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南之怒江大峽谷(二)

作者: 江南過來人

導讀四月三十日上午8:30,貢山到丙中洛的早班車准點出發。車上除了三頭昨天同車來到貢山的驢子外,又多出了一對以色列驢,除此之外只有一個當地人。從昆明到六庫,再從六庫到貢山,現在去丙中洛,一路上我所搭乘過的每輛車上的乘客中驢子都占了絕大多數,真不知道若在平時沒有游客,當地公交系統的效益會如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地經濟活動偏少,經濟不發達 ...

四月三十日上午8:30,貢山到丙中洛的早班車准點出發。車上除了三頭昨天同車來到貢山的驢子外,又多出了一對以色列驢,除此之外只有一個當地人。從昆明到六庫,再從六庫到貢山,現在去丙中洛,一路上我所搭乘過的每輛車上的乘客中驢子都占了絕大多數,真不知道若在平時沒有游客,當地公交系統的效益會如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地經濟活動偏少,經濟不發達這個令人痛心的現實。

依然是在怒江大峽谷裡向北挺進,除了幾處由於塌方、泥石流什麼造成的水毀路面外,路況基本上還算湊合。司機還特地指著路邊一處積雪告訴我們說,這是三月份大雪留下的。快到怒江第一彎時,車子右後外側車胎爆胎了,我跟著司機下去看了一下,司機決定接著開到丙中洛再修理。上車後,以色列MM問我情況如何,我只好說是OK,免得老外一聽說壞了個輪胎,就貪生怕死不坐了耽擱了大家的行程。

快到怒江第一彎時,車子停在一處路邊裝飾了浮雕的仿古建築前,丙中洛風景區收費站到了。以前從沒聽人說過丙中洛要收門票,忙上前了解了下才知道從去年(2004年)國慶黃金周開始收的門票,50元,幸好俺帶著學生證,半價。而那對一句中文都不懂的以色列情侶,顯然信不過收費處的老人家,返回車上問我們票價是多少,這才放心去買票。過了收費處,很快到了怒江第一彎,中外乘客一致要求停車觀看。站在公路邊的小山包俯瞰,山下幾百米深處的怒江盡收眼底。怒江在這裡拐了一個U形的大彎,氣勢恢宏。凸出的河岸就是著名的桃花島了,據說在春天裡桃紅柳綠,勝似世外桃源,可惜俺只看到蔥綠的小麥和裸露的褐土。

轉過最後一個彎,前方一處較平緩的山坡項部,一片低矮的建築特靜靜地躺在高原的陽光下,山坡下是黃綠相間的麥田,遠處則可見白雲藹藹中若隱若現的雪山,慕名已久的丙中洛就這麼恬靜地進入我的眼睛,也進入了我的心裡。丙中洛鄉所處的這塊山坡,是我此行在怒江流域所見過的最大的最平坦的”平”地了,怒江流域甚至沒有一塊比足球場大的平地,怒江流域的條件就是這麼惡劣,如果破壞了再想來恢復那真是難上加難。

下了車,以色列情侶掏出筆記本,指著上面寫的一個地名”迪麻洛”問我們,原來他們今天還要趕去迪麻洛,准備明天開始翻越碧羅雪山去德欽。他們一句中文都不會,居然也能走到這麼偏僻的中國西南邊陲,還真佩服他們的驢勁。我們則計劃先去重丁村著名的丁大媽家打尖,再定奪下午是否徒步去秋那桶。請教了街上的行人後,走過掛著五塊牌子的丙中洛五套班子樓梯前,再往前走約一百米再向右拐上一條鄉間土路。路邊豎著塊大路牌,畫有從丙中洛到重丁,再到秋那桶的詳細地圖。

正往山坡下走著,忽聽山路拐角那邊傳來”叮叮當當”清脆的鈴聲,”馬幫!”我們都叫了起來,緊跑了幾步,馬兒一匹接著一匹出現在彎彎的山路上,一隊馬幫迎面而來,正是”山間鈴響馬幫來”啊!說來慚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馬幫,自然倍感新鮮、好奇,圍著馬幫前後拍個不停。臉色黝黑的小馬倌一臉笑容地看著我們,他們從西藏察瓦弄走到這裡,走了整整三天,目的地丙中洛已經在望,能不開心嗎?!

頂著烈日走了二十來分鐘,山坡下的小村落就是重丁村,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村裡的標志性建築顯然就是尖頂的教堂了。進了村,在村人的指點下很順利就找到了位於大路邊的丁大媽家。兩扇大鐵門,門楣上四個大紅字”丁大媽家”,讓我誤以為是某個鄉鎮企業的大門呢,哈哈。推開鐵門,一段斜坡下去是個大操場,操場邊有兩排成直角排列的二層房子,操場台階下去,還另有兩大間舊房子,丁大媽家之大是大大出乎我的想像,它比我在許多地方看到的山村小學還要大上好幾倍。大操場上沒人,我們徑直走到房子的屋檐下納涼喝水,過了好一會,一個頭戴藍色軍便帽、身著藍色民族服裝的瘦小的稍微有點駝背的老大娘從舊房子踱著步走了上來,笑咪咪地問候我們:”來啦?”這就是在驢界具有相當高知名度的丁大媽。

時近中午,丁大媽開始為我們煮面條。她家的廚房也頗有特色,灶台在廚房內,而燒火的灶眼卻開在室外的牆壁上,丁大媽說這樣子廚房比較不會受煙熏。面條煮好了,我們圍坐在小桌邊,抬頭望雪山,低頭吃面條,涼涼的雪山風吹來,偶爾傳來幾聲馬鈴聲更顯四野的寂靜,突然間我感覺時光靜止了,一切噪動、煩雜消失了,內心裡一片空澄明淨,萬裡迢迢從大海邊來到雪山下,能有這片刻的頓悟和清明,這就夠了,很夠了!很讓我感到幸福和值得了!

吃完面條,跟丁大媽閑聊並計劃著接下去的路線。我說我們是看了還算出名的導演田壯壯拍的紀實電影《德拉姆》後慕名想去西藏察瓦弄,電影中有一段是關於丁大媽家和重丁村教堂的。丁大媽說當時拍電影的就住在她家呢,我們問田壯壯有沒有寄張碟片給你看啊,丁大媽說沒有。如今電影早拍完了,該拿的獎也拿了,該賺的錢也賺了,卻連張碟片也沒給丁大媽寄來,唉,田導,做人要厚道啊。

閑聊之中,丁大媽的侄子藏族小伙阿白的車子也到了,我們准備搭他的舊軍用吉普改裝車去秋那桶。車廂裡已有四五個當地人和幾大麻袋的貨物,我們把背包扔在麻袋上,手緊拉著鐵架或是拉繩,向秋那桶,一個有著秋色般美麗名字的村莊前進。

zmuer@***

2005/06/07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