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8點出發時,准載9人的小面包裡已塞下10個成人及他們各自龐大的行李,外加一台29寸電視、一大包一人體積的干貨和一大捆近2米長的不知名物體。車廂裡的每一分空間幾乎都被占滿了。一路走一路調整,居然最後大家橫七豎八地都坐得很舒服。真是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適應能力。從318國道4917公裡處一路西行,山勢平緩,海拔卻在悄悄抬高。中午到達拉孜。這裡就是西去阿裡的分路口。車出拉孜不遠,調頭西南方,向定日駛去。
定日,這可是個如雷貫耳的地方。不為別的,單是定日境內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世界高峰,就足以讓人膜拜。今日晴空少雲,我們將很有可能在路上見到這幾座山峰。難怪途中經過318國道最高點——海拔5220米的加錯拉山口時,沒有引起我們任何騷動。大家心裡都盤旋著8000米的心裡海拔吶!
果然,一過新定日路口不久,遠遠的,幾座雪峰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只是一個山尖尖,已讓我們即刻認定,那就是世界第一高峰——女神第三。慌忙叫司機停車拍照,後來卻發現實在是自己太大驚小怪了。因為往後10 來分鐘,那排雪峰就一直在我們窗外,但其山形卻比一開始拍照留影的地方清晰多了。
此時已是下午6點多,陽光依然很燦爛。遠遠一長排的雪峰其實是映襯在白雲下方的,但他們堅硬的輪廓讓他們突出於天邊那一大片純白,也讓我們能清晰的辨識他們的身份。
實際上,視野中的這排雪峰中,真正有名有姓、海拔8000米以上的就兩座:最右邊的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最左邊的老大——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理論上應該是和珠峰相隔最近的高峰,可惜我們未能看見。也許珠峰旁那個小小的雪尖尖就是洛子峰也說不准。僅僅三千多米的相對海拔,卻有100公裡的距離,即使是天下第一高度的珠峰,看上去也沒有了天下第一的氣魄。更別說他的小兄弟洛子峰。好在卓奧友峰和珠穆朗瑪峰都勝在身寬體闊,即使遠遠望去,亦有不怒自威之相。看著那條通往大本營的綿長土路在窗外一閃而過,喜瑪拉雅,我們注定只是路過。
等珠峰從視線盡頭中消失,我才注意起近在窗外的風光。
從新定日到老定日的一段路是在一條寬闊的朋曲河谷裡行進。這裡的地質地貌非常奇特,隱然有新疆戈壁之相。落日余暉下,平坦荒涼的河谷中,眾多分不清是廢棄堡壘還是雅丹地貌的的黃色土堆把他們千瘡百孔的一面呈現在我們面前,和他們被拉得長長的黑色倒影一起,營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饒著海拔7367米的拉布吉康峰來一個大拐彎,將方向徹底拐向正南,右側,已有希夏邦馬峰的標示出現。
真正看到希夏邦馬的時候,我們已接近了海拔5050米的聶汝雄拉山口,這裡是318國道5284米處,四周皆為戈壁地貌。逆光中,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只余一片黝黑的影子。倒是那座拉布吉康峰,此刻再度回到我們眼前,且在落日拂照下輝煌無比。天邊晚霞火一樣的燒,北京時間已是8點整,從此開始,我們將要速降!
一路下行。不到兩小時,短短60公裡路程,從海拔5050米速降到海拔3700米的聶拉木。一路車行峽谷,雲遮霧繞,已有川藏線般情致。從聶拉木再降到海拔2000米的樟木,窗外景物已不可見,但從前大燈映照下生機勃勃的小花,無數跨路而過的瀑布可以得知,這裡應該已是一幅沐浴在印度洋暖濕氣流下、炯異於藏區腹地的綠意盎然的風景。
天上開始飄起細雨,漸漸越下越大,我們亦快要進入樟木。無數畫得花裡胡哨的尼泊爾大貨廂車,占據了盤山而下的道路一半的位置。道路極傾斜,雨水落地後便嘩啦啦流走,在路面便彙成了小河。
夜雨樟木,有瀑如注。
第二天一早,陽光普照,我們才得以一窺樟木全貌。這個在極陡峭的山崖上重重疊疊臨崖而建的小小山城,讓我這個來自重慶的人也嘆為觀止。
徒步到邊境檢查站蓋出境章。在街邊小店裡換尼幣。厚厚一疊盧比捏在手上,馬上就有了富翁的感覺,哈哈哈哈!!
搭上一輛輕卡車的後廂,一路顛簸著向河谷下方繼續速降。重新沐浴到的濕潤空氣,讓大家心情絕好。一路大聲笑著,呼哨著,和每一個長得像中國人的路人說“你們好!”和每一個長得像尼泊爾人的路人說“Namaste!”仿佛要把臉上的笑容傳染給遇見的每一個人。
在馬路盡頭的繁榮集市下車,在路邊接受最後一次國內檢查,前面就是5396公裡處,318國道的最終點。友誼橋就架設在這道不知名河谷的上方,堅實寬闊,上有紅線。走過去,對面就是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