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1日-4月13日我們公司在蘇格蘭的分公司舉辦一個測試儀表的培訓。於是我於三月中旬開始到東環廣場的英國簽證中心申請UK的簽證。東環廣場的簽證中心管理森嚴,工作效率很高,進門後先要關掉手機,再領取一個服務號,坐等就是了。我在來之前在網上了解了我需要帶的資料,並咨詢了辦愛爾蘭培訓的同事,所以對自己准備的資料是想當有信心的。經過一番手續我上交了所有相關的資料,拿到一個注冊號,用它可以在網上查詢我的VISA申辦的進度。一等就是三個星期,在此之間我已無數次地上網查詢,得到的信息都是:資料現在UK大使館。UK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還到我公司,與我們的外國老板見面,以確認我上交的資料的真實性。我的老板打趣地對我說,看來你是中國的重要人物,他們對於你的出行相當重視。我也沒有想到能見到UK大使館的人。
一等就到了臨行的最後一天:4月8日星期五。我終於在網上看到:簽證已在快遞的途中,並於上午拿到了UK的VISA。我當時真是悲喜交加。喜的是倫敦、蘇格蘭即在眼前,悲的是什麼也沒有准備,想不了那麼多了,上班族的悲哀和快樂不正是如此嗎。托同事訂了機票,打點了行李,第二天就坐上了飛往倫敦的BA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
一次匆忙的異國培訓就這樣開始了。
英航上的服務員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一上飛機就像是離開了自己的國度,進入了DVD的畫面中。但周圍飄來的英語是沒有字幕的,憑著我大學四級的英語水平終於吃上了飛機上的魚肉大餐。回國後我常說在英航飛機上的西餐是我接下來的幾天英國之行吃得最好的食物。飛機上的西餐有魚肉飯和雞肉飯,到我這裡就只剩下魚肉飯了,服務生對我身邊的小伙子打趣地說:“SIR,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的魚肉飯味道非常好,壞消息是我們就剩下魚肉飯了。”於是我有幸地吃到了最好吃的魚肉飯。
我很喜歡喝果汁,於是點了橙汁喝。在包括回來的飛機上,當我點飲料的時候服務女生總要問我是否來點酒喝。頭一次我很靦腆地拒絕了,但當我隨著旅行經驗的擴充,看到很多的名牌威士忌和葡萄酒可以伸手可得的時候,我禁不起誘惑點了一瓶白葡萄酒。就著這冰涼的美酒吃著平時不常吃到的西餐,我有了想了解另一種文化的欲望。
長這麼大,這是我第一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我喜歡看旅游雜志,也喜歡和出過國的朋友聊他們旅行的感受。因為這次是一次匆忙之行,我也沒有到網上查看英國旅行資料。對於我來說英國有蘇格蘭的威士忌(這是我老公說的,還寫了酒的名字,要我照方抓藥。)、蘇格蘭男人的格子裙子、伊麗莎白女皇皇宮、還有朋友們描述的美景。我最喜歡這樣一幅畫面:一個小土坡上長滿綠幽幽的青草,坡上種了一棵被精心修剪的樹木,影印在綠色之後的是建築輝煌的古堡。
十二小時的飛機是挺難熬的旅途,但對我來說,品著美酒,吃著大餐,看著十幾個頻道的電視,半睡半醒地瞳景著夢想中的美景,時間的流逝只是不經意的事。當快要到達倫敦的時候,飛機上會說中國話的服務員告知大家,如果有第一次來倫敦,或要轉機的中國乘客,他們可以陪同出站。如果不是有同事接機,我也會請求他們的幫助。
機場很大,辦出關手續很順利。因為我是來進行短期培訓,並且回程機票都已買好,所以也沒有多問我問題就放行了。
出機場後看到了等了四個小時的同事,真是又親切又感激。出機場打了一輛什麼什麼的出租車,我是車盲,就能認出捷達、桑塔納和富康。這款車的車身很高,地盤也低,我的小孩有一米四高都可以在車裡站直,開車的司機是個印度人,頭上還裹著可以識別他的國籍的頭布。我們因為定的酒店就在機場附近,所以只有五分鐘的路程就到了。就像每個現代化的城市都大同小異一樣,倫敦的機場和天竺也差不多,只是這裡的氣候潮濕,對於我這樣的北方人來說,能很敏感地感到氣候的不同,這裡既有我喜歡的南方的濕潤,氣溫又涼爽。
我是北京時間的周六上午十一點的飛機,坐了十二個小時,到倫敦本應是周六晚上十一點,但由於時差的原因,我們和倫敦相差七個小時,所以到這裡是下午四點鐘。坐著飛機追太陽,這就是現代文明的益處。但追回來的時間終歸還要補回去,這是上帝的安排。
到了酒店收拾完行裝已經是當地時間下午六點鐘了,說實在的,我的時差反應很大,好像女士都比男士的反應大。但是怎麼能不看倫敦一眼就睡覺呢。我們在准備出發之前先到前台問了路,才知道我們這裡離市中心有很遠的距離,打車要四十多分鐘,倫敦的出租車很貴,我們從飛機場到酒店,五分鐘的路就要花將近十英鎊。所以我們決定坐公車或地鐵去。又向他們咨詢到什麼地方吃飯的事,服務先生問我們吃什麼餐,我不假思索地說:English Food。他笑了,說:“英國人很懶,沒有什麼English Food,有也很難吃。”然後給我介紹了一些酒吧場所。
從前台拿了一些旅游地圖,我們就出發了。對了,還帶了酒店的房卡,以防回不來的時候應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