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兩日

作者: 莫非曇花

導讀第一次以合法的身份和Frank一起出席活動,心裡甜滋滋的。4月23日星期六,春雨蒙蒙,清早拿起准備好的行李,穿上統一配備的服裝,天公還真是配合,一掃前幾日的悶熱,今天下起小雨,剛好可以穿上這件“雨衣”一樣的外套。預定地點上車後,我們開始了開往浙江橫店的旅途。果然是春游好時光啊,一路上旅游大巴士接連不斷,就連高速公路的休息區都人滿為患,據估計廁 ...

第一次以合法的身份和Frank一起出席活動,心裡甜滋滋的。4月23日星期六,春雨蒙蒙,清早拿起准備好的行李,穿上統一配備的服裝,天公還真是配合,一掃前幾日的悶熱,今天下起小雨,剛好可以穿上這件“雨衣”一樣的外套。預定地點上車後,我們開始了開往浙江橫店的旅途。果然是春游好時光啊,一路上旅游大巴士接連不斷,就連高速公路的休息區都人滿為患,據估計廁所排隊的時間都有20分鐘了。從上海出去,一路到杭州然後就開始進入山區了,常日都呆在上海這個鋼筋水泥混凝土充斥眼球的城市裡,能夠看到青山綠水簡直就是一種超凡的享受。在經過將近5個小時之後我們到達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地,汽車開入酒店區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是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頓時就讓人一掃旅途的疲憊,當推開房間陽台的小門,眼前馬上出現一幅恍如隔世的畫面,郁郁蔥蔥的山,山前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鎮,垂柳水岸,城池樓榭,到處都透露出悠閑自得的味道。

下午的安排是屏岩洞府,午餐之後我們就向景點開進,路過氣勢恢宏幾可亂真的明清宮殿,來到一處山中的索道入口。實在是為春游高潮所苦,緊緊是等待索道上山的時間也有盡一個小時之久,當然不能傻傻的干等著,平常工作緊張,同處一室的同事也難得有這個自由交流的機會,於是天南海北什麼都聊。等到上到山頂,已經3點近半了,山間的霧氣早早的升了起來,反而在清秀之中增添了幾分妖嬈,走在底部懸空的棧道上,心裡也有幾分突突直跳,但是眼前的美景卻也讓人不願快步走過。上山的小路經過細雨的滋潤都有些潮濕了,不知不覺身邊的人只剩下3、5個,不知其他的兄弟們都去了何處,不過我們還是堅定信心不到山頂不罷休,互相壯了壯膽,繼續上行。穿過一個小樹林,我們看到了一圈圍牆,走進門去發現有個天池坐落其中,想來應該是早年村民們蓄水祈雨用的吧,懷著從古至今人們向往風調雨順之心,我也不免祈禱著希望國家昌盛,自己的小日子也能甜甜蜜蜜。繞過天池,來到一個觀景台,當地的導游指著不遠處一座山峰說,這就是當地人稱為橫店富士山的山峰,細細看來的確有些許相似,只是山頂沒有積雪,型號也小了一些,不過剛好有些雲層環繞在山尖時還真是有點兒韻味。山頂還有一座石塔,窄小的塔身另我們沒有攀登的欲望,於是就下山返程了。這座小山給我留下印像的也就是石壁上懸空的棧道,和滿眼的綠色植被。

晚餐是頓大餐,還有助興的傳統節目,我們也是參與其中的一員。新婚夫婦和年滿10周年的夫婦都各自被安排了一些小節目,以愉人愉己很是歡快。餐後驅車前往江南水鄉,這裡模擬了古代的江南小鎮的生態,賭坊、怡紅院,戲台子應有盡有,壓軸戲是一場結合燈光音響等的歷史大水災難的重現表演,從大雨前的祈雨,到大水到來時樹倒房塌場景的再現,再到水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噴火表演都淋漓盡致活靈活現。

表演結束了,可是我的肚子卻餓了,來的路上看到有一些大排擋,不知道味道如何,正好是個檢驗的好機會。走出賓館,叫上輛人力三輪車,據說很多明星都是這樣出來吃夜宵的哦,我們也體驗一下明星在橫店的夜生活吧。來到一家頗富盛名的大排擋,牆上有很多明星光臨的照片,雖然店面並不是富麗堂皇,不過總算有吸引我們的理由,就在這裡消夜吧。然而事實證明盛名之下難附其實,絲毫沒有特色的飯菜讓我們對那些明星有了些憐憫之心,唉,這種地方也是他們經常吃飯的地方啊,還是不做明星也罷。

第二天,我們安排游覽清明上河圖。由於我們的司機和導游都是初次到這個地方來,(可能也是受春游熱潮的影響,熟悉的導游都有了安排吧),我們找到這個地方也是頗費了一番力氣,繞路、問人才找到,倒也多了些意想之外的樂趣。清明上河圖,走進去仿佛就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讓你忘記現實中的一切,好像回到了那個明清的時代。小橋流水,還有街邊小攤販叫賣,運氣好的還能趕上菜市口執行砍頭的場景,戲台子上還有各種雜耍什麼的表演,路邊就可以看到電影中經常看到的衙門,王府。正當我們流連於小橋上時,聽見那邊敲鑼打鼓喊道:三小姐拋繡球了!我們趕緊擁上前去一睹三小姐的芳容,我在旁邊慫恿Frank上前搶繡球,果然繡球拋下來得時候只見一只長手高高的一撩,繡球穩穩得落入囊中,沒想到接下來還有拜堂成親的一幕,唉,可惜我們家Frank的第一次就這樣被人家奪走了,呵呵。接著集合的時間到了,似乎是知道我們不願意離去,天空也下起了雨,催促我們趕緊奔赴下一個景點。

盧宅,被稱為民間故宮,位於浙江東陽縣城東門外,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順六年(1462年),其後又不斷修建,正門對著筆架山,被盧氏家族視為文脈所在,有“雲外插三峰,好安畫石筆”之說。所以盧家中舉二十九名,其中解元二名、進士八名,涉足仕林一百五十余人,看來這筆架山的確是一風水之地。東陽的木雕聞名遠近,如盧宅中的木雕裝飾都是無名之輩所刻,無論是透雕浮雕,無論風格粗放還是細膩,都是栩栩如生,形態傳神。雖然盧宅現在已經沒有當初那種恢弘氣勢了,然而從無論是大處看建築,還是從小處看木雕,都能輕易的展現它當年的氣勢,另人神往。

午飯後參觀了全國都頂頂有名的義務小商品市場,環境不錯,東西也不錯,只可惜很少針對我們這種小客戶的,只能飽飽眼福咯。

在回程的路上,呆這兩天的興奮和疲憊,我們都睡著了,到了上海天色已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