今仍有人對其的真偽尚有爭論;即如麗江引以為自豪的像形文字,除古人類學家和古文字專家外,又有幾人對此感興趣?
但我依然選擇了麗江。盡管如所有的旅游地一樣,麗江滿街攢動著人頭,漫天漂浮著招牌,充滿著商業氣息的麗江如同一個濃脂厚粉的青樓女子在搔眉弄首。
但我還是選擇了麗江。因為麗江之所以成為麗江,自有其誘人之處。
在我下榻的酒店,我發現了一本名為《麗江的柔軟時光》的小書(後來才知道麗江滿街都在賣這本書),9萬余字的書籍,開首充滿了挑逗、誘惑、煽動和暗示,如同一本時尚雜志,隱晦地表達著情和色——但卻不淫蕩。後半部分卻是食、住、行的介紹。原來廣告是可以這樣做的,我深為出版商的創意所折服。
在麗江,不可不看的是一出《麗水金沙》的歌舞表演。其舞美、燈光、服裝都是一流的,在這樣一個小城,可說是美倫美奐到了極致。整台表演結構緊湊,濃縮了雲南各民族的歌舞。由生活而演化而來舞蹈語彙之貧乏,土到了極致,經略作加工後端到舞台上,卻又美到了極致。舞台彌漫著一種異香,這種香味不同於其它寺廟的香,也不同於古城很多店裡的香味,有些神秘,又有些詭異。
順便提一下,《麗水金沙》有兩個版本。正宗的是由“麗水金沙藝術團”表演的,演出地點在紅太陽廣場的民族文化宮。
幾天的小住,我發現麗江有三大特點。
其一,麗江不宜於情侶渡假。
麗江,似乎正發生著或是有可能將發生一些香艷的故事。
麗江的一些店門口,有著很多驢友們征集游伴的啟事,在這些啟事後面,很難說沒有邂逅相遇後直至地老天荒或一夜情的企圖。之所以作此猜想,是因為我上文提到的那本《麗江的柔軟時光》的出版商,正在征集“麗江艷遇”的故事。
也確是如此,在去玉龍雪山的車上,我就遇到兩個准備前往瀘沽湖的游客,准備再召集兩人租一輛車同去。我實在是因為時間關系,沒法和他們同行。但我建議他們到古城去征召或是也張貼一份啟事。
晚上的酒吧,以及酒吧屋檐下懸掛的紅燈籠,莫不是在暗示著什麼。白天的小城客棧和客棧小院,發呆的、看書的,也似乎在期待著什麼。無論是老外還是老中。
在我看來,游麗江,要麼是成群結隊的一大幫,這有助酒後發癲;要麼是孤身一人,這有助“故事”的發生。
可惜的是,在麗江的游客中,還是情侶共同出游的居多。
其二,麗江不宜於行者策馬。
麗江是懶懶的、散散的,連麗江人開車都是慢慢的,如同一個晨起懶梳妝的女子倚窗而待著什麼。在麗江,你不能行色匆匆,而要慢慢地品。
我在古城一棵樹下發現倆個當地老頭在下棋,邊上竟然還有一位老太太在幫著支招。——棋藝極爛。
我因怕睡不好,住在麗江官房別墅。但實在不甘於別墅的寂寞,一個午後,我逛街累了,便想找一個古城客棧休息。信步度進一個客棧——記不起叫什麼名了。一個潔淨的院落,幾人圍坐在一棵樹下聊天。我站在院裡,至少有5分鐘,竟然沒人前來招呼。直到我問:“還有沒有房間?”才有一個操北方口音的漢子說,正好還空著三個鋪位。我說我不打算在這裡過夜,因為逛街累了,想休息一下午,晚上再去泡吧。那漢子搖頭說:“那不行。”即使我願付一天的房費,也還是不行。為什麼呢?我詫異了。漢子解釋說:“我這裡是為游客准備過夜的。”我更詫異了,我難道不算游客?至於是不是過夜是我的事。但我沒多說什麼,道一聲“打擾了”便走了。
我驚異於店主開店的目的似乎並不是為掙錢,而是為旅行者提供方便。莫非如古城中很多的傳奇一樣,店主和客棧的後面也隱藏著一個故事?
其三,麗江不宜於景色觀賞。
古城的風景線並不在於古城本身或古城景色,而在於游客。由於古城充滿了商業氣息而與其它景區一樣沒多少差別。古城的特色在於古城打造了一個為各色游客表演的平台。
我在橋上觀風景,人看我在橋上行。這句話用在這裡相當貼切。
每到晚上,四方街無論是否燃起篝火,總有大批游客——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手挽手跳起當地的舞蹈。在這裡,沒有“你來自何方,你是干什麼的”之類的多少帶有功利色彩的問詢,有的只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歡樂和忘卻人間煩惱的松弛。至於歌舞結束、人們隱去後,邂逅相遇者是否再交換名片就不得而知了。
人滿為患的酒吧,同樣是游客把酒醉歌的天堂。間或從某處突兀傳來的游客們的齊聲吼唱,或是某酒吧服務員充滿原始的、帶有野性色彩的高歌,小河對岸立即有當地小妹情不自禁地隨聲附和。
麗江沒有別處那樣的爭先恐後,古城中的人們,無論是游客還是住民,臉上掛著的是平和、安詳和微笑。
所以,我以為,麗江之美,並不在於景,而在於人和情。麗江的誘惑,也不在於麗江古城,而在於古城的游客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