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過山西的時候早就聽說山西的美食好生了得,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想想哪有真的那麼好,一定是文學誇張的效果,不想到了山西後才知所有以前你聽到的看到的對山西美食的描述均是有不及而無過之,看來用文字真的很難描繪出它的美妙之處。期盼科技發達到能在網上實況轉播具像的並且香氣四溢的美味,到時候各位看官盡管在網上一解嘴讒啦!我們從山西一路北上可是餐餐沒有虧待過自己,每到一處都點了好多特色點心及菜肴美餐一頓,隨身攜帶的采訪機可以不記錄介紹風景的內容,但每次坐下來大吃大喝的時候總忘不了先報一下美味,再動筷。看,單是這些菜名就已令你垂涎三尺了:有紅燒黃河大鯉魚、山西大繪菜、燉羊肉、鍋蹋豆腐、蝦醬豆腐、吉洲丸子、壺口小豬肉、醬梅肉、沙棘湯、沙鍋牛肉湯等。光一個吉洲大雜燴中就有丸子、白菜、豆干、粉條、海帶、木耳、青菜、大蔥、韭菜、香菜等等。
沿途各地的面食點心亦是五花八門,令你流連忘返。可知道饃饃有半圓形蒸饃、切成片的油炸饃干、自然吹干的風干饃片還有那醬汁肉丁夾熱饃嗎?
那天在去往壺口瀑布的半路上,剛剛大嚼完一場香噴噴的饃干,填飽了肚子,只見前方有輛車陷在地裡動不了,說時遲那時快,我們幾個飛身跳下車去,三下五除二就將那吉普車推上坡道。回到車上再抱著一大包山西運城出的饃干齊聲做了一段廣告:“還好我們吃了運城的饃干,不然可怎麼為山西人民服務啊!”
山西的面又有炒蓨面、素炒白面貓耳朵、搓魚兒、蓨面烤佬、紅面糊糊、肉絲炒剔尖、刀削面、炒疙瘩等等。
刀削面是用刀飛快地把面疙瘩手工削成的面條,貓耳朵是用指甲背將面在另一只手的手心中搓制成花生米樣的小面卷,剔尖是用筷子沿著碗邊將面疙瘩擦成一條條的面條,搓魚兒是像刨蘿蔔絲一樣將面團放在網狀的鐵刨上刨制而成,我們拍的這些點心的幻燈片回來播放時直逗得我的一些朋友扼腕痛惜沒能同去。
價廉是山西美食的又一大好處,太原夜市的小吃更是到了登峰造級的程度。
年初六那晚在太原很快打聽到離我們住處不遠就是美食街,於是五個饕餮之徒立馬直奔美食街。之前每天都用:加油啊,晚上給你們吃香的喝辣的來給大家鼓勁,還說今晚要大方點用他個120大洋,結果每回都是還沒花到100元就已酒足飯飽得路也不能夠走,山也不能夠爬了。。。要知道我們都是些胃口及好的一早就能吃進兩個熱饃的大食客!
一到了米市街上的小吃林,哇呀呀,可了不得!一只只30公分口徑的青花大瓷碗在一米寬十米長的櫃台上一字排開,撲面而來的是那各式點心,涼菜和香湯。肉夾饃、肉夾餅更是如同工事一般密密麻麻的布在櫃台上的柳藤匾中;上面的半空中吊著由汽爐加熱著的茶雞蛋,淺藍色的火焰忽閃忽閃著;裡面的灶台亦是爐火雄雄,嗶啪作響,另一側灶台上暖著一鍋鍋滋補稀粥,一把碩大的龍嘴大茶壺放在一鍋熱汽騰騰的生梨、山楂合煮而成的雪梨汁旁。各種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美食盡現眼前,看得我們天花亂墜,如同欣賞一出美味總動員,服務員更是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好一派熱鬧的美食天堂!
“還不快快行動!”朋友吆喝了一聲,於是我們迅即找好坐位,不一會兒用大碗盛著的羊肉湯伴著一陣陣誘人的香味端上了桌,只見那濃濃的、油亮亮的湯內盛著羊肉、粉絲,飄著香菜、蔥花、蒜末等,接著的幾分鐘內五人全沒了聲息,都一頭扎進碗裡啦!抬頭抹一把油光閃亮的嘴巴,贊一聲:“人間美味,不虛此行!”再一算帳才4塊錢就那麼一大碗!難怪在山西一天的伙食費30元錢,就可餐餐美酒佳肴闖南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