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鼓浪嶼

作者: 阿基米斯

導讀很久以前便覺得,如果去了廈門,鼓浪嶼應該是唯一的目的,那裡幾乎有著廈門全部的魅力。 要說鼓浪嶼,必然先提輪渡,這裡是一個坐船前往鼓浪嶼的渡口。輪渡位於中山路的盡頭,有小外灘之稱,不過相比於大上海的外灘,輪渡卻別有一番情趣,或者說,它的人格化異常濃郁。輪渡是廈門市許多公共汽車及長途車的總站。望望站牌,會發現廈門的公共汽車似乎從不同的地 ...

很久以前便覺得,如果去了廈門,鼓浪嶼應該是唯一的目的,那裡幾乎有著廈門全部的魅力。 要說鼓浪嶼,必然先提輪渡,這裡是一個坐船前往鼓浪嶼的渡口。輪渡位於中山路的盡頭,有小外灘之稱,不過相比於大上海的外灘,輪渡卻別有一番情趣,或者說,它的人格化異常濃郁。輪渡是廈門市許多公共汽車及長途車的總站。望望站牌,會發現廈門的公共汽車似乎從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線路在向輪渡彙集,宛如萬川歸海。因而,這裡也就顯出幾分魚龍混雜。旅游的、上班的、撐了小桌賣早點的,還有開了門面的小鋪什麼的,好不熱鬧。輪渡的主旨還是個擺渡的地方,所以有輪船、擺渡、快艇及一些漁船泊在水中,很有幾分電視中看慣了的那種清晨漁港的意思。

憑欄眺望,一江之隔那個郁郁蔥蔥、屋宇重疊的島嶼便是鼓浪嶼。從輪渡坐船,不消片刻即可渡到夢想已久的鼓浪嶼。

鼓浪嶼又稱鋼琴島。據說每當黃昏,夕陽西下之時,被落日余暉籠罩著的小島,會從一棟棟建築的窗口傳來悠揚的鋼琴聲,伴著海風,輕輕飄揚回蕩在小巷的深處……

在鼓浪嶼,舉目都是音符。在鋼琴碼頭前的榕樹上,一串串金色的音符躍然其間;旅游主干道龍頭路仿佛是一條音樂走廊,飄動的五條音符彩帶組成了一張五線譜;三根錯落有致的花柱上,幾串音符繞柱而上,撩起人們無盡遐想;音樂廳前,吊掛在周邊樹木上的金色音符和小金鐘隨風飄動,感覺音樂在流淌……

法國鋼琴家米歇爾說“鼓浪嶼是為藝術而生的”。米歇爾創辦了國際藝術節“鋼琴之夜”,每年春天在法國普羅旺斯舉行。

一位參觀者在留言簿上寫道:因為鋼琴、因為音樂,鼓浪嶼變得更美。

因為是從民居的線路入島,所以,深切體味到了何為世外桃源。鼓浪嶼是幽雅而富於氣質的,唯一與想像不同的,是那些清幽破敗的院落,以及由它所散發出的絲縷的落寞。這是一個沒有車馬行跡的小島,走在幽深而寂寥的巷子裡,看斑駁的牆、看牆上艷陽透過樹的縫隙投下的影、看住戶窗畔盛開的花、看騎牆而依的草、看鏽跡斑斑的門、看雕刻玲瓏的屋檐、看鏤空精致的陽台、看參天的古樹、看盤橫的枝節,看垂落的樹須……風是微微的,空氣是潔淨的,有海的味道。

走在路上,靜心傾聽自己的腳步在寂靜中回響。鼓浪嶼上的小巷一曲一折的向更深處延伸,誘著你不停前行。兩邊,隱在樹影深處的,是一棟一棟老建築,風格各異,但,都是寂靜的,沒有人聲。推開一扇厚重的木門,迎面是一棟二層高洋樓,那藤蔓交錯的陽台不僅讓我想起許多久遠的童話故事,會有一位公主囚禁其中嗎?庭院深深深幾許,相信這裡每一處破敗寥落的院落都有一個長長的故事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往皓月園的路上路過的孔雀園。本來我和朋友正琢磨著值不值得花錢進園看看孔雀,一抬頭,卻發現孔雀壓根兒就在院牆上蹲著呢。長長一排掩映在綠樹中的院牆上趴著不下十只孔雀,有的還就在牆上悠閑漫步呢。它們就那樣安遐的居高臨下地俯視著路人,眼中沒有絲毫的驚慌。那是孔雀藍,真真正正的孔雀藍。

日光岩是好的。其實它並不算高,但遠遠望去,卻好像山峰戴著一頂皇冠聳立於藍天白雲之間,甚為壯觀。沿著陡峭狹窄的石梯登上日光岩,整個廈門盡收眼底,綠樹疊影,樓宇林立,在綠色與橙黃色的主色調中是穿行自若的白色。遠望,海天一色,碧波蕩漾,陽光之下的海面如遍撒碎銀,波光粼然,有船影翩纖,引人遐思無數……

外表美麗的女人,容貌的魅力會隨著歲月的流淌而消逝,而“藝術的女人”,那是一種奇跡。

漫步在今日的廈門鼓浪嶼,這美麗的小島上,仍無工業的污染,亦無機動車之騷擾,碧綠如玉的海水將微風送上島來,只覺溫婉可人。然而最動人的,是流淌在島內的音樂,有聲的,無聲的。

音樂之鄉鼓浪嶼,今天繼續創造著文化奇跡。

鼓浪嶼小貼士

1.一般去鼓浪嶼都是從輪渡乘船或者快艇,普通輪渡只要3元。

2.踏上鼓浪嶼一定會有導游上來搭訕,如果時間充裕,建議不要找導游,自己隨興走走,最愜意不過。進山的主線是上島後沿右手而行,如果想清清靜靜的自覽風光,建議還是選擇左手的路線。

3.鼓浪嶼更適合一定時間的度假,找一間帶廚房的酒店式公寓,這裡有很多品種海鮮 水果,夏天有港仔後海水浴場,冬天有日光岩的陽光浴,四季如春。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