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兩天游,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做准備,因為第一次去,所以上網查詢了很多關於桂林的信息,旅游景點、景點的門票、住宿的賓館、特色小吃等等。終於出發的時間到了,提前了兩個半鐘頭,將近廣州站時還是堵車了,下車步行,如急行軍般,終於准時搭上了去桂林的火車。 同行的是本部門的幾位同事和IS團隊,成員比較年輕,有幾個居然還是第一次乘火車,所以更加增添了旅游的樂趣。晚飯以泡面為主。飯後打牌、聊天,倒也不亦樂乎。車也游游,人亦悠悠。一覺之後天已大亮,洗瀨完畢,桂林到了。 導游小鄧,簡稱鄧導,也早已到了。
早餐倒也豐盛,有粥有粉有包有蛋,只可惜粥是糊的,粉是無味的,最終以豆漿送了饅頭了事,匆匆上了旅游大巴,直奔陽朔而去。倒是這一路風景不斷,此山連著彼山,彼山牽手此山,山腰騰雲,山腳環水,山映水中,水天相連,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當之無愧。此時鄧導一一介紹,從山到水,從風土人情,到人文趣事,讓這一車的游客先對桂林有了感觀上的了解。
十點鐘左右,陽朔到了,下車。鸕鶿,終天見到了真正的鸕鶿,只可惜它們已經商業化了,這是給人照相的鸕鶿,不過依然保持著颯爽的風姿,JESSIE按捺不住,扮了一回漁民----未經風霜的,靚麗的小漁女,只見四周的相機不停地在閃。
登上一艘古樸的大船,我們的漓江游開始了。船在江中行,人在畫中游,真是名不虛傳啊。到處見的都是山,連綿不絕的山,各俱豐姿的山,山的世界,山的海洋,不過由於這裡的山差不多全都是岩山,雖然滿山綠樹,卻無攀登的途徑。回程遇一島,在島上隔水相望著的群山,鄧導告訴我們這是人民幣20元的背景相時,大家紛紛掏出20元人民幣來查看。”真的真的”不知誰喊道。相機又不約爾同地把大家攝入到了”20元”中。不知多年以後會不會真的有其中的哪一位加入到人民幣的背景中。後話不提。
下午參觀七星岩,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不同於道聽途說,也不同於事後回味,所以也就不多講了。之後遇龍河漂流,這是與我所了解的信息最不相符的一項活動,雖有阿妹對歌,阿叔搖櫓,卻無真正竹筏蓑衣漂漓江的網上介紹的感覺。這算是除了早餐的第二敗筆。可能是由於近日暴雨的原因吧。
到了陽朔,怎能不逛西街,夜幕降臨,人影綽綽,賣土產的小攤與街邊的吧相映成趣,東方與西方的特色渾然一體,卻又涇渭分明。高鼻梁的外國人與不高鼻梁的國人做著相同的事---購物、泡吧。這時只見一吧大開著店門,門上大書兩字---樂酷,門堂深處坐一青年歌手抱著吉它唱著流行歌曲,吧的感覺油然而生,同行人不約而同立定腳步,就這間吧。印像中的酒吧是那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入流的場所,可陽朔的酒吧卻是健康的、青春的。進入,選張靠裡的台坐定,啜幾口啤酒,聽一聽心儀的歌曲,有時跟唱幾句,有大膽的,俗稱藝高人膽大的顧客,上台同歌手合唱幾首,博來陣陣掌聲。聊天是多余的,聽得見的除了音樂,還是音樂。趁著歌手休息的空隙,走出吧來,在路邊的小攤選幾件有特色的小禮物,同小販不亦樂乎的討價還價,漸漸的貨品已被忽略,似乎只在為討價還價而討價還價,忽然間記起是在買東西,忽然間覺得其實這東西已經很便宜了,便很爽地掏錢買下來,像沒有講過價一樣。賣東西的買東西的都莞爾一笑。周而復始的幾轉下來,時間已過了很多,回到原來的吧,品味一下吧的名字,樂酷,是不是音樂很酷的意思呢,值得品味。繼續泡吧吧。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快得好像還沒有從吧裡走出來一樣,自助早餐之後,踩單車游陽朔去也。天是陰的,落著沾衣不濕的”桂”花雨,倒也給這青山綠水增添了一些詩意。陽朔,只是桂林下屬的一個小縣城,或者連縣城也談不上,只能是一個小山村,是一個群山相擁綠水環繞的小山村,馬路上,稀稀落落的坐著幾個擔擔子的小販,悠閑地等待著顧客,馬路邊上,開著幾家小鋪子,簡單,甚至有點髒亂,最讓人印像深刻的居然是這裡有一個衛生所,同樣的簡單、髒亂,這應該就是當地人的醫院了吧。飛車前進,我們來到了當地著名的景點---月亮山,據說這裡住著一位會講四國外語卻土得掉渣的月亮媽媽,雖然沒見到月亮媽媽,月亮山倒是見了。隨著車輪的移動,月亮山的月亮由月牙變為滿月,有動有靜,讓人不由得不駐車觀望。
下午我們已經回到桂林了,游過了兩江四湖(無甚印像),驅車來到桂林的像征物---像鼻山。同幾個淘氣的同行者沿著陡峭的山路登上了山頂,放眼望去,唯有一句,這邊風景獨好。下山時失去了來時的路,兜兜轉轉,卻意外地發現了更多的稀有的好風景,謀殺了很多的膠卷,留下了是不盡的回憶,只是讓車上的人等待,讓我們略有歉意。
踏上了回程的列車,我們的桂林游結束了,圓了我們”我想去桂林”的心願,集合同行人的想法,卻都是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