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從鄉長家出來,回到旅館的時候,發現裡面已經住滿了人。勇哥的確喝醉了,倒頭就睡,鼾聲一浪高過一浪。隔壁住著一幫子年輕人,嘻嘻哈哈的鬧騰。由於房子是木結構,隔音效果很差,吵得我原來的醉意都沒了。表哥和魚一來怕吵,二來他們那間房間漏風,便搬到了樓下客房裡。一個人無聊,便下樓轉轉,看到下面客廳裡有兩三人在和老板娘拉家常,這時表哥也來了。老板娘給我們泡了茶,我們便坐了下來。老板娘才比我大兩歲,但是看上更像中年婦女。她是鎮上最早建立農家樂旅館的,老公常年在外打工,所以這裡所有的事都是她來打理的(其實稱為女老板更合適點)。她熱情好客,主動詢問我們從哪裡來,玩了那些地方。我則是對她身上的穿戴的銀飾品充滿興趣,還主動拿出白天買的東東來獻寶。得到的回答令我很郁悶,我買的是假貨!隨後她回房間拿出了壓箱底的陪嫁,讓我們也開了開眼。其實我們平時看他們身上穿戴的那些白花花的銀飾品都不是真銀,而是白銅,顏色偏黃,也輕些。銀子在當地也是貴重物品,一般女孩子從出生,父母便開始存錢為她打制銀器,只有在過年等重大節日是才拿出來穿戴。她還說你們想想看,就按銀子每克市場流通價格來算,一個銀手鐲怎麼也不會是20元。想想也是啊,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只怪自己太貪心了!表哥在旁邊開始幸災樂禍了,不理他。其實想想也沒啥,花個小錢,買個教訓,再說那些飾品樣式我也喜歡,回上海照樣可以糊弄糊弄!早上7點未到,樓下就傳來了咿咿呀呀的苗歌聲!隔壁的房客也起床了,開門的嘎吱聲、走樓梯重重的腳步聲吵得我睡不著,起床了!出屋子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在半山腰搭個平台不容易,平台的最外邊有一個涼亭,涼亭邊有一顆百年古樹,坐在涼亭上正好可以一覽對面千戶苗寨的全景。昨晚來的時候黑燈瞎火的,沒想到這裡有這麼好的景致。表哥已經在坳造型了,還帶了個新徒弟,是昨晚看到過的來自成都的光頭大哥。表哥正教他學習貓洗臉的動作。表哥說這個動作一是打正式套拳前的准備,二來可以熱身,不覺得寒冷。光頭大哥學得有模有樣,還叫我跟著他們一起做。冬天的早上雖然沒有什麼風,還是寒氣逼人,我站了一會兒就哆嗦。那就學吧!接下來的情景就像鴨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散步,表哥在前面帶頭走,光頭大哥和我跟在後面。沒走了幾步,就聽到勇哥哈哈大笑的聲音,他什麼時候到的?勇哥說我一點也不像貓洗臉,分明就是跳大仙。算了,不在這裡丟人現眼了,找吃的東西去!
到了客廳,看到魚已經快吃完早飯了!趕緊來一大碗粥,熱熱身!這時老板娘拿來了烤米餅,圓圓的,像是年糕,我吃了一口,哇,一點也不好吃。原來是小米做的,當地大米的產量少,所以小米也是主要的糧食之一,上海人吃不慣!那麼就再來一碗粥,一定要填飽肚子才行。在我吃第二碗的時候,看到一個穿著漂亮苗族盛裝的女子,仔細一看是魚!她向老板娘借的行頭,裝扮一下拍幾張照片留念。好主意!我咋沒想到呢,待會兒我也要拍!
人靠衣裝!我穿苗族服裝也蠻像那麼一回事的!這時候,表哥和光頭大哥也來了,都說我穿上衣服都認不得了,漂亮了很多。給人贊揚,心裡樂滋滋的,不停的照鏡子,臭美。不過穿這衣服沒有一點功夫是不行的,她那個帽子重的呀,時間長了脖子准歪!為了不讓腦袋受損,帶帽子前必須先在頭上扎上根毛巾。裙子也特長,我一手提著裙子一手扶著帽子,歪歪扭扭的走到平台上,叫他們幫我拍了幾張靚照,開心的合不攏嘴。
光頭大哥一起同行的有5人,他家3口子和他朋友2口子,他們吃完早飯就動身去其他地方。我們昨天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沒有好好的看過千戶苗寨,所以決定逛一圈再走。千戶苗寨其實和朗德的差不多,就是規模大,千戶顧名思義就是超過了一千戶人家,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寨子就坐落在西江鎮子上,由於還未開發成旅游景點,所以感覺比朗德要貼近生活。一早大街的兩邊就開始擺攤了,賣豬肉的、賣水果的,生意還不錯,也有人牽著牛走來走去,好不熱鬧。苗族建築有自己的風格,一是吊腳樓,底部由一根根樹木支撐起,第二我認為是它的倚欄。每家每戶的窗下都有自己倚欄,可以坐靠著倚欄,看窗外的風景,甚是悠閑。我認為現在我們城市裡新建公寓都流行低飄窗,大家都喜歡那個可以坐的窗台,可能其設計靈感就源於此。這裡也有為人民服務,表哥一看到建築上有這幾個字就興奮,他就是喜歡收集所有與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有關的題材。沒想到這麼深山老林裡的苗寨也沒有逃過十年浩劫,於是拍了很多照片。千戶苗寨的中心也有個廣場,廣場很大,地面由青石磚鋪成,可以容納幾千個人。其實每個苗寨都有自己的廣場,他們重大的節日都是聚集在廣場裡舉行,不由地想起昨晚的鄉長,他一定是在這裡遇到他漂亮的媳婦的!提到了鄉長,表哥說一定要再去謝謝他昨晚的款待,還要把他帶來的禮物送給他的女兒。表哥來之前就看了很多關於貴州的介紹,說那裡的條件很艱苦,很多孩子都上不了學,所以他帶了很多的文具過來,想捐給希望小學。飄亮的kitty貓筆袋,粉紅色的,我和魚也搶著要,表哥他不肯給,小氣!
逛完了西江,我們打算到雷山縣城轉車去榕江。在西江車站又遇到了光頭大哥,原來這裡的班車很少,他們一直等到現在。不一會兒,車就來了,敢得早不如敢得巧,我們一點也沒有浪費時間。感覺好幸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