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南之怒江大峽谷(一)

作者: 江南過來人

導讀四月二十八日清晨五點多,在漫天五彩霞光中,我終於來到了夢想已久的昆明,雲南。看著火車外璀璨的朝霞,突然就想起了《大話西游》中紫霞看到七彩祥雲時說的話,而絢麗多姿、婀娜多情的彩雲之南,又將給我的旅途帶來什麼呢? 出了火車站,沿著北京路走約六七分鐘,就到了南窖汽車站,一路上謝絕無數起早拉客的野導。馬上買了九點整前往六庫的車票,122元,其中 ...

四月二十八日清晨五點多,在漫天五彩霞光中,我終於來到了夢想已久的昆明,雲南。看著火車外璀璨的朝霞,突然就想起了《大話西游》中紫霞看到七彩祥雲時說的話,而絢麗多姿、婀娜多情的彩雲之南,又將給我的旅途帶來什麼呢?

出了火車站,沿著北京路走約六七分鐘,就到了南窖汽車站,一路上謝絕無數起早拉客的野導。馬上買了九點整前往六庫的車票,122元,其中2元是保險,順便問了售票員車程,得十多小時,看來今天又得長途跋涉了。離開車還有兩個多小時,問了車站門口的野導哪裡有橋香園,她們熱情地指著前方不遠處:”喏,那紅牌子的地方就是。” 幾分鐘後,我就坐在大名鼎鼎的橋香園裡吃著6元一份的過橋米線秀才版了,味道奇美啊!唉,以前在廈門吃過的,那還能算是過橋米線嗎?!

九點,我開始了橫跨雲南的長距離車上觀光。豪華大巴裡只坐著十來個乘客,顯得格外空蕩蕩的,而十個乘客中,竟然只有兩個不是驢子。坐在前面的二男二女四個廣東驢子,背著碩大的登山包,每個人都拄著登山杖,一看他們的全套裝束和瀟灑的言談舉止就知道是專家級的驢子。車子一路西行,到處都在修路,車速不是很快。沿途連綿的群山綠化相當不好,許多山都是光禿禿的,裸露著暗紅色的土壤,難怪一路上連鳥兒都相當少。一直到從永平下高速北拐進瀾滄江流域,植被才稍好一些。快到六庫,例行邊防檢查,一男一女兩個朝氣蓬勃的武警上來認真檢查身份證並問了幾個問題,我這才意識到我已來到邊境線了。

晚八點到達六庫,六庫的熱鬧繁華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滿大街的行人和汽車,貼著瓷磚的建築物,音像店裡”兩只蝴蝶”正在飛來飛去,跟沿海許多小城並無太大的區別。惟一不同的是一些行人的長相,他們的鼻梁挺直,臉部輪廓生動,膚色較黑,一雙眼睛顯得格外有神,這才有點怒江的感覺嘛。找了家私人旅館,標房40元,總台服務員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傈僳族小妹,個子不高,但長得很有特色,兼具粗獷之美和小女孩之羞澀,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想跟她多聊兩句,以至於離開六庫後我一直在後悔沒替她拍張照片。

第二天,四月二十九日,十點半才往福貢,就先在六庫閑逛。橫跨怒江的鐵索橋上,鮮紅的”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告訴我們一個特定時代的訴不盡的往事。爬上怒江西岸的大山,俯瞰六庫,並觀了會鳥,看到了兩個新種,比對了半天圖譜,卻都無法判定到底是什麼鳥,只好在郁悶中告別六庫了。

從六庫出發,沿怒江兩岸北上,就真正進入怒江大峽谷了。怒江在巍峨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夾峙下深切河谷,山頂和江面的垂直高差極大,山的坡度很大,山勢更顯險峻。狹窄的公路就像一條細細的絲線掛在陡峭的山麓,旁邊就是咆哮向南的渾濁的怒江,有不少路段被泥石流、塌方所毀壞,使行車相當具有危險性。兩側的山上植被不是很好,林木稀少,更少想像中的參天大樹,不少山嶺干脆就裸露得光禿禿的,一路上一直都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的山體滑坡或是泥石流,怒江的生態真的是非常脆弱!如果再在怒江修起那十三級的水電站,也許真的會把怒江的生態打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一百五十公裡的路,耗時近五個小時,於下午三點多才到達福貢。在車站對面的小吃鋪吃了碗熱辣的面條充飢,隨即又上了往貢山的中巴,車上有驢數頭,其中還有一新加坡驢JJ呢,另有一對情侶,驢GG捧著《狼圖騰》,驢MM則研究《趣味考據》,真是好學的驢啊。車子在毛毛細雨中伴著怒江向北狂奔,在鹿馬登看到溜索,可惜司機不同意停車讓我去試下身手。路過石月亮鄉時,雖然沒有停車,但透過車窗清晰可見,在石山之巔、白雲深處那鏤空的山洞真的就是一輪圓月啊。雲隨風湧,石月皎皎,恍若仙山玉宇!

從福貢到貢山的道路仍是相當驚險,因泥石流、塌方造成的水毀路段讓車子顛簸得如同汪洋中的小船,有些路段臨江一側由於塌方無法修復,公路部門干脆在道路中間打上兩根石樁,指揮車輛只能靠內側行駛。路邊的告示牌上的文字,更是觸目驚心,如”你已進入群死群傷路段”、”前有鬼門關”、”注意山上滾石”等等。好在我們司機雖然年紀輕輕,但開起車卻是駕輕就熟,時不時打個手機啦,一路上還不間斷地抽著煙啦,讓我由衷地佩服他的膽識與技術,呵呵。

約七點半,暮色細雨中終於到達貢山縣城了,縣城很小,行人稀少。吃完晚飯後,雨停了,就在街上閑逛,忽聽前面十字路口樂聲震耳,趨前一看,原來是十來個婦女手拉著手踩著節拍正興致勃勃地跳民族舞蹈呢。從路邊店裡拉出了一個大音箱放在店門口,播放著我聽不懂的歡快的民族歌曲。不時有人加入她們的行列,既有穿著制服的五十多歲男人,也有六七歲的藏族女孩子,到最後竟然有四十來個男女老少拉成一個大圓圈,邊舞邊轉著圈。隨著歌曲節奏的變化,他們的舞姿和腳法隨之變化多端。看著她們歡快的舞步踢踏在泥濘不堪的水泥地上濺起的泥水以及她們洋溢的笑容,我被深深地感染了,恨不能自己也下去轉上幾圈,只可惜咱是舞盲啊,只能站在一邊拍拍照,拍拍手啦。當地人似乎都對此習以為常了,我看那些被跳舞的人圈堵住去路的汽車,居然絕大多都靜悄悄就掉頭或繞道去了,根本不會發生任何爭執爭吵什麼的。跳舞阻塞了交通大家卻都很理解支持,這種和諧、友善、歡樂不只屬於那些跳舞的人,也屬於圍觀、路過的人們,更屬於生活在這裡的的每一個人!此情此景,讓我感慨頗多,在中國從古至今,還是少數民族兄弟的日子過得比較單純、快樂、和諧啊!

zmuer@***

2005/06/03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