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湘西之行,湘西的朋友帶我去了古丈縣剛開始開發的景點——紅石林,只能用“震撼、驚艷”二個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走過一段土路,地上滿是邊上山坡風化後剝落的薄而又規則的小石片,穿過一窪一窪水牛正在耕耘的梯田,鑽過一簇簇開滿黃白色小花的野生獼猴桃樹和結著山茶果子的山茶樹,驚現在眼前的就是三三兩兩爬滿了野生爬山虎的褐紅色的石林。
當地的朋友告訴我這個紅石林的奧妙——石頭的顏包隨氣候而變幻多端:晴紅雨黑,陰又褐紅。石林屬於喀斯特地貌的一種,在我國雲南、貴州兩省分布較多,以灰色石林為主,像古丈紅石林這樣的“紅皮膚”現在是全國唯一的。
穿過一個峽谷,眼前豁然開闊,水田周圍圍繞著一大片形態各異的紅石林,我被震撼了。
我發現這裡的石林有橫向豎向各種不同的形狀,原來現在的紅石林在約4.6億年前曾經是海洋,由於地殼的垂直抬升形成了今天的水平地貌,在長期的地質構造作用下,裸露在外面的泥灰岩、灰岩經過風和水的侵蝕形成了今天的石林。岩石表面的紋格則是由於岩石內各不同成分相間,在被有選擇性的風化後形成的。
走著走著,遇到幾個正在這裡耕田的當地人,提醒我們仔細看石林,到處都是魚蝦的化石,一副為自己家鄉發現奇觀而自豪的語氣。我就開始仔細觀察,為隨處都能發現都能湊上去細看的化石興奮不已。
在當地老鄉的指引下,我們還發現了一塊石頭上長了一朵芙蓉花,同行的朋友拿出芙蓉王的香煙殼對比,果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啊!只能再次驚嘆!
交通小貼士:因為景區尚未開發完畢,沒有公共交通,只能從附近的地方包車前往,也因為這樣,景區保持了原始的神秘風情。
離得比較近的是芙蓉鎮(王村),可游完芙蓉鎮後前往紅石林。或者張家界前往湘西的必經之路王村特大橋(12公裡石子路,有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