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友好鄰邦。拜訪朝鮮的念頭最初產生於大學時期。最近獲悉赴朝鮮的旅游已經恢復,便決定了自己的朝鮮之旅。
不同的人游覽朝鮮有不同的感受,這與每個人對這個國家先前建立的認識有關。具體到這個國家的一人一事,每個人的看法可能會有更大的差異。
想了又想,自認為我這個80年代生的中國人對朝鮮還是不加以過多評論為好,所以便有了這份素描游記。
6.2.北京
赴朝鮮的旅游團是明天早上從遼寧丹東出發。由於今晚沒有北京到丹東的航班,只好選擇坐一宿的火車。火車下午5點半出發,明天一大早就應該到了。
6.3.丹東-新義州
早上六點來鐘醒來,發現車窗外已是不同於華北平原的另一番風光。外面正下著蒙蒙細雨,河水也因此漲了起來。列車在一片片水田和略有起伏的山丘間行使,還可以看到磚紅色斜屋頂的農舍。7點半,列車到達丹東。這據說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這裡氣候宜人,是個避暑的好地方。當然,使這座城市更出名的應該是那條鴨綠江了。
鴨綠江是中朝界河。跨越於其上的鴨綠江大橋的一頭是中國丹東,一頭是朝鮮新義州,那是朝鮮平壤北道的中心。我們坐上大巴,在橋這頭的邊防迅速辦完出境手續,也就是蓋個戳。然後,大巴就載著我們雄赳赳地上了鴨綠江大橋。鴨綠江大橋有兩座,我們的旁邊還有一座。不過它在朝鮮的那一半已經完全被炸毀了,現在只剩中國的這一半橫在江上。我們現在走的這座橋也可以隨處看到彈孔的痕跡。這座橋只有一層,一邊是汽車行使道,一邊是火車道。走完這座橋,大巴就必須停下了。我們必須在這裡辦理入朝境的手續,並接受海關檢查。檢查是在一個泥土地的操場進行的。穿著灰色和青色制服的官員開始仔細地檢查我們的每一樣物品。因為之前旅行社告知我們不能帶手機入朝,所以我們都把手機留在了國內。其實,帶手機到朝鮮對於我們來說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朝鮮本身沒有網絡。不過,據說中國的信號可以覆蓋到新義州,所以以前有人將手機從中國走私到新義州。檢查總共用了半個多小時。然後,我們便跟著朝方的導游上了朝鮮的小巴車。朝鮮只有一個旅行社,就是朝鮮國際旅行社。他們負責接待世界各國的旅行團,除了美國。朝鮮政府還規定,每個旅行團無論人數多少,一律配有兩名導游。我們的一名導游是50歲左右的朝鮮婦女,很和藹,也很精神,她畢業於朝鮮的一所外國語大學。
我們乘坐小巴,不足5分鐘,便到了新義州火車站。我們被領進火車站第三層的“貴賓休息廳”。在這裡,我們被告知,今天沒有旅游專列到平壤,所以我們只能乘坐下午2點的朝鮮國內普通列車前往平壤。這意味著我們要在火車站待將近四個小時。為了打發這段時間,導游和幾個游客打起了撲克。我對此不感興趣,便想到車站前的廣場走走。結果,剛到門口,就被女門衛制止了。我又溜達到二層,在那裡有個很小的賣紀念品的商店,有郵票、地圖、工藝品之類的。櫃台裡的電視正播放著頌揚金日成的中文版VCD……
下午兩點(也就是北京時間的一點),我們終於進站乘車。由於對我們的特別關照,所以我們是首先上車的乘客,之後才有一批批朝鮮人進站乘車。在這裡,朝鮮人民給我留下了真正的第一印像。朝鮮人絕大多數都身著灰色調的服裝,除了我看到的幾個少先隊員:身著白襯衫,胸前飄著很鮮艷的紅領巾,青藍色的長褲,高腰地系著皮帶,很是精神。朝鮮人幾乎每個人的胸前都佩戴著領袖金日成的胸章。朝鮮的軍人很多,朝鮮的公務員制服種類很多。站台上有不少身著制服的人,好像在閑聊。也有彎著腰背著超大號布袋子的婦女朝列車這邊趕。
過了一會兒,列車上在響亮的革命歌曲廣播中出發了。到我們的目的地—平壤將有約280公裡的距離。車廂內很干淨,設施和國內普客一樣。我們原本以為這應該是一趟很輕松的行程。可是,開始左右搖擺和像轎子一樣上下顛簸的車體,以及非常緩慢的車速讓我們有些擔心。
盡管朝鮮土地的80%都是山地,但是由於我們途經的正好是剩余的平原地區,所以看到的都是似乎富饒的農村景像。一片片水田,人們正在忙著插秧,田梗上有時會插有紅旗或者標語,而且還時不時看到白鷺。這一切真是讓我回想起了我的小學課本。農舍錯落有致。而那些三到五六層的小高層建築有可能是農民的住房,也有可能是委員會之類的辦公樓,區分它們的方法是看有沒有陽台,有陽台的便是住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