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游青島

作者: Cindyrlj

導讀謹以此文懷念青島美麗的風景,感謝我的同學Mr. Fang,以及同朋友們一起分享旅行的樂趣! 6月3日 晚上七點多就趕到了機場。領登機牌時被告知航班延誤25分鐘。而事實上飛機離開地面時已經10點25分了, 延誤了80分鐘。我等得郁悶死了,一開始的那點新鮮勁也被消磨殆盡。第一次坐飛機就這麼不爽。 11點半,到達青島流亭機場。同學已經等了我兩三個小時了。會面後,我們坐上 ...

謹以此文懷念青島美麗的風景,感謝我的同學Mr. Fang,以及同朋友們一起分享旅行的樂趣!

6月3日

晚上七點多就趕到了機場。領登機牌時被告知航班延誤25分鐘。而事實上飛機離開地面時已經10點25分了, 延誤了80分鐘。我等得郁悶死了,一開始的那點新鮮勁也被消磨殆盡。第一次坐飛機就這麼不爽。

11點半,到達青島流亭機場。同學已經等了我兩三個小時了。會面後,我們坐上門口的機場巴士,是開往海天大酒店的。車票每人10元。海天據說是青島最好的酒店,五星級,正對著大海。我訂的是廣西路上的“海倫雅居”。從海天打車過去花了大概10塊多。青島的起步價是7元,四公裡後每公裡1.2元。比起上海來,就覺得賺了。

午夜的青島幾乎沒人。經過海邊時,海風吹來,舒服極了。青島地勢忽上忽下,道路兩旁總會冒出一些歐式風格的建築。我大呼小叫的,在青島生活了6年的同學卻不以為然。後來才知道是有道理的,因為青島這樣的建築實在是多。

到了“海倫雅居”。這是一家極有特色的小旅店。只不過空間小了些,衛生條件也很一般。如果是情侶的話,樓下的船長室是個不錯的選擇,應該是別有風味。但是給我的那間就顯得艱苦了些。跟南京夫子廟的青年旅社相比,差了好多。不過如果有睡袋,倒也無所謂。我當時特別累特別困。同學見條件一般就建議我住他那,而且他那離嶗山近。第二天出游也更方便些。於是最後決定去他那。走的時候,老板有些不快,說“很多老外也都住過我這,都覺得很好。不知道你們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錯過了就沒有了。”他的話讓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畢竟這麼晚把人家叫醒了,最後還不住。我們坐上的士時,老板娘還一路追了出來。於是再次不好意思。

打車到了同學家,距離還不算短,花了35元。當然,同學盡地主之誼,一路費用都是他承包了。已經1點多了,我實在累得不行,很快就睡下了。

6月4日

很早就醒了,主要歸結於外面修路的聲音。拉開窗簾,遠望了一下大海。很遼闊的一片淺藍色連著天邊。

我們今天上午要去的是嶗山。在等公交的時候,一輛的士停在我們身邊。司機問去不去嶗山,兩個人10元錢。我一看,車上還有三個人,兩個大人一個小孩。看上去不像壞人,而且我同學對青島也蠻熟。於是我們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去了。進景區的時候我們沒有買票,而是直接開了進去,節約了一點時間。司機也跟我們明說,他也就是賺點門票錢。四個人,通過關系他可以只買三張票,或許更少。然後對我們,就稍微收點車費。下車時,我們就只給了他兩張門票的錢,車費他也沒跟我再要。我們的這次拼車之行,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方便,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一路上,司機也跟我們介紹了沿途的一些風景。還指給我們看山上的據說從來不冒煙的煙囪。說是有核潛艇停駐,煙囪是為了通氣。我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別是機密,就這麼被泄露出去了,我會郁悶的。

途中我拍下了到青島的第一張照片。

下車後,拍了一行標志性大字和那只大型海螺。

我們是從南線上來的,所以主要參觀景點是上清宮,龍潭瀑,明霞洞,太清宮等等。因為來青島之前,就已經有朋友告誡,說嶗山不好玩。所以我做好了思想准備,就當是一次登山鍛煉了。能看到美景就當是意外之喜。帶著這種良好心態,我們開始登山了。

已經很久沒有運動過了,有點吃力。拍點漂亮景色先。

同一個地方用不同角度來拍呈現出不同的景像。覺得挺有意思。可以從照片上看到現在是屬於比較低的水位。所以在龍潭瀑那就幾乎光禿禿了,照片也就不放了。

路上發現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像餃子?好像又不像?

現在不是旺季,所以人不多。天氣也還不錯,不冷不熱。大部分的路是階梯砌好的。我們沒有吃早飯,所以邊走路邊補充營養。一路上買紀念品的小販很多,都是些大同小異的東西。還有不少買涼粉的。說是用海裡的某樣東西做成的,具體是什麼,我也給忘記了。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我們達到了上清宮。上清宮是道教全真山派的廟殿。很小,幾乎沒什麼可看的。走進小院子,至少給人感覺當地旅游公司不是很重視這裡。院子裡散落著一些石柱,一個刻著棋盤的長方形石礅。應該是有些歷史了,可是就那麼隨意的堆在那裡。根據我後來在網上查到的資料顯示:晚清到民國這一階段,上清宮曾一度是嶗山道教諸多廟場的首席殿堂,宮裡有不少年齡在百歲以上的道士。而現在卻只剩這麼破敗的一個院子,實在是覺得可惜。

門口有棵銀杏,據稱已經有1000多年了。不知道是不是有靈氣了。拍下來大家瞻仰一下。

出了上清宮,我們正在猶豫該往哪走時。跟我一起拼車來的青島人在我身後喊道,別往下走,那是下山的路。然後叮囑我們先等一會,等他們游完上清宮,再指點我們一起去明霞洞。山東人果然是熱情大方的。

很快他們出來了,然後我們一起從上清宮右側的小道向上繼續攀登。

這一次的路就比剛才上來的要麻煩一點了。沒有整齊的台階,坡度似乎也更陡一點。我已經開始氣喘吁吁了,體力明顯不支。於是在一個大爺的攤子上歇了一會,一人要了一碗涼粉。一塊五一碗,大概因為餓了,覺得味道還算不錯。

繼續進發。大概又花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明霞洞。

沒覺得這洞有什麼特別。只不過特別矮,低頭進去,低頭出來。我在洞口找了張照片,一看就知道我就多累。另外,我明顯胖了,臉圓成那樣。

附張遠眺的照片,藍色的是大海,風景還不錯吧。

終於下山了,我實在累得不行。於是坐了索道下山到埡口。下山補票,每人30。

一行四個大人加一個小孩又走了三十分鐘。還好是公路不是山路。不過是下山的公路,我的腿都開始抖了。於是吃了顆“阿爾卑斯”,還塞了顆給那個小孩子。家長在旁邊教導,快謝謝阿姨。我立刻意識到“我老了”的這個無情事實。同學就在旁邊偷笑。

在公路上,我們就看到海邊有滑索這個游樂項目。路過的時候,經不起同學和游伴的攛掇,我勇敢的跑去買票,30大洋。工作人員給我套上一個柔性吊具。我不放心讓他再檢查一遍再系緊點。他憨厚的笑道,沒關系,已經很安全了。我心一橫,就這樣吧。然後走到更高一層。一見有生意來了,工作人員一把拉住我,掛了個鉤子在吊具上,然後叮囑我抓緊了。接著就把我往下推。他毫無表情的樣子,讓我愈覺恐懼。我說,等等。重復了剛才他叮囑我的話,他又要推我了。站在台邊,不敢往下看,更不敢往前跨一步。可是已經有股力量把我往下送了,我大叫“不要阿”。事實證明這是無助的。

在空中的時候竟然一點都不害怕了。速度很快,我瞅了瞅下面。游伴舉著個攝像機對著我拍,我突然就想朝他們招招手。不過手還是沒敢松開。海邊很多游人都看著我,我在想,怎麼那麼多人玩的時候要叫呢,我怎麼就一點不想叫呢?快到岸的時候,我四處也沒望見我同學。

正琢摩著,就到了。兩個工作人員利用一根繩的阻力拉著了滑行的我。他們扶著我說,站直啊。我一時沒反應過來,還是屈著腿靠著那塊大海綿(或者大靠墊?)。估計那會腦袋已經完全不運作了。

走出出口,我竟然還沒看到我同學。我還等著欣賞我的空中姿態呢。只見他慢悠悠的走到我跟前,拼命的瞪著眼睛,“你下來了阿”。我暈,他竟然沒看到我滑行。於是我寄希望於游伴。留了個信箱,終於拿到了照片。只是實在有些模糊。能看見我的請舉手。

對了,路上又看到一塊奇怪的石頭。石頭也有年輪?誰能解釋解釋。

稍事休整,我們開始游覽太清宮。

嶗山道士――――“收款處”覺得很有意思。只不過我還不太會用我的相機,光線總是處理得不好。眼神不好的,估計還看不到這道士。他正在看《參考消息》。我同學覺得這個畫面很逗,一定要握拍下來。小時候我的印像裡嶗山道士是會穿牆的。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道士。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除非你對道教很有研究,否則在太清宮也並不能看出來多少特色。比較印像深刻的一個事件是曾有佛教來爭過這個場子;也足以說明這裡風景不錯了,適合修身養性。太清宮還有些“龍頭榆”“仙人橋”等等掰出來的景點。這些都沒法讓人流連。“龍頭榆”下有幾個石桌石凳,閑暇時聊聊天打打牌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好像太無聊了,從上海跑來青島的地盤打80分?

結束了太清宮的閑逛,我們在路邊等公車去棧橋。802似乎是一趟很長很長的線,我打了個盹。神志清醒的時候還抓拍了一張海景。禁不住還是要感嘆一句,海真的是很漂亮!

棧橋終於到了。都說這是青島的標志,搞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認為。雖然歷史是比較悠久(建於1891年,可是當年德軍就是從這裡登陸侵占青島的,想想就很郁悶。

沙灘上不少人在跟大海親密接觸,弄的我心裡癢癢的,迫不及待的就開始脫鞋卷褲腿。只是棧橋這裡的沙灘 ,很多小碎貝殼扎腳,我有點受不了。雖然不是旅游旺季,但周圍的游人還是不少的。

海邊小憩了一會,對青島人真是又羨慕又嫉妒。這麼舒服的日子這麼輕松的心情……不走啦!

但我還有好多地方要去看,比如八大關。N多人向我推薦。棧橋離八大關不遠,公交大概四五站路,在武勝關下。這裡的街道都以關隘命名,統稱“八大關”。我數了一下,大概有十個“關”。

“八大關”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街道不寬,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因為這裡是老的別墅區,所以有很多很多風格各異的漂亮建築。在這樣的街道上散步,感覺很足。我跟同學找傳說中“公主樓”找了半天,最後都沒摸著方向。回上海後,我在相機裡竟然看到了“公主樓”的照片。強!

因為青島地勢的緣故,街道上上下下。我最喜歡的就是下面的這個地方。

韶關路28號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建築。從鐵柵欄裡望過去,雜草叢生。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來打點了。我拍了幾張圖片,但是很不滿意,沒法拍到全景。不過,第二天我在信號山公園買到的一套青島建築的明信片裡看到了這幢建築,很是開心。

走出“八大關”,已經快六點了。我們早已經飢腸轆轆。早在網上看到說青島有家“美達爾”燒烤店很有名,於是直奔閩江路分店。我們點了魷魚,還有條什麼魚來著,名字又忘了。個人覺得這魚比他的特色魷魚好吃多了。其他的也沒吃出來來多少特色,但總體味道還行。我特意點了“辣炒蛤蜊”,因為聽說是青島吃的最多的一種燒法,果然不錯。基本上一盤都是我吃掉的。一頓下來,我們大概花了50還是60。依舊,同學買單,我慚愧。

接下來,同學帶我去逛了逛東台路(是這麼寫吧)。人氣挺旺的,不過彼時我對逛街沒什麼興趣,就那麼走了一趟。然後我們去了佳世客。在青島,佳世客跟家樂福差不多的人氣。在海鮮制品櫃台,買了魷魚絲魚片等等等等。(回上海才發現,實在是買少了)下次得背個更大的包來裝這些吃的東西。

要重點提出的是,在搭的士去佳世客的路上。我特意叫司機拐到青島的南京路。不知道大家對青島南京路的KFC還有沒有印像?就是那幢傳說中的鬼樓。熱鬧的南京路熱鬧的肯德基,但是樓上的窗戶沒有一間亮著燈。這次特意去看了一下,果真如此。本來以為拍張照片,但突然覺得怕怕,還是沒敢拍照。同時又從司機大哥那裡了解到一點內幕,有好奇心者可以私下來問我,因為我覺得把這個恐怖的事情由我來寫成文字還是覺得怕怕。

回同學家之前,我們去青島的星巴克坐了坐,價格跟上海一樣。呵呵,這次我買單,以表謝意。

6月5日

大概是因為玩累了,頭天晚上睡得很香。

出門後,我們徑直走到海邊。同學家裡還那麼近,真是舒服。這邊的沙灘屬於石老人海水浴場。雖然才上午8點多,但是海邊已經有不少人了。沙灘上的沙很細,踩在腳上軟軟的。

其實蠻想坐坐摩托艇的,苦於帶了太多行李沒地方寄存,於是坐罷。提醒各位,以後去海邊千萬別帶太多累贅。

離開沙灘,我們計劃去迎賓館。地圖上說,迎賓館位於信號山公園內。所以我們直接找去信號山公園。標志性的建築就是三個紅蘑菇形狀的樓,取意於古代通信的三柄火炬。走到跟前一看,覺得傻傻的,有點舊有點土。我們去了可以俯瞰青島的旋轉觀景台。這張圖片拍的主要是青島遠海地帶。可以看到,一片紅色房頂,主要都是老房子為主。街道也不是很整齊,看上去很雜亂,沒什麼好的規劃。與臨海的繁華相比,天上地下的感覺。難怪剛到青島就被提醒,青島是“鑲著金邊的抹布”。因為對於海的好感,我還是沒去理會這種說法。畢竟“金邊”還是叫人欣喜的。只是也很希望青島能建設得更好。

這個觀景台還是不錯的,能讓游客總體了解青島景點的分布。推薦指數,兩顆星。

信號山公園裡有個賣紀念品的地方,價格還算公道。我買了兩套明信片和幾個青島景點圖案的冰箱貼。感覺沒在其他地方看到,所以掏錢時很爽快。同學問,你怎麼不還價?·#%!%¥……

我們在公園裡找了一圈,還是沒找到迎賓館。一問售票員,才知道原來還要出門左拐50米。我們被騙了。

迎賓館終於現身了。這幢有點像童話古堡的建築曾經是德國提督官邸。先來張俯瞰的,在觀景樓上拍的。再來張側面的。怎麼突然覺得像巧克力?真想一口吃掉。

再來個局部特寫。

哎,又是一個讓我邁不開腳的地方。

OK.接下來,只剩下兩個目標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在教堂裡懺悔了一會,我們就出來了。不懂教義,我們就看看熱鬧。左邊的是基督教堂的大鐘樓,右邊的是天主教堂。

計劃與非計劃中的景點完畢。我們在路邊找了家飯店開始吃飯了。再次點辣炒蛤蜊。一頓飯花了才44元。我們吃吃喝喝聊聊,已經快三點了。

因為要去機場趕飛機,所以盡早動身比較穩妥,雖然航班幾乎都延誤。因為這趟去機場的公交車據說超慢,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機場。強烈鄙視!建議大家還是坐機場巴士。但是時間和地點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要不然跟我一樣坐倒霉的305就郁悶了。

而最最郁悶的就是站我身邊的兩個男人,操著某種不知名的口音,用超級大的嗓門在聊天。我塞上了耳機,音量開到最大,結果我還是清晰的聽見兩位的演說。怎一個痛苦了得?他們下車的時候,我差點就放鞭炮了,如果有的話。

6點鐘,到達機場。同學盡職盡責地一直送我到安檢的門口,實在感激不已;盡管他的全程陪同使我的艷遇指數大幅度降低。:(

航班依舊延誤。7點30分,飛機終於飛上了天空。朝下看去,能看到青島美麗的海灣和海邊漸漸明亮的燈火。就這麼告別嘍,青島!只是海鮮吃得太少,下次再來。

最近很忙,花了幾天時間才最終搞定這篇游記.文字不美,圖片不精,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Cindy於2005年6月9日星期四

注:在這裡發圖片好像太辛苦.想看的朋友可以查看http://cindyrlj.photo.***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