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觸澳新之六----“司機像好爸爸”

作者: 快樂老謝

導讀感觸澳新之六 ---- “司機像好爸爸”草原雨虹 “司機像好爸爸”,這是台灣的劉姑娘說的。 劉姑娘是我在長途汽車上偶遇的旅伴,是一個服裝設計師,我們在一起呆了兩天多。她可不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人,已經獨自游逛了十幾個國家,應該說眼光是很“毒”的,可是偏對那天為我們開車的司機贊不絕口,認為是典型的好男人,就像一個“好爸爸”。那司機的確不錯,和藹 ...

感觸澳新之六 ---- “司機像好爸爸”草原雨虹

“司機像好爸爸”,這是台灣的劉姑娘說的。

劉姑娘是我在長途汽車上偶遇的旅伴,是一個服裝設計師,我們在一起呆了兩天多。她可不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人,已經獨自游逛了十幾個國家,應該說眼光是很“毒”的,可是偏對那天為我們開車的司機贊不絕口,認為是典型的好男人,就像一個“好爸爸”。那司機的確不錯,和藹可親細致周到,但是“好爸爸”的評價還是出乎我的想像,可能新西蘭的長途汽車司機格外出色?!

我在新西蘭的南島共游覽了九個地方,行程2000多公裡,絕大部分坐的是長途汽車,對新西蘭的司機很有感觸。

新西蘭的長途汽車司機都是上年紀的男士,至少我接觸的九位都有五、六十歲了吧。第一天坐車,司機是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高大男人,很威猛雄壯的樣子。可說起話來,卻是柔柔的面面的聲音,還帶著點喘氣,讓我想起發著鼻音用氣聲唱歌的三流歌手。那麼個陽剛的大男子配著一付“娘娘腔”,他一張嘴我就憋不住地想樂。可沒想到的是,所有的司機,不管是腆著大肚子的胖子,還是敏捷利索的瘦子,或是行動遲緩的老者,大家都用那種柔柔的面面的聲調說話,讓我禁不住想把“千人一面”改為“千人一調”。習慣之後,我聽出了裡面的親切和善解人意。我想,一定是有關部門煞費苦心地培訓過司機,才把原本粗獷的男人改造成這麼溫柔的一副腔調。

司機的體貼不僅表現在語調上,更多地體現在行動上。一路上不但盡職地為幾十名乘客拿放行李(幾十件幾十斤重的大行李吶,我看見他們擺放得滿頭大汗),而且遇到絕佳的景色主動停車讓乘客下去照相,甚至帶領著走過小路去看熱帶雨林裡的瀑布。有時,乘客為了照相耽誤幾分鐘回來,也不說什麼,依然笑臉相迎。有些司機還主動介紹景點、講解當地的風俗地理。雖然我是一句也聽不懂,但對這種超值服務很是感動,要知道,這不是旅游車,而是真正的長途汽車,有山區的居民和上學的孩子們上上下下的。有時車廂裡會響起柔和的音樂聲,輕輕的舒緩的。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我一直非常發怵司機震耳欲聾地播放音樂,覺得那是一種噪聲,是對人的折磨。而新西蘭的司機能理解,輕柔的音樂對長途奔波的旅客來說,既是享受又是放松。我能體會到,他們放音樂主要不是給自己聽,而是為了乘客。

我特別欣賞的是,司機們從不按喇叭。在盤山路上的急轉彎處也沒人鳴笛,可能是大家都規規矩矩地遵守交通法規,不越線不超速,沒有危險就沒有必要鳴笛吧。有一次,在新西蘭的Dunedin,我坐車去Otago半島,汽車沿著海岸線開,風景很漂亮。半路上有一個騎自行車鍛煉的人擋在了前面,在澳洲和新西蘭常常能看見騎自行車鍛煉的人。司機既不鳴笛催那人讓路,又不違規越過中間線超過去,就這麼慢慢地跟在後頭,後來干脆一打方向盤上了山繞過去。可惜的是,從山上拐回原路時,自行車依舊在我們的前面,讓我這個乘客都替司機著急,可司機還是不急不燥地跟著自行車,幸好不久就到終點站了。我注意到,回程時,汽車始終是沿著海岸走的。這個司機處處讓人的平和心態真讓我佩服。

在中國,都說司機的脾氣大,不會開車的人一旦學會開車脾氣就見長。我不會開車但能理解,整天堵車,又有這麼多不守交通規則的人,遇上了,誰的心情也好不了。我聽說,澳大利亞的公共汽車司機是個薪金很高的工作,考試也很嚴。一個居住在澳洲的華人青年告訴我,他曾經參加過公共汽車司機的招聘考試,筆試口試駕駛技術考試,道道關卡闖過後,最後敗落在那個“與人吵架”的考試上,那是個測試人的心理素質的考試。我不知道新西蘭的司機是怎麼培訓和考核的,但必定有自己一套獨門秘訣,否則,日復一日地跑著長途,每天伺候著幾十口人,他們怎麼就都那麼的好脾氣?!

在結束司機這個話題的時候,我還要給諸位朋友講一件親眼目睹的小事。那天我坐公共汽車,在新西蘭基督城的市中心,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婦女要上車。司機馬上下去幫助把嬰兒物品拿上來,然後把嬰兒車掛在了車頭上。新奇之余我打量了一下周圍的乘客,大家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我心裡忽然湧起一種感動,想像著鬧市區行駛著一輛車頭上掛著嬰兒車的公共汽車,那是一種什麼景像?

人文社會,富有人情味的規定,以及整體的高素質,那不是一句“司機像好爸爸”所能涵蓋的。

2005.5.28


精選遊記: 基督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