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向老板請了4天年假,開始了我的麗江之游,說是麗江之游其實也不太確切,11天的行程包括麗江,虎跳峽,白水台,香格裡拉,德欽,大理和瀘沽湖區域。第一天:上海——麗江
4月28日,我是早上7點55分到達機場的,飛機是8點40分起飛11點45分到達昆明,因為是去麗江所以要先下飛機再轉(其實是同一架飛機),12點20分重上飛機,一問空中小姐才知道,原來麗江離昆明還有800公裡,一個小時後達到麗江機場,是個很小的機場(支線飛機場),但是一下飛機就覺得天好藍啊,空氣都特別新鮮,可能是心情好的原因吧。
交代一下,飛機票是同行的朋友找旅游公司定的,運氣還不錯,是5折的票,平時到麗江可沒有這麼好的運氣。打完折機票價格是1450元。
從麗江機場到麗江古城有機場大巴,15元一個人,但是時間不太固定,一般都是人多了才開,開了大約1個小時後(出租車大概是80-90元,含道路費)到民航酒店,那裡的出租車很多,起步費就到古城了(6塊錢)。
15點找到了入住的地方,在新義街上,(在新義街,五一街上有很多買T恤和披肩的,都繡著東巴文字,我們當天沒買,以後再介紹),是一個東北大嬸開的店,因為還沒到真正的旺季,所以還便宜,50元二人房,60元三人房。看了看古城青年旅社的價格,也要20元一個床位,旅社的標間也不便宜,要80元一間。單個床位旺季的時候是35元(如果是會員可以打折,會員年費是70元)。還是東北大嬸的吧,放下行李,開始游古城。
按照計劃我們第二天會到虎跳峽徒步,所以我們先坐當地的1路車(或者8路車,車費5角)到散客集散中心定了去橋頭鎮的票,13元一張。票到手後,心定。
經過多年的發展,麗江古城實際上已經很城市化了,到處都是販賣納西族特產的店鋪,有東巴文字的T恤,披肩,頭飾,木雕等等,質量還不錯,價格也便宜——當然這要看你的討價還價的本事了。
晚上的古城到處都是人,吃飯的地方到處是人,而且據房東大嬸說,前兩年都是廣東人,這兩年上海人也開始多起來了,可不是我隔壁房間住的就是3個上海女孩子。
古城的酒吧都很有特色,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逛逛,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那裡有一條街都是酒吧。老外1/3,外面的城市人2/3。
晚上在四方街口還有篝火晚會。房屋也亮了燈,漂亮極了,就像上海的新天地。
第二天:麗江——虎跳峽
4月29日,7點起床,8點30分上了去橋頭的車(如果你去得早還可以等7點半的過路車,但是不保證有座,所以我們放棄了冒險),經過3個小時的山路到了橋頭(其實和後來的路相比,這根本就不能算是山路,應該是大路),買了30元的門票,就開始了艱苦的背包旅行了。
我們是走高路的,可能是太累了加上一路上都是懸崖山路,所以非常遵循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原則,一路上都有當地山民的馬隊跟著兜生意,但是我們總算堅持過來了,13點45分到了納西雅閣(2個小時,6.5公裡),在納西雅閣休息到14點繼續趕路,經過28拐到了上虎跳(1.5公裡,非常險峻和陡峭,花了大概2小時——我的體力稍差,同伴大概只需要1.5個小時,在前面還等了我半個小時),時間是16點,然後經過一個小時(約3.6公裡,這都是下坡路了),好像是17點到了茶馬客棧,18點45分到了halfway,這裡的海拔是2500m(有些人說1個小時就夠了,但是我們走的比較慢,累了,), 聽halfway的小姑娘說到tina’s大概只要1個半小時,而這裡大概是8點半天黑,遂決定繼續趕路到tina’s休息。不料,這是這個小姑娘的腳程,加上我們一路上留連風光,我們發現當天快黑的時候,我們連tina’s的影子都沒看到,各自拿出手電筒,小心翼翼的趕著夜路,在半個小時的夜路後,終於我們發現了tina’s的燈光,大喜。其實這一段路是我覺得風景最好的了,天氣也比較涼爽,還經過了兩個瀑布,其中龍洞水瀑布是就在你的腳下流過,而且水大,精彩極了;觀音水瀑布相對較遠,水也比較小。
傳說中的Tina’s終於就在眼前了,但是我們到的太晚了,所以新房子都住滿了,好在老房子還有地方,10元一個人,兩個人一間房,還算干淨,安頓下來之後,趕緊去找店主人要吃的。土雞是當地特產,要了一只(4斤60元),發現兩個人吃不了,又浪費了。熱水熱得比較慢,聽說是太陽能加上電能,經過5分鐘的等待後,熱水終於來了,胡亂洗了洗,燙了燙腳就睡了。好像是10點半,路上還認識了兩個韓國朋友,喝了點啤酒後,相約明天同去,就睡了。
高路的徒步路線是檢驗你是否是一個合格驢友的路線,你還要有好的攝影設備,像我的相機拍下了的風景相對就讓人感覺很一般,因為離金沙江實在是太遠了,從halfway到Tina’s這一段的風景很好,今天的徒步路線共計23公裡(天啊,可以從上海的楊浦五角場走到徐家彙了),而且都是山路,邊上都是懸崖,一半的路都是向上的(背重包的注意了!)。還好同行的那個兄弟(請允許我提一下他的大名,張中鴻)體力超人,前方探路,讓人安心不少。
第三天:中峽飯店——中虎跳——白水台
早上7點起床了,吃了早飯,8點20分出發了,去中虎跳,tina’s後面有一條近路可以走,到張老師小道,交了10元過路費,9點30分到了虎跳石。在聽濤度待了一會會兒就繼續趕路了。
收費的姑娘說我們還算運氣好,水位比前兩天已經高了很多了,然後繼續向上走,走天梯(接近直角的80度,17米長,絕對讓你膽顫),看看身邊都是懸崖,一再提醒自己慢一點慢一點——是不是很沒種?
11點20分到達天梯人家,從來沒覺得原來可樂也可以是這麼好喝的東西,5分鐘就下去了一瓶。走公路,12點10分到達核桃園。
上來後才發現原來天梯人家離Tina’s非常近,只有3分鐘的路程,而且都是公路阿!建議可以將包寄放在Tina’s,上來後再去取。
在核桃園吃的中飯,我們沒有去下虎跳,直接等車去白水台。(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從滑石板下去,到新渡口,虎跳峽紀念碑,大具那裡有車可以回麗江。)那裡還有條哈巴小道可以徒步到白水台(後來在瀘沽湖遇到一個朋友走過,但他好像一直在說路有多難走,多艱辛,風景的情況不詳),但我們沒有選擇。
下午大概2點20分車來了(這裡好像有兩班車,但是時間不准,有時候1點半,有時候2點半,省錢的同志可以考慮,否則建議包車去,比較省時間和保險),車費是20元一個人,很巧,鄰座的女子正好是香格裡拉的導游,是納西族人,告訴我們其實到香格裡拉最好時間是5月底以後,那個時候山上的花都開了,漂亮極了。雖然現在納西族的名聲很響,但是其實納西族的人很少,一共大概只有幾萬人(我原以為至少幾百萬人呢),當地最多的還是藏族人,彝族人等等,當地屬於迪慶藏族自治區,當地藏族占了33%以上。
我們是接近5點才到了白水台,就住在了車子停的地方,房費是15元一個人,核桃園山白臉的店主人幫我們聯系了車主,並說能帶我們逃票去白水台(應該說是10元錢/人),但是最終因為風聲比較緊,逃票計劃沒有成功,還是付了30元的門票。白水台前半段的風景一般,但是在終點的水台上的小湖和遠處的山脈還不錯。可以陽光有點下山了,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應該更好。
白水台的風景還沒有開發完全,當地小學的校長說,風景區的經營權已經賣給了一家旅游公司,但是只開發了一個白水台,山上的瀑布拉什麼的都沒有開發完,老人家用了一句成語作了總結:站著茅坑不拉屎。
還有白水台電力供應不穩定,直到晚上8點才來電,早上8點就又沒了,不過他們的電費也便宜,一年只有100塊。所以要充電的同志們注意了,要抓緊時間充電。
晚上的星星非常亮,和我去年在新都橋看到的一樣,沒有一絲雲,美極了。但是沒看見月亮(這裡月亮上班的時間比較晚,下班的時間也比較晚,經常早上8-9點還能看到月亮,呵呵,和太陽公公搶風頭。)
第四天:白水台——香格裡拉
5月1日,我們8點45分搭當地的車去香格裡拉,11點45分到,兩個韓國朋友帶我們去了一個地方,龍行客棧。4人間是80元,折合一人20元,還行。香格裡拉有兩家青年旅館,其中有一家在古城中(離龍行客棧不遠),出租車司機常會帶你去一家不在古城中的那家。
出發包車去了碧塔海,13點10分和司機談妥出發,15點到達,包車費用是140元,碧塔海有兩個入口,風景好的是西路,但是不巧正在修路,所以我們只好走南路,從路口到湖邊要近了不少,大概1個半小時就到了,但是天公不作美,整個感覺不好。而且沒有制高點,所以也看不見整個湖的遠景,如果下次有機會去一定要走西路,否則不建議去。其他的幾個地方因為都是枯水期,所以都沒有去。
晚上18點就回到了古城,韓國朋友請客吃了韓國燒烤,微醉下入睡,爽。
因為只有半天的時間逛香格裡拉,感覺當地的建設還在進行中,酒吧雖然已經有了不少,但是遠沒辦法和麗江相比(和後面的大理也不是一個等級的),晚上9點半去的時候還是沒幾個人,而且沒有路燈。
很多人會去參加當地旅館組織的家訪藏族同胞的活動,但是我前兩年都住在藏族家好多天了,所以也沒什麼必要去了(如果和藏族同胞接觸比較少,建議可以去拜訪一下,費用是30元/人,不便宜)
龍行客棧號稱是當地最早的幾家客棧之一,但是洗澡的設備不太好,只能保證一個人洗澡,要是幾個人同時洗澡就要注意了,呵呵,你要不斷地調節水溫,因為這裡的管路設計有點問題,所以經常你可以看到一個人洗澡,一個人在外面看著(幫助排隊)。
第五天:香格裡拉——德欽——明永冰川
早上7點50分出發,包車去德欽,因為路上沒有積雪,所以選了一輛桑塔納,350元單程到飛來寺,後來又加了50元到明永村。司機開得很快,我們沒有在奔子欄停留,大概下午1點半就到了明永冰川裡面,也都是山路,奇拐無比,司機的技術不錯(到德欽的飛來寺195公裡,從飛來寺到明永村大概40-50公裡)。
明永冰川的門票63元,網上的30元是騎馬費是誤傳,63元都是門票。住宿是40元一個人,匆匆吃了點東西作為中飯,就開始去爬明永了。14點40分開始,經過太子廟大約17點10分到達觀景台頂,其中在山上待了20分鐘,幫無數人拍了照之後(大約有7-8個相機),下山,19點到山下。體力差一點的大約需要5個半小時。在下山的路上,還遇到了很多人背著睡袋帳篷上山的,准備露宿太子廟,第二天上蓮花廟看日出,而且很多都是中年人的樣子,佩服啊!
太陽公公在照耀了我們5小時後終於累了,下午的烏雲一直很厚,所以最終我們沒有看見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的主峰,非梅裡雪山的主峰)。但是總算看到幾次小的冰崩,藍汪汪的冰掉下來,非常壯觀!
住宿的地方正好有一批人從雨崩村回來,告訴我們雨崩村和雨崩神瀑太過艱難,我們手頭的裝備不足以對付2小時的雪路,所以最終放棄了,直接回去休息。他們告訴我們如果去雨崩,建議直接包車到西當,騎馬上山105塊約2個小時,60元下山(也是2個小時)。
第六天:明永村——德欽——香格裡拉
下山趕當地7點30分的班車(當中因為有人喊話,車子又回去了,耽誤了大概1個小時),13元到德欽,11點到了德欽,當地12點半有車可以到香格裡拉(33元/人),18點30分到達香格裡拉(不過中途修車50分鐘,要不是修車應該17點40分左右到)。路上遇到一個兄弟,是從瀘沽湖過來的,詳細了解了一下瀘沽湖的情況。他是辭職出來玩的,准備玩一個月再回去,下一站是四川那邊。羨慕啊!
先到車站買了去大理的車票,早上7點的車。
不巧,還發燒了,早早就睡了。這裡的青年旅社是男女分房的,有不少老外也住在這裡。
第七天:香格裡拉——大理古城
早上6點就起床了,7點准時上車,大約14點30分到達大理古城,直接叫了輛車去網上查到的青年旅館(也沒問價格,後來被司機要了10塊),發現沒了,變成了旅館,開價就是200元一間房。走人,直接去洋人街,找了間酒吧住下,80元2個床位。後來逛街的時候發現大理還是有青年旅館的,叫四季旅館,15-30元一個床位。當地的洱絲和洱塊味道不錯,值得一試。價錢也不貴,我喜歡吃鹹的那種洱塊(當地有鹹甜兩種)。
當地有很多銀飾品,但是價格非常水,開價30元的一雙筷子可能最終成交只有5塊。朋友推薦了幾個當地菜,但是味道一般,還是洱絲洱塊好吃。當地還有不少馬車,但是不能進古城,所以當你背著大包,看見他們路口卻連一點拉的意思也沒有的時候,千萬別奇怪,因為他知道你的生意他做不了。
第八天:大理洱海——麗江
上午租了條小船游洱海(找了路邊茶攤的老板,60元,正規的也有,但是是大船,10多個人那種,沒啥意思),風景不錯。湖光山色的,沒有去蒼山,因為去過的人都說不好,所以就不浪費時間了,中午去看了看崇勝寺三塔,不過嫌門票太貴,(好像是80塊錢,忘了),就只是在外面逛了一圈就回古城了,回到酒吧,要了份當地的特色三道茶,看看中國國家地理對這裡的介紹,這茶第一道是苦的,第二道是甜的(裡面有洱塊),第三道裡面有姜片和花椒,味道很特別。
這裡去麗江的車非常多(有很多時間和車型可以選),但是可惜沒車去瀘沽湖,我們下午16點20分從大理出發到麗江,40元/人,大約20點到麗江,住在青年旅社,35元一個人(到處都是過節漲價,這裡也不例外),這裡沒有車直接可以到瀘沽湖,所以偷懶通過青年旅社定了車直接去(是伊維柯),平時的價格是100元,這兩天漲價,要120元。在從大理到麗江的路上還遇到也是從上海來的一對,本來說好一塊去瀘沽湖的,後來他們沒買到車票,搭了後一天的車,遺憾。
同住的還有2個在雲南念大學的女孩子,才念大二,就自己出來玩了,羨慕啊,八十年代的孩子們真幸福啊。
第九天:麗江——瀘沽湖
早上大風車邊上8點半出發,雖然是包車但是也要早一點去占位子,否則旺季的時候很可能都是滿座,然後去晚的人就不得不坐在後面了——要知道,這一路可都是顛簸路,像玩過山車一樣的。門票41元/人,住宿是30元一間房,我們是住在瀘沽湖的裡格島上,主人家姓拉克(香格裡拉的那個兄弟推薦的)。
不巧,早上還飄起來小雨,所以站在風景台上,水色灰暗,不太好,但是水還是很清,只盼望明天太陽能露個笑臉。
當地到現在還是母系占主體(但是村長是男的),裡格島上原來只有幾家人家,住在最裡面,現在來了很多外姓人,住在比較外面的地方,但是裡面的風景比較好。
當地幾乎全部都是女子當家作主,當介紹丈夫時候,也是說:這是我孩子的爸爸,因為在這裡孩子是屬於女方的。我們去的那個茶坊裡,老板和我們討論了摩梭人走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當地全部都是大家庭,所有的孩子歸女方,而且基本上是永不分家的。所謂的走婚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就結合了,也是要兩情相悅後經過雙方父母同意才確認關系的,而且孩子在撫養過程中受到了全家長輩的關懷(主要是媽媽,奶奶,爺爺和孩子的舅舅),而且爸爸晚上會回來住(白天回自己家干活),所以這裡的孩子是認識自己的父親的,但是因為母親阿姨都是對孩子很好,所以孩子反而是可能不知道是誰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而是都叫媽媽。
在這種體制下出來的孩子反而沒有什麼在我們現代社會婚姻制度下的孩子問題這麼多,不會感到孤獨,不會嫉妒,犯罪率也非常非常的低。
摩梭人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人口卻始終維持在5000多,最近的生活條件好一些了,人口也只增加到了6000多人。也許在這種婚姻制度下,人口控制反而好吧。
晚上落水和裡格都會有篝火晚會,落水的會比較大(從照片上看的,我沒有去);裡格人不是太多。天黑了才會開始,大概8點半以後吧。
瀘沽湖最好能多待幾天,那家茶坊裡有個重慶的小女孩(是個學校剛畢業記者),這個五一節那裡都沒去,就在瀘沽湖待了5天,天天就是看看湖色,聽聽鳥語。我們好像太趕了一點。
青年旅社定的車不是太好,路上停的地方太多,感覺像旅行社一樣的,不爽,最好還是包車直放,(後來回麗江的青年旅社投訴了,店負責人說我是第一個向他這麼反映的,下次會換一家包車的人家)或者坐車到寧蒗,再找車去瀘沽湖也行。
第十天:瀘沽湖——麗江
從瀘沽湖早上10點45分出發回麗江,繼續一路顛簸,大約下午2點回到麗江。所以一共在瀘沽湖就待了一天都不到,可惜啊,太陽還是不肯大大方方的出來,只是躲在雲層中,偶爾露個小臉,所以水面看上去總覺得不夠藍,可惜了。
晚上吃了飯洗了個澡(青年旅社晚上7點開始供應熱水,房間不分男女,價格回到了20元/人),在青年旅社的書店裡看了會兒書,那裡有讓你舒服的躺著的地方,9點多,瀘沽湖上認識的上海朋友打電話過來,約一塊去酒吧坐坐,聊得很投機,12點多才回去。頗有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呵呵。
麗江的早上特別安靜,你要是有空又有精神也可以看看早上的麗江,這裡的店都是8點以後才開門,營業時間很晚,11點的時候很多店還開著。
第十一天:麗江——上海
終於到了回去的日子了,早上睡了個懶覺,9點多才起床,同房的一個女孩子推薦了一個買T恤披肩的地方(好像是在五一街附近),逛了逛古城,下午1點半坐機場大巴,去機場回上海了。
我們沒有去玉龍雪山,一方面是因為看的雪山太多了,雪地裡都睡過了,也不覺得玉龍有什麼特別的,而且5-6月份的雪也不是太厚,第二是因為玉龍的名聲不佳,同住的那兩個雲南念大學的女孩子剛從上面下來,說的話和去過的朋友說的一樣,沒啥意思又貴,所以就放棄了。
一回上海,就覺得車多,人多,想想其實麗江也是個人很多的地方啊(特別是晚上),呵呵,也許靜就在你的心中,麗江只是給了一塊特別的地方讓你去實現你的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