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福草堂訪友(夜游同裡)一

作者: toaichq

導讀旅行是令人愉快地,可是旅途卻是無趣得很。記得小時候去鄉下還有水路可循,到時只管坐在船艙裡與身邊翻滾的浪花做著最親密的接觸,同時還可以想些諸如:人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等重要的人生問題。現如今水路已不復存在,人們只能坐在大客車裡面任由奔馳,車窗外如廟宇的農家整齊劃一的迅速向後退去,令人不禁昏昏欲睡。不過由於此行的目的是我魂牽夢縈的同裡 ...

旅行是令人愉快地,可是旅途卻是無趣得很。記得小時候去鄉下還有水路可循,到時只管坐在船艙裡與身邊翻滾的浪花做著最親密的接觸,同時還可以想些諸如:人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等重要的人生問題。現如今水路已不復存在,人們只能坐在大客車裡面任由奔馳,車窗外如廟宇的農家整齊劃一的迅速向後退去,令人不禁昏昏欲睡。不過由於此行的目的是我魂牽夢縈的同裡古鎮訪友,故也不覺得那麼的討厭。因為有令人憧憬的目的地在等待我的到來! 當又一次在鎮門口看到“醇正水鄉,夢裡江南”幾個大字,不經得又開始激動起來。“醇正”多麼恰到好處的詞語阿,如今有多少東西能夠上這醇正 二字?就連生命本身都有克隆的!只有這古鎮還堅持著:通過千年來緩緩流動的河水,百年來粼茲接彼的黑瓦白牆和鎮上純樸的人們,包括此次要去拜訪的正福草堂都在堅持著那點殘存的傳統江南……

去草堂的路我們是熟捻的,一路行來靈動的翹角飛檐和雕刻精美的小獸還有帶著歲月印記的深院白牆在陽光下昭示出與前次夜游同裡截然不同的氣質:是溫潤的,精細的,喧鬧的,甚至是有點可親的舊時江南。

三轉兩轉間已經來到那個月洞門前,屏風前那個古意的花瓶上,胖乎乎的童子依舊在那裡嬉鬧著。好多學生模樣的游客依偎在月洞門前擺出各種姿態照相。我們無需理會那塊樹在門口“謝絕參觀,住宿請進”字樣的牌牌,魚貫而入,因為那已經是我們的心靈家園!在院中站定,還是讓我吃了一驚,草堂已和我記憶中不同了,雖說在草堂的網站上已經知曉,但對於我這等毫無空間想像能力的人來說,完全不能想像現在的樣子。院子裡的芭蕉樹已有焦蔭可蔽,後面多了一塊太湖石,我站的右手邊(鷗鷺忘機嚴重沒有方向感,辨不清東南與西北只能用左與右來代替!)一個小小的茅草亭子安然的立在院子裡,各樣的茶具整齊的放著。左邊原來滿是茶煙琴韻的琴室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間名曰:幽蘭靜室的客房,花格屏風及蘭草的後面該是怎樣的一番天地呢?不禁好奇!我得言語已不能描述我看到的景像,如此說罷:如果,記憶中的草堂是位清新俊秀的江南小女兒,那麼現在的草堂就是一位有著優雅氣質豐富內涵的大家閨秀!!

極想看看照片中的那些美麗的客房,無奈大部分的門都被一把小鎖鎖住了,表明已有客人入住。我只能呆在自己的幽蘭靜室中角角落落地感受主人的獨具匠心。一對竹籠的燈籠;一個雕刻得美輪美奐的櫃子;一架古色古香的大床;床頭兩雙繡花的拖鞋和一對紅紗的立燈;牆上誰人贈與布衣的一幅立軸我是喜歡的,四幅江南瓷板畫也是很喜歡;茶葉和熏香自不必說了,連博古架上主人不知哪裡淘換來的各式陶器都那麼精巧古樸;還有浴室的木制柵欄式的地板讓我驚喜,和家裡的一樣。主人想得細心,這樣赤腳就不覺涼了……

當我一臉興奮從客房出來時,主人的客堂裡面已經高朋滿座,欣欣然也落座其中,言談間飲盡數杯武夷特產大紅袍茶,但覺唇齒留香!之後,一行人紛紛回房休息,因為主人答應攜我們夜游同裡!雖說一年前的夜半我們曾有過同樣的出行,只是這次有主人為伴一定可以領略到以前不曾領略到的風物!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