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脈的春天(上)

作者: sunflower68

導讀聯系方式:email: sunflower_68@***落基山脈的春天------出行准備 我們計劃的落基山之行一共是8天: 4月27日:一早從Vancouver出發,途徑Kamloops、Revelstoke休息,晚上趕到Banff,行程約900公裡。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28日:Banff鎮周邊的景點。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29日:從Banff到Lake Louise,游覽一路經過的景點。Banff到Lake Louise約50公裡行程。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30日:Banff------Crossing ...

聯系方式:email: sunflower_68@***落基山脈的春天------出行准備

我們計劃的落基山之行一共是8天:

4月27日:一早從Vancouver出發,途徑Kamloops、Revelstoke休息,晚上趕到Banff,行程約900公裡。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28日:Banff鎮周邊的景點。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29日:從Banff到Lake Louise,游覽一路經過的景點。Banff到Lake Louise約50公裡行程。住Banff Voyager酒店。

4月30日:Banff------Crossing。住Crossing motel。

5月1日:Crossing------Jasper。住Jasper家庭旅館。

5月2日:Jasper。住Jasper家庭旅館。

5月3日:Jasper------Kamloops。行程約400公裡。

5月4日:Kamloops------Vancouver。行程約400公裡。

落基山脈的春天(一)

2005年4月27日:Vancouve ------Banff

Vancouver------Kamloops------Sorrento------Revelstoke------Golden------Banff,900公裡

離開Vancouver

向往已久的落基山之旅終於拉開了序幕,想像著那些如畫的景色就要在我眼前一一展現,便總也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我在想,其實終日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享受大自然湖光山色的這一刻吧?!如果又能一家人同行,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妙的呢?!

為了能趕在天黑之前趕到Banff,早晨6點我們就起床了。本想多吃些早餐,可昨天晚上吃的Wendy’s似乎還沒有消化,一點兒餓的感覺都沒有。我開始有些理解歐美人為什麼都那麼又胖又禁凍了,整天吃那些高熱量的食物啊!

在Richmond給車加滿了油,100升油106加幣。後來才發現,這是到Banff一路上最貴的油價了,最便宜的地方是離開Richmond不遠的Langley附近,100升油才85加幣,旅游城市Banff 100升汽油也不過89加幣。

加拿大的公路比不上美國,無論路寬還是路的質量,路標感覺都不如美國的清晰,總是臨近了才出現,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加完油正式出發已是8點。出師不是很順利,在1A和1號公路之間走了些冤枉路。老公開車,我幫著他看路,女兒妞妞則躺在寬大的車後座上,享受著no school的輕松。

在1號路上走了1個多小時後,轉入5號公路,其中有一段是需要收費的,10加幣。5號公路很好走,每個方向都有兩條車道,限速一般可達110公裡。

Kamloops

中午12點,順利到達了Kamloops。Kamloops附近的道路景色不錯,沿途有不少湖,正午的陽光照耀在湖面上,遠遠的也能看見粼粼的波光。

吃了自帶的午餐,休息了一會兒,便又重新上路。老公問我是否願意享受一下在加拿大開車的樂趣,我連連搖頭。我更願意坐在車裡,享受著有私家司機的得意,隨意觀望遠近的風景。過了Kamloops不久,就是在崇山峻嶺間穿行了。道路兩邊是筆直高大的松樹,還有其他種類的植被,濃濃密密,向高空伸展,仿佛每一株都是在渴求更多的陽光。也許是因為山區的春天依舊比較冷,沿途雖然植被多,但顏色多是暗綠,顯得比較單調。或許是因為其他種類的樹木已不適於在這樣寒冷的地方生存吧。

路上車輛很少,雖然每個方向僅一條車道,又是在山路上穿行,但由於往來的車輛都很守規矩,不會開到逆行的車道上,大多也不會超速,於是,司機的神經便也可以稍稍松弛,感覺並不似在國內開車那麼令人緊張。

自來到加拿大後,我們一直沒有很好地睡覺,旅行的疲倦總會時不時地襲來。吃過午飯不久,老公說困。為了安全,我們打消了趕路的計劃,在離Kamloops也就幾十公裡的小鎮Sorrento 再次休息。

Sorrento

Sorrento是個寧靜、安逸的小鎮,只有幾千居住人口。小鎮與Shuswap Lake一路之隔,山靈水秀,不識人間煙火一般。在這裡,很少見到華人面孔。有不少老人在這裡悠閑、散淡地生活著,熱情中透著溫和善良。老公說,不如我們索性遠離Vancouver那樣的大城市,就找一個Sorrento這樣一個清靜的地方住下來。不知道我們是否真的能下這樣的決心。對具有俗心的凡人來說,寧靜致遠其實是那樣的遙不可及。找不到工作,又該如何享受心靈的寧靜呢?

小鎮上的店鋪不大,但東西的價錢並不算貴。5加幣買了3袋薯片,2加幣買了4瓶750ml的礦泉水,女兒更是收獲了許多小女孩喜愛的飾物。

下午3點半,我們告別了這無意中闖入我們視野的小鎮。但我知道,從此,那清澈的湖水,淡泊的生活終將成為我繁忙工作之余的渴望。

Revelstoke

到達Revelstoke已是傍晚5點。只不過因為這裡緯度高,天亮的時間長。Revelstoke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周圍是Revelstoke National Park。Columbia River從這裡悠悠地流淌而過,帶給每一個遇見她的人以最美麗的想像。

可能是地勢越來越高的緣故,下車休息時我隱隱感到一絲寒意,脫下的毛衣重又穿上。可轉眼一看四周的加拿大孩子,大多是短衣短衫。女兒買了冰淇淋,老公喝著熱咖啡,而我,凝望著他們,感受這生活中溫馨的時刻。

Golden

從Kamloops一路開車過來,銀裝素裹的落基山脈始終環繞四周。過了Revelstoke,感覺雪山就在身邊一字排開一般,清冷中透著神秘。層層迭迭高大的植被已於不知不覺中盡收腳底。這裡的雪山,不似玉龍、梅裡裹得那般雍容、純厚,點點片片的白色散落山巒之間,給人以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到達Golden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透過汽車的反光鏡,看夕陽的余輝染紅落基山脈上的白雪,那種心靈的震動又怎能由文字表達?!腳下森林頂端的綠色,也被夕陽映照得色彩斑斕起來。我不由得感嘆這大自然的魁偉,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樣的渺小,渺小到只能感慨,而決無力改變哪怕一點點。

車行走在山巒之間,享受心靈沉靜的這一刻。多少的傷感和無奈,多少的繁雜和倦怠,在這夕陽裡、微風中,悠遠地飄散開去……

Banff

終於離目的地Banff越來越近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依舊在不停地閃現,但有很多,卻依然冰裹著她們逐漸按捺不住的湧動,展現著她們堅硬、冰冷的另一面。老公說,他喜歡湖水微瀾不驚的靜謐,而我,其實更欣賞她們那冰晶帶棱的身軀。

夕陽漸漸地在山脊隱去她的身影和光輝,四周暈暗下來。接下來能看見的,就是Banff城點點的燈光了。

Banff的主街道兩旁,都是大大小小的酒店、商店。即便天色已晚,也是掩不住那濃郁的商業氣息。這裡的天氣很冷,昨天在Vancouver 20多攝氏度,一件襯衫足已,而在Banff,很多路上的行人都穿著羽絨衣。

找到我們預定的Voyager酒店,已是晚上9點。酒店位於Banff的主街道上,每晚加稅80多加幣。待我們把行李拿進房,外面開始下起了小雪,飄飄悠悠的雪花,莫不是要為我們的這次落基山脈之旅再添一些純美的記憶吧?!

落基山脈的春天(二)

2005年4月28日:Banff

Banff Town ------ Tunnel Mountain ------ Hoodoos ------ Bow River ------ Banff Spring Hotel ------ Bow Falls ------ Johnson Lake ------ Two Jack Lake ------ Lake Minnewanka ------ Bankhead ------ Cascade Ponds ------ Canmore Town ------ Upper Hot Springs

Banff Town

旅游其實挺辛苦的,白天四處觀光,晚上還要記錄當天的心得、安排第二天的行程。

Banff海拔1384米,是加拿大最高的小鎮,也是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世界第三個國家公園,建立於1885年。Banff小鎮和公園都是起名於蘇格蘭的Banffshire,那裡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兩個設計者的出生地。

早晨一覺醒來,已是當地時間10點半。Banff和Calgary同一個時間,比Vancouver提前了1個小時。外面雖然陽光明媚,氣溫卻是很低,零下9攝氏度到8攝氏度的樣子,和北京的冬天差不多,需要穿羽絨衣。

早餐後,剛出酒店,就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潔白的浮雲,遠處的雪山潔白中透著蒼綠,小城街道兩旁的酒店風格迥異,道路干淨得不染纖塵。昨晚的雪不知是什麼時候停的,路兩邊的松樹上依然掛著雪花。Banff在這料峭的春日展示著自己獨特的美麗。

我們忙著照相,仿佛是怕這人間美景消失一般。放眼四周,隨處都是風景。可能是因為尚未到旅游旺季,街上游人並不是很多。見慣了大城市的喧囂,倒是這小城的靜美,帶給了我無限的遐想,令我恍然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在位於Banff Avenue的Information Center購買了Rocky Mountain地區的旅游年票,89加幣。如果按天購票,每天14加幣。每輛進入旅游區的車都需要買一張票,車上的人就不必再買票了。把買來的年票掛在擋風玻璃前,在Banff至Jasper之間無論游景點還是泊車,都不必再另花錢。如果不買票,車上會被貼罰單。

Tunnel Mountain ------ Hoodoos

Tunnel Mountain位於Banff南部。據說當時的太平洋鐵路要穿過此山,後來,雖然鐵路改道而行,但Tunnel Mountain的名字卻留了下來。提起太平洋鐵路這條120年前建成的鐵路,我們不能不想到鐵路上那平均每公裡就埋葬著的一個當年築路華工的英魂。是華工的汗和血,伴著鐵軌鋪成了這條促進加拿大統一和推動經濟繁榮的國家大動脈。

Tunnel Mountain山不算高,山上是密密的松柏林。開車盤山而上,可以看見對面的Hoodoos,一座由於特殊地理條件而形成的怪石山。

Bow River ------ Banff Spring Hotel ------ Bow Falls

清澈的Bow River靜靜地從Banff城流過,像一條翡翠絲帶環繞著Banff。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不時有野鴨游過。

在Tunnel Mountain的一個拐角處,遠遠地就可以聽到Bow Falls浩蕩的水聲。我們停下車,尋聲而去,終於看到了洶湧澎湃的Bow Falls。四周群山上的積雪融化,彙聚成Bow River,隨著山勢的綿延起伏,形成了落差十余米的Bow Falls。我和妞妞都驚異於眼前的美景,顧不得地勢險峻,貪婪地觀望著。看水流衝擊山谷間的巨石,激起如雪的白浪,實在是驚嘆這自然景觀的神奇。

瀑布對面,就是著名的Banff Spring Hotel,在群山之中,有這樣獨具氣勢的酒店,交相輝映著Bow Falls的不羈,實在是給了游人絕佳的視覺享受。

Johnson Lake ------ Two Jack Lake ------ Lake Minnewanka

上午出來後,一直流連於雄偉的山巒,終於,按捺不住對碧波湖水的渴望,我們向新的風景區進發了。

最先到達的是Johnson Lake。遠處是連綿的群山,近處,是密集的松林,Johnson安然靜臥其中。陽光映照下來,泛著清綠的湖水閃耀著粼粼波光。四周一片寂靜,除了我們一家三口,便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游人。或許正是因了這樣的安寧,Johnson才更顯它的美麗吧?!妞妞毫不厭倦地從湖水邊拖出一根長長的竹棍,玩得格外起勁。湖水清涼得有些刺骨,讓人體味著遠山冰雪的溫度。

接下來又去了Two Jack Lake。不知為什麼,從其中一個方向進入的道路被封了,我們開車繞行到湖的另一面,終於一睹了它秀美的容顏。遠望湖水的顏色似祖母綠一般,和周圍的綠樹相映襯,煞是怡人。

湖邊的小山丘上,有很多很多的地鼠洞。妞妞不知疲倦地追逐著地鼠,快樂的笑聲回想在寂靜的Two Jack Lake上空。

緊臨Two Jack Lake的,就是Lake Minnewanka了。由於湖的南面被高山遮擋,湖水至今還被冰封蓋著。冰湖就這樣靜竟地遠伸著,和環繞它的雪山一起,消失於我視野的盡頭。

Bankhead

這是一處曾經繁華的地方的遺址,如今已看不出它曾經的風光。山谷中間,一些火車的路基依舊盤峘著。據說,有中國來的勞工在這裡工作過,干一些挖煤、運煤這樣的體力活。不知是什麼時候,Bankhead沒落了,漸漸地,消失了人跡,只有四周的群山和經年的老樹,把這一段歷史埋藏進自己的年輪。

Cascade Ponds

Banff處處是美景,對這樣一個有名有姓的池塘我們自然是不舍得錯過。Cascade Ponds靜臥在雪山之中,嬌小中透著特有的靈氣。兩座小木橋精致地立在池塘上,旁邊還有些供人觀景的木桌椅。與先前看過的湖一樣,池塘也是很安靜,只是水域的面積小了很多。偶爾有一兩個游人,給這如畫的風景添上些活力。

Canmore Town

Canmore Town距離Banff只有17公裡。不少來Banff的游客都居住在旅店相對便宜、餐館眾多的Canmore Town。1988年Calgary冬季奧運會的滑雪項目就是在Canmore Town舉辦的,從此,小鎮名聲大振,發展加速,游人也絡繹不絕起來。

來Canmore Town,是因為我和老公都喜歡清靜的小鎮,如果這樣的小鎮再有些歷史的沉澱就感覺更好了。

Canmore Town很小,一眼就能看到盡頭一般。妞妞餓了,要吃西餐,於是去了一家Boston Pizza店,我不喜歡西餐,幾乎沒怎麼吃,老公和妞妞都說吃的挺好,一共37加元。

老公鐘情於在小鎮上挑選自己喜愛的紀念品,可惜,我們吃完飯,已近下午6點,鎮上的多數商店都已關門,冷冷清清的,這令老公頗感遺憾。Safeway還開著,於是我們又進去買了些牛奶、面包、肉腸、甜橙,准備當作明天的早餐和午餐。這些東西價錢都不是很貴,絕對值比國內的貴不了多少。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甜橙,皮薄、水份多、很甜,3加元一袋4磅,老公和妞妞都特別喜歡。來加拿大沒兩天,我們已經買了4袋了。

不知不覺中,天色開始隱隱變黑。我們准備回Banff,因為晚上還要泡溫泉呢!

Upper Hot Springs

在家的時候,泡澡就是妞妞的一大嗜好。聽說能泡溫泉,她自然很是興奮。Upper Hot Springs在Banff Spring Hotal旁邊,是露天的溫泉,周一至周四開到晚上10點,周末時間稍長,可以到晚上11點。家庭套票23加元,可以包括2個大人、2個孩子。也可以單獨買票,每個大人7.5加元,每個小孩6.5加元。如果租用毛巾,1條2加元,另外,存放衣物的櫃子每個1加元。

溫泉水溫40攝氏度,約50平米。晚上8點多我們剛到的時候,池子裡的人還比較多。坐在裡面,看頭頂的天空變得昏暗,看對面的雪山逐漸被黑暗掩去面容。溫泉裡升起的騰騰熱氣,令眼前一片朦朧。而我,已然不知身在何處……

落基山脈的春天(三)

2005年4月29日:Banff

Cave and Basin ------ Vermilion Lake ------ Johnson Canyon ------ Lake Louise

Cave and Basin

每天都要忙到凌晨2、3點睡覺,起床時,又臨近中午了。待到我們出發,車庫裡已僅剩下我們的車。

今天首先要去的是位於Sulphur Mountain(硫磺山) 的Cave and Basin溫泉遺址,它是Banff國家公園的發源地,如今這裡是一個博物館。沿著博物館側面的台階走上觀景台,近看,腳下的溫泉池已經干涸;遠望,依稀可以看見蜿蜒的Bow River和著名的太平洋鐵路。

Vermilion Lake

Vermilion Lake是遷徙鳥兒落腳的重要濕地,由三個小湖相連組成,湖的背面是連綿的雪山,另一面緊鄰1號公路。雖然已是春天,但湖邊樹木的綠色仍有些發暗,湖邊的枯草顯露出一絲蒼涼。北歸的鳥兒還沒有飛來,靜靜的湖面上偶或有一、兩只野鵝游過。我在想,等到仲夏,湖邊開滿了野花,樹木綠得更加新鮮,該會是更美麗的景色了吧?!

Johnson Canyon

從Banff到Lake Louise一般通常走1號公路,其實,走與1號公路平行的Bow Valley Parkway (1A公路)將能領略更多的自然風光,沿途會遇到羚羊、糜鹿等各種野生動物。但在1號公路上,車可以開得比較快,限速是90公裡,而在1A上,限速是60公裡,且早晨9點前和晚上6點後,為保護道路兩旁叢林中的野生動物,1A是封路不讓車輛通過的。

在Bow Valley Parkway上行17公裡,可以到達Johnson Canyon。

Johnson Canyon有兩處著名的瀑布:Lower Falls和Upper Falls。把車停在車場,需步行進入Johnson Canyon。

到達Lower Falls有1.1公裡,因為沿途濕滑,大部分路段都修了帶扶手的板橋。一路河水急流,聽嘩嘩的水聲,看懸崖峭壁。峽谷中,幾乎再沒有其他的聲音。Lower Falls落差10米左右,傾瀉而下的湖水泛起數不清的白色浪花,之後,不做停留,便一路急流而下。

從Lower Falls再走1.6公裡山路,就可以看到Upper Falls。只是這一段山路,行走起來還是頗需要些體力的。Upper Falls有30米落差,相比Lower Falls,更為壯觀。

走在峽谷之中,感受大自然山水帶來的清新,體味家人共行的溫馨。真希望這樣的小路就無盡地延伸下去,讓山谷中的涼風吹散平日的煩惱,還我們純樸、不染世事塵埃的新生活。

Lake Louise

Lake Louise是加拿大落基山脈上最為著名的冰河湖,她以維多利女王的女兒路易絲.卡羅琳.阿爾伯塔命名,是西半球最美麗的湖泊之一,有落基山“翡翠寶石”之稱。

早就聽說夕照下的Lake Louise最具特色,我們特意把她安排在一天行程的最後,想收獲更多的欣喜。

Lake Louise海拔1730米。雖是已近5月,但氣候依舊很冷。我們看到的Lake Louise的湖面還是厚厚的一層冰,只有臨近湖岸的地方剛剛開始融化,隱隱露出湖水下的岩石。Lake Louise三面環山,冰山上融化的積雪流淌、彙聚,不斷地注入Lake Louise,所以Lake Louise的湖水即便在盛夏,也依然清涼。雖然沒有見到粼粼波光,但這春天的Lake Louise依舊有著她獨特的風采。落日的余輝映照在Lake Louise純潔的冰面上,山湖一色,融為一體。

在Lake Louise的旁邊,是豪華的露易絲湖城堡酒店(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素以“加拿大落基山脈中的一顆寶石”馳名,據說房價很高,而且至少要提前半年預訂。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