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京都

作者: 絨兒

導讀在京都,常常會有一種困惑。那樣一座生活著的城市。那麼多的觀光客,那麼多的車流,透過那車水馬龍的繁華,京都展示給世人的卻依然是那份優雅,空靈,超凡脫俗。 一個人,走在撒滿秋日陽光的花見小路上,看色彩濃郁的紅葉優美地舞蹈著從空中飄飄忽忽地飄落在身上地上。偶爾,會有漂亮的和服女子從身邊匆匆走過,木屐敲擊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那聲音由遠及近, ...

在京都,常常會有一種困惑。那樣一座生活著的城市。那麼多的觀光客,那麼多的車流,透過那車水馬龍的繁華,京都展示給世人的卻依然是那份優雅,空靈,超凡脫俗。

一個人,走在撒滿秋日陽光的花見小路上,看色彩濃郁的紅葉優美地舞蹈著從空中飄飄忽忽地飄落在身上地上。偶爾,會有漂亮的和服女子從身邊匆匆走過,木屐敲擊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那聲音由遠及近,再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只留下一片通明透亮的空寂。

這樣一條小路,窄窄地通向幽幽的深處。廊下的盞盞小燈,配上古色古香的黯淡夜色。竟能讓全世界的人傾倒。想來,那是緣於對藝妓的神秘世界的向往。

那麼安靜。幾乎看不到人影。站在巷口,在飄零的紅葉下,恍恍惚惚。好像看見一個叫岩崎峰子的漂亮女人從背後幽深的庭院裡向我們款款走來。穿著最華美的和服,化著濃濃的妝,懷抱著三弦琴,優雅地唱著傳統的日本歌謠。那歌謠,那樣的日式的曲調,從小巷的深處慢慢地慢慢地飄過來,又在秋風中漸漸地散開淡去。

轉過頭去,身後空無一人。

我知道,我無法邂逅那些藝妓。在那深深的庭院裡面有她們不為人知的生活。屬於藝術,屬於傳統文化。屬於日本。屬於京都。

只有手上那本岩崎峰子寫的《藝妓,一種生活》被翻開著。上面有她當藝妓時的漂亮照片。

常常會有疑問。這是一條花街嗎?這真的是作為歌舞伎們表現傳統日本文化和才藝的舞台並且讓男人們一擲千金地消費的著名花見小路嗎?竟然可以那樣地空靈、清寂。

只有京都了。即使是花街,也能讓你感受淡淡的淡淡的憂傷。

從《源氏物語》、《枕草子》到《古今和歌集》,無數女性以自身纖細的筆觸書寫過京都這座城市,而後時光荏苒,京都又化身為川端康成筆下那座荼蘼之後的,洋溢著濃郁的傷感情調的《古都》。

關於京都的記憶裡,有一座只屬於我的清水寺。

迄今為止,我不記得任何關於清水寺的傳說、清水寺的來歷。腦海裡只有一座滿山的紅葉襯著的木柱凌空架起的懸空舞台。

那個晚上,我們在清水寺附近散步。隨著二年阪、三年阪、五年阪的台階慢慢往上,沿著高大的木結構的古老建築往裡走,不經意間便看見了那座高台。那座在懸崖上用木柱凌空架起來的有名的清水寺高台。

黑夜裡,整座清水寺在燈光的忖托下,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仙山。

懸空的舞台上有一場演出。

是莎士比亞的戲劇。沒有什麼道具和背景。幾件簡單的長袍,便是演員們表現歐洲中世紀意境的服飾了。聽不清他們用什麼語言在表演。似乎沒有對白,只看見演員們有一些誇張的形體動作和一動不動的造型。就這麼簡單。沒有隔斷,演員和觀眾幾乎融合在一起。

不知道為什麼,在京都,在彌漫著東方文化的古老的清水寺,會有一場這樣的演出。也許,創意者只是想表現一種歷史的悠遠。的確,在這個晚上,在一個叫清水寺的懸空的舞台上,周圍的一切全都淹沒在黑暗中,只有莎士比亞筆下的那些宮廷故事在冷冷的白色燈光下鋪陳開來,在無聲中把我們帶進了歐洲的中世紀,帶進了歷史。不需要語言,就那些畫面,讓我們走進了另一個時空。沒有一點聲音。

那一刻,我靠在懸空舞台的木欄杆上,忘記了自己是誰。想不起接下來要干什麼。內心一片空明。什麼也沒有。只有那懸空的高台,秋夜的習習涼風。

那天,真是把自己給遺失了。整個團隊的人在大巴上等了我足足四十分鐘。然後分頭尋找,找遍了清水寺的每一個角落。最後卻發現我站在懸空舞台的一角,茫然地看著他們著急的面容,卻不知自己在干什麼。

後來又去過好多次清水寺。卻總也搞不清清水寺的來歷和特色。記住的只有那個夜晚,那一場不知道名稱的表演和夜色中的清水寺高台。

這樣的迷失,在京都似乎隨時都可能發生。

在東福寺,那紅葉,那濃的化不開的色彩,那鋪天蓋地的氣勢,那種幾近極致的美,居然讓人感到絕望。那時候,我理解了那個縱火的小和尚。

他因金閣寺的美而絕望,他要讓這種美成為永恆。於是,他點燃了那把火,金閣寺在火中成為了灰燼,留下一片廢墟。

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讓金閣寺成為京都最負盛名的景點。金閣寺的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變,描寫一場發生在1950年、導致金閣寺全毀的的火災。那位縱火的和尚在被捕後曾說,金閣寺太美了,我無法想像它是否會永遠這樣美麗。我希望它能在列火中涅磐。這種犯罪的理由完全符合三島“年輕悲壯而死是無上的美”的思想,因此,《金閣寺》成為了三島的代表作,金閣寺更成了京都永恆的像征。

其實,這場火災還引發了另一位小說家寫了另一本小說,就是水上勉的《五號街夕霧樓》。現在京都還有一種糕點“夕子”,就是以這部小說的女主角為名。水上勉曾因家境貧寒,被送進京都域所附近的相國寺瑞春院當小沙彌,除了《五號街夕霧樓》,他還有許多中長篇小說如《西陣之蝶》、《鴛鴦恨》等,故事場景也都是設定在京都或其近郊。

由金閣寺,我想到了嵐山的天龍寺。那是和金閣寺完全不一樣的一種風格。

天龍寺是京都留給我的第一個映像。那是第一次去京都。

傍晚的天龍寺幾乎沒有游人。安靜得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處景點。只有夕陽斜斜地透過樹枝的空隙淡淡地照在庭院裡。整個建築簡樸清淡,沒有什麼裝飾,神秘的枯山水和靈氣襲人的池泉回游式庭院,隱隱地透出一股禪意。當太陽慢慢地隱沒到山的背後,暮色像潮水一樣地漫上來無聲地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時,一股傷感的情緒也隨著這暮色一起彌漫開來,侵襲著脆弱敏感的心。在這樣的意境中,你無法不被感染。

於是,明白了京都的美麗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它需要你去感受,去細細地品味。

真的非常喜歡京都。喜歡一個人在秋天的午後坐在常寂光寺的台階上看著光影在秋天的樹梢上流淌。喜歡一個人漫步在稻荷大社的鳥居中享受寂靜與清新。喜歡一個人漫無目的在京都的小巷中感受那份悠遠和空靈。喜歡一個人夜晚坐在京都車站的大階梯看著夜空裡滿天的星星,享受那若有似無的孤寂……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讓自己迷失在一種情緒裡。而在京都,我迷失過。


精選遊記: 京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