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十字峽谷考察記

作者: askawawa

導讀十字峽谷位於浙江桐廬鳳川鎮的竹桐塢村,網上查詢相關資料後,我和方決定徒步考察一番,畢竟這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想必充滿了生趣。在根據資料初定了2天的露營地和每天的行進路線及時間及備用方案後,設立了此次的3日行計劃。我們對該活動充滿了信心。2005年5月13日上午我和方乘坐上海梅隴站開往杭州的火車,10點半到達後在出口處購買了11:50分從西站前往桐廬的� ...

十字峽谷位於浙江桐廬鳳川鎮的竹桐塢村,網上查詢相關資料後,我和方決定徒步考察一番,畢竟這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想必充滿了生趣。在根據資料初定了2天的露營地和每天的行進路線及時間及備用方案後,設立了此次的3日行計劃。我們對該活動充滿了信心。2005年5月13日上午我和方乘坐上海梅隴站開往杭州的火車,10點半到達後在出口處購買了11:50分從西站前往桐廬的快客,登上11:05的免費班車在30分鐘後到達西站。天空飄著小雨。根據天氣預報,在未來的2天內將有雷陣雨,為了此次的峽谷穿越計劃,我和方在防水方面動足了腦筋,想盡了辦法:除了戴上衝鋒衣褲外,還准備了鞋套、雨衣、一次性台布,同時也是對我們裝備的一次考驗,因為我的帳篷從未經受過大雨的考驗。

一個半小時後到達桐廬,午餐時老板娘熱心的給我們指路,告訴我們如何轉車去坐中巴,不想她指的線路是反的。幾經周折,由於縣城不大,我們索性徒步跨越富春江二橋來到下杭埠中巴站,坐上去深澳方向途經鳳川鎮的中巴車。二十分鐘到達鎮上,轉摩的到達村上,沿著村後的小路,即A點,在下午3點3刻,開始我們的徒步之旅。

在一開始,我們上了當:我們迫不及待地踏著大石灘的岩石溯溪而上,踩在鵝卵石上,要格外留意腳下,耗去了我們一部分體力和精力,因為先前網友的游記說一開始就要花1~2小時在這種路上。後來我們發現,在河床的右側遠方居然有小型拖拉機朝我們開來,既然拖拉機能走的路,我們為何不走,且都是在兩山之中,肯定是同一的方向,沒有岔路。於是我們在浪費了半小時後,終於踏上了正途。

果然,伸向峽谷已有一條碎石路,寬達3米,路況不算差,有車輛駛過的痕跡。接著我們先在路的右側看到了一個小型電站,一根粗大的引水管通從山體引向電站。我們順著石路蜿蜒前行,繞了一個個山彎,此時兩側的山體越來越近,河床開始變窄,巨石開始增多。從我們進村開始,一直下著小雨,這個季節穿衝鋒衣會感覺很臃腫和悶熱,於是我們相互給對方披上雨衣,將雨衣一同遮住登山包,從側面看我們,活似個單峰駱駝。

從進村開始90分鐘後,石路開始偏右,遠離小溪,但直覺告訴我們只是因為山體而暫時的遠離。路的兩側有冬季砍伐過的痕跡,被砍下的竹枝橫躺在路的兩側,相信之前的驢友走過的道路並非像我們現在這樣平坦和自在,想必最初的時候也是需要柴刀的開路。道路隨著我們腳步的深入而略變狹窄,此時的路只有2米寬。而進入了峽谷腹地,道路隨著山勢而轉移路向,一會兒在溪流的左側,一會兒又轉到了右側。

我們一直很擔心天氣,因為據說在2002年的7月,有杭州某俱樂部的25人因突降大雨而產生的山洪被困峽谷2天。所以我們按照峽谷的地圖,力爭在天黑前趕到過杉樹林的一號營地。但是在17點40分時,我們還沒有到達杉樹林,但找到了2塊非常合適的平地,雖然沒有草地,但是在峽谷中有這樣一塊高出溪流近2米的大平地還是不容易的,況且這裡明顯有之前當地山民住宿的痕跡,有破舊的防水布,有舊塑料臉盆。我就地休息,而方輕裝探路。十分鐘後方回來告之,杉樹林就在前方5分鐘的路程,但是並沒有像我們此時的地點合適宿營。況且水源就在此地不到的15米,有個大水潭,溪水趟路而過,取水很容易。

於是我們在17點50分決定在此搭建帳篷,即B點。此時雖然小雨已停,但是烏雲仍然籠罩在山頭上,遠處的雲霧宛如飄帶,輕柔地纏繞在山頭,很漂亮,很柔美的感覺。

趁著天未黑,我們趕緊打帳篷,將所有能防水的器件統統取出來防水,如在底帳下鋪了一層一次性桌布、在帳蓬的小門廳下也鋪了一張桌布,將2個大包放在門口,蓋上雨衣,但由於是碎石頭的地面,我們連打地釘都很困難,因此也沒有挖排水溝。

營地建立結束後,我開始做飯,內容是蛋炒飯加羅宋湯。大家不要以為我這麼有本事,其實蛋炒飯是速凍的,加點油,熱鍋炒一下就行,羅宋湯是粉料倒入熱水後燒制而成,放入午餐肉即可。經過實戰檢驗,味道還是不錯的。

天在7點的時候徹底黑掉了,戴著頭燈打掃完營地周圍後,做了最後一次防水檢查,我們進帳休息。此次我帶了雙季舒適度為+15度的信封式睡袋,並不冷,感覺正好。躺在防潮墊上,感覺地面仍有突凹,但還能忍受。心中雖擔心大雨,但還是不久睡熟。半夜經常醒來聆聽是否有雨聲。

徹底醒來已是早晨5點,內帳邊緣有點結露,但是發現昨夜居然沒有下雨,外帳表面只略有露水,感到氣像預報的弄人。起來後,空氣格外清新,雲帶依然裹繞在山頭,這是種靜靜的美。

做早餐及收拾物品打包後,在7點半出發。步行不到5分鐘,果然看到了大片的杉樹林在道路的左側,但是沒有找到先前網友說的營地。繼續向前,碎石路已經終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山泥路,寬度縮小到一米左右。根據地圖,在我們前行的左側有條岔路,通向小龍胡須瀑布。雖然我們很努力地觀察,但是沒有發現。不經意間,我們已到了一個叉路口,D點,右側有明顯的舊石階路通向一個小山頭,這也許就是先前網友說的石屋營地E的前進路線。

我們開始根據地圖作起了分析,因為我們從杉樹林到此處,只有半小時的路程,但先前網友稱他們耗時2小時,是我們的體力特別好?還是對方實在太逍遙?細細分析,之前的游記都是2年前的資料,可能隨著十字峽谷的名聲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們進來前看到的被砍伐倒下的樹枝,進峽谷的道路很有可能已被大大地拓寬,先前小道兩側茂密的植被以被砍伐,使道路清晰而平坦,感謝前人。

於是,我們對穿越更加有信心。繼續前進,道路中橫躺著許多被砍下多時的毛竹,我們須抬腿跨越,在這機械式的抬腿動作中,悟出了劉翔成功的秘訣。小路時而在溪流左側,時而在右側,因此我們經常踏在溪流中的石頭上,好在天沒有下雨,鞋子的抓地能力還是可以的。到達一個較大的水塘邊,有岔路,一條左側向竹林進發的爬山路,另一條是右側溯溪。但因一開始溯溪線路不明顯,於是錯誤地選擇了左上的線路。沒有想到,坡度有40度,且泥坡上的腐爛竹葉非常濕滑,好不容易爬了上去,卻發現路不對,異常小心地進行下撤。回到原處,選擇右側的溯溪路,而禍不單行,方不慎踏入水中,因此就地休息一番,此時上午9:30。“左傾線路”耗費了我們半小時和大量體力。休息時發現腿上有螞蝗,照舊“家法伺候”--(隨身攜帶鹽),就地正法。

補充食品加休息曬鞋一小時後,我們重新出發。大約經過20分鐘,方突然叫住我,通過他指點的方向,我們在路左側遠處較高的山壁上,發現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平整石壁,上面有個很像“十”字的凹痕,橫向的這一筆非常明顯,但豎向的下半部分不明顯。難道這就是先前網友從石階路起走3小時看到的“十”字,即峽谷的命名來源。這更加應證了我們的猜測:道路被明顯改善了。此處為J點

就在路的前方,F點有幾根原木和枯枝搭建在的溪流上,但過去後,沒有了路跡,方輕裝探路,不通。轉而向右側的溪流溯溪而上,在小溪的右側找到了隱蔽的道路,此時的路,可能由於走的人少,兩側有較茂盛的枝葉,方取出其新購的砍刀,破壞式的前進。我們不斷在路旁發現前人用塑料帶和頭巾扎在樹枝上給我們做路標。

經一套“組合腳”:躍、跨、爬,過了一個難度不小的石灘G後,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茂密向上的攀登之路H,雖然有砍刀,但是這是條“人看不到自己腳”的路,兩側茂密之極的竹林和蜿蜒的山路,再加上探出頭的太陽光,使我們耗費了很大的體力,且估計這樣的路還有近2小時,與此同時,在之前的路上不斷出現的四腳蛇和水蛇更讓我們心慌不已,因為我們沒有蛇藥和任何對付蛇的經驗。如果沒有動物的侵擾,似乎只是困難,但沒有危險,這是可以通過毅力克服的;但是如果加上這個因素,使我們的行為帶上了冒險的性質

在目前的狀況下,我首先提出下撤的意見,方也同意了。因此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了:龍胡須瀑布。先返回到9:30休息的地方,此時已經是11:45分。進行午餐和休息後,於12:30分向竹桐塢村方向折返。

根據地圖:折向瀑布的山路在順溪流流向的右側,即在道路的左側,夾在石階路和杉樹林之間,一路上我們翻著地圖,不斷地回想上午這段花半小時走過的路,試圖找尋上午被我們忽略的岔路。果然如先前某位高人游記的提醒及方敏銳的方向感,在不到杉樹林5分鐘,溪流順流向(朝北),在右側有個較大的拐彎,見圖中C點,可以踏在石頭上,越過小溪,登上對岸,上一小坡,先是片小樹林,接著就是條小路。

一開始,有較好的石階,接著又是茂密的矮竹林(2米多高),這條比先前我放棄的那條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資料,這樣的路有1個多小時,根據方的探路,上去的路基本都是這樣。同樣在恐懼的心理壓力下,在I點我又放棄了,但我鼓勵方繼續前進。可能是我影響了方求勝的欲望和計劃,方最後評估了形勢,也決定下撤返回。

又回到杉樹林,已是下午15點了。我們回眸了昨晚的露營地,無比眷戀地繼續折返村口。在返回的路上看到一個暴強的村民,他從遠離竹桐塢村半小時路的一個村來,在峽谷內砍了些小樹苗,捆扎起來,放在28寸的自行車上艱難地推行,原來老頭村裡的山頭都被個人承包,因此特地到峽谷裡來砍些小樹當薪柴。

在16:50分,我們達到村口,遇到一個好心人,讓我們免費乘坐其海馬車到鳳川鎮,隨後包車20元到桐廬縣。

我們開始了FB。先找了家二星級的賓館住下,140元。然後步行20分鐘將縣城兜了一圈。在富春路邊的大排檔超市點了4菜,其中15元一盤的紅燒富春江魚味道不錯。晚上看羽毛球蘇迪曼杯半決賽。

第二天早,將剩余的干點當早餐,登上了9:30回杭州的大巴。11點到杭州,坐49路50分鐘後回到城站,很巧,買到了13:07分回上海梅隴的車,還是加掛車廂。

不幸的是,進火車站安檢時,方的砍刀被沒收了。安全回到上海。

下圖是根據此次我們考察線路結合先前網友的資料彙編而成的。

此次我們的行進路線為:

ABDEJFGHGFJDCICBA

總結:

1、 現在進峽谷的主要道路已經被人改善了許多,因此前人游記中的時間已經不准,多數情況下遠不需要這麼多時間。具體請見我們的道路及耗時圖。

2、 進入峽谷的確是冬季最合適,因為那時去看龍胡須瀑布和穿越峽谷到甘竹村所要經過的道路兩側的植被不再特別茂盛,至少沒有蛇的可能,比較安全。且有沒有山洪的危險,全程不需要踏入水中。

3、 進入峽谷後,主方向是一條由北向南,略偏東,特別是後半程,可以根據路上是否有毛竹橫躺在地上來判斷你所選擇的道路是否正確,有毛竹橫躺的路肯定是正確的。因此更不需要指南針。

4、 過村進峽谷半小時後即無手機信號。

5、 圖中的二號營地,即石屋,是座兩層樓的舊房,大門緊鎖,門前的草地面積不大,最多適合搭2個雙人帳。

6、在浙江坐快客很舒服,中間不上下課,在車站還有免費的1瓶飲用水和錢江晚報看,服務不錯。

此次花費(以下金額都為2人計)

5月13日

上海梅隴往杭州的火車票25X2=50;從城站到汽車西站憑車票免費;杭州往桐廬的快客汽車車票27X2=54;到桐廬午餐24元;地圖3元(98年版本);小巴2次4元;到鳳川的中巴(含背包的行李費)3X2+4=10元;從鳳川到竹桐塢的摩的5元。

5月14日

包車回桐廬20元;晚餐50元。

5月15日

住宿費140元;回杭州的快客27X2=54;坐49路2元;午餐34元;飲料7元;回上海梅隴的火車25X2=50

共計507元,AA制分攤為253元,雖比俱樂部的基本費用要貴,但是我們是3天時間另加後期的FB,時間上也不緊,很諧意了。

搞笑趣聞:

1、在去桐廬的大巴上,播放影片時看到屏幕上關於浙江移動提供的一項功能:定位。即只要將你想查的屬於浙江移動的手機號輸入短信,發送到指定號碼後,浙江移動將告訴你這個手機目前比較准確的位置,如該手機目前在黃龍體育中心。厲害吧,這可是最便宜的跟蹤老公的方法啊!要是這功能用在上海,恐怕威力不小於“非典”,但懾於涉及隱私的顧慮,所以別處的移動公司還沒有推出吧。

2、在去龍胡須瀑布的路上,我在一個台階向右側的叢林看去,看到了3個賊亮的光點隱藏在樹葉下,炯炯有神。我還以為裡面躲著頭野豬呢。原來是樹葉中的縫隙透光形成的3個亮點,從此成為了“佳話”。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