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正式出過國的我,有一天突然在攜程網上發現弟弟妹妹們都在960萬平方公裡以外的土地上溜達不知道多少個來回了。看了半天游記攻略,才知道現如今,咱中國人出國很簡單。護照過去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個稀罕物件,辦理起來十分復雜。現在只須戶口本加身份證,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五個工作日就搞定了。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也成了世界各國發展旅游業的重點客源國,就連恐懼黃禍的歐洲國家,也紛紛向中國搖起了橄欖枝。真是久居桃源,不知有漢呀。敢情出國就這麼容易,那還不趁著腿腳還利索,趕緊走吧。心動不如行動,真的要行動,還是要有充分准備才好。雖然走川藏咱沒猶豫,打點好行裝就獨自上路了,可是這回出國,還是有點發怵。為啥呢?就是因為咱這點ABC水平有限。唉,誰讓咱沒上過學,平時自己也不知道努力,才落得如今要上轎了,才想起來還沒扎耳朵眼呢。
看到很多攻略上都說越南是背包客出國旅行熱身的最好目的地,加上跟咱們山水相連,出入也方便,於是就把目標鎖定了越南。去越南當然不能直進直出了,出一趟國,也是策劃了很久不那麼容易,於是就趕緊買了張越南地圖回家仔細研究。結果很巧,越南地圖是跟柬埔寨、老撾共有用一張。這三個國家正好是條U形路線,不用走回頭路,加上以前腦子裡積累的一些關於老撾的信息,就基本確定了越南進,老撾出的路線。
是否要與人同行呢?上哪去找合適的同伴呢?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導:“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出游的質量如何,同行的人很關鍵。學學DDMM的辦法,上網發帖子征人吧。賊眉鼠眼在半夜三更發了個帖子,因為怕真的召集來很多人,又沒有合適的,那就麻煩了。還好,帖子剛發還沒貼牢,就被網管刪了。就這樣,還是來了一封E要求同行。幾次電話往來感覺不行,就放棄了這個人。於是,每天晚上的功課就是上網瀏覽看看有什麼合適的帖子。就在眾裡尋它千百度時,一個帖子讓我眼前一亮-——慢慢地走向越南。這個題目很好呀,跟我當初發的題目——背包在越南游蕩,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就壯著鼠膽給那個網名叫:luluxiao的發了封E.,那時我還不敢確定我這張舊車票是否能搭上曉鹿這班車。
幾次往返的通信,又拜讀了曉鹿的游記,認定這個女孩不簡單,文采出眾,個性鮮明,還非常獨立,給我很好的感覺。間接的了解逐漸拉進了我們的距離,終於等到了見面的時刻。那是新年的第三天,曉鹿把集合地點定在了離家不遠的當代商城星巴克咖啡廳。就在我走進那裡四處張望時,一個漂亮的女孩叫住了我,這就是曉鹿了。還有個女孩已經在一張靠窗的桌子旁坐下了,身邊還有個小帥哥陪著。經介紹我知道,這個女孩叫:vika,帥哥是她的男朋友,不放心她單獨見網友,前來做護花使者。大家相聚一堂,天南地北聊了很多,也談論了很多有關越南、柬埔寨、老撾的行程。到今天我都沒想明白,一貫少言多行的我,那天為什麼像個老太太,嘮叨個沒完。也許是潛意識裡面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怕人家不帶我玩吧?嘿嘿,這還像慣於獨行江湖的灰灰嗎?
為了導游證年審的事一直跟我熱線聯系的老戰友遠東聽說我要出游的信息,立刻也動了凡心,申請跟班同行。想想四人比較平衡,(當然不是那個四人幫了)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允了遠東的請求。條件就是:如果走不動了想回家,就自己回去,不能拖累大家。深明大義的遠東欣然應允,連說:“當然,當然。”
接著就是忙著簽證,打預防針。雖然沒有黃皮書也能走出去,可是看了半天攻略和權衡利弊,大家一致很重視防病問題。加上不想讓越南海關人員勒索,就抓緊時間去給自己扎了好幾針。還是因為准備時間太短,霍亂疫苗的口服藥分兩次服用,第一次服完後要等七天才能吃第二片。疫苗保存還有溫度要求,要在零上7、8度才行,不能過熱,也不能太冷。在家能放在冰箱裡,出去怎麼辦?著實讓我們費了不少腦筋。最後就把藥裝在密封盒裡,放在盛滿涼水的塑料袋裡拎著。這點教訓寫出來讓大家借鑒,以後要防疫,一定要提前一個星期。老撾的簽證在vika 的提示下,也都辦理了。越南簽證一個月,350元,老撾簽證15天,14刀。
陸路出境去越南有三個口岸可以通關:雲南的河口到越南的老街;廣西的東興到越南的芒街;廣西的憑祥到越南的同登。在三條線路中,我首先去掉了河口。因為從雲南出境路途比較遠,費用也相對的高一些。另外還有一條更重要,就是從老街出去,最大的看點是沙巴的少數民族風情。可是,那裡是越南領土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有3000多米,一月的沙巴氣溫非常低不適合旅行。剩下的兩個口岸也讓我頗費腦筋,憑祥走的人很少,幾乎沒什麼從那裡出關的介紹。東興是團隊出入和大部分人進出的習慣通道,可是,芒街那邊偽裝成老鄉的越南騙子也讓人防不勝防。禁不住憑祥這個人生必去的十個小鎮,加上位據中國九大關之一的友誼關,並且是國家一級口岸,就把出境這個首次出國至關重要第一步圈定在這裡。
出路一確定,後面的事好像都迎刃而解了。一條大致的路線就基本成形:北京——南寧——憑祥——河內——順化——會安——芽莊——大叻——西貢——金邊——暹粒——金邊——上丁——塞代——孟孔——巴色——萬像——萬榮——郎勃拉邦——芒塞——磨憨——西雙版納——昆明——北京。堅持在陸地上行走是我出行的基本原則,其一是省錢。盡管我也一貫遵循“窮家富路”的祖訓,每次出門都帶足了銀子。但是,骨子裡沉澱的艱苦奮鬥的精神還是指引著我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另一點就是:我也跟很多朋友一樣信守著“風景在路上”的名言,不願錯過一路上的景色。如同人生一樣,心高志遠的人相信“無限風光在險峰”,總是努力地攀登,想盡快占領人生的制高點,去領略居高臨下俯瞰大地的感覺。心平氣和的人不放過身邊的春華秋實,一路走去慢慢欣賞,雖然最後海拔不高,也不失為一種境界。
還有一點對走完這條U形路線至關重要,就是屆時能否順利從柬埔寨進入老撾。因為柬埔寨的上丁和老撾的塞代雖然是接壤的口岸,但是,這兩個口岸並不正式對第三國開放。記得在老撾使館簽證時填寫表格,其中一欄是入境地。那時我跟遠東用蹩腳的英語,舉著地圖跟簽證官比劃了半天,人家也不知道我們說的是什麼地方。最後看到簽證官快急了,我就趕緊填上了萬像。在交通工具那欄裡,因為從上丁到塞代是乘坐小船,所以我說應該填上:boat。可是遠東說:哪有坐小船到人家首都的,還是填成輪船吧。於是,我們就都寫上:ship。因為擔心到時候真走到了上丁,又坐小船到了塞代,人家不讓咱進去,那可咋辦。我又給游記上寫著走這條路線的朋友發E,反復確認了基本沒問題,這就一切都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