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目記經過多日的籌劃,天目之游終於在八月二十二日成行。游程共二日,第一日去桐廬天目溪漂流,第二日登西天目山千米之上的開山老殿。
火車抵達杭州後,事先聯系好的天目山中巴包車已等候多時。經杭桐高速公路兩個多小時至漂流管理處——後鋪。
天目溪源出浙西臨安,由東南經桐廬彙入富春江。溪寬水緩,多洲灘,是竹、皮筏漂流的極佳之處。
我們十八人正好分乘兩條竹筏,順溪而下,一江清流,盤曲逶迤於群巒秀色之間。溪水時深時淺,深處撐杆觸不見底,淺處河底卵石歷歷可數。兩岸山巒起伏,乳白色的雲霧裊裊升騰。偶爾飄灑過來一陣雨絲,掠過水面,敲打著如畫的倒影。一路上泛舟清閑,雙腳享受著溪水的清涼,笑語聲,打鬧聲此起彼落。漂流途中,還可觀賞魚鷹捕魚,品味香噴噴的竹筒飯,遙望溪畔鄉村家園的萬盞燈籠和崎嶇的棧道……
棄筏登岸,驅車直抵西天目山腳下的天目山賓館晚餐、住宿。
次日晨起,一夜的大雨剛停,一抹雲霧纏繞山腰,天目山主峰時隱時現,仿佛在向你展姿,在向你呼喚。也許是經不起這種大自然獨特魅力的誘惑,游伴中一些原先打算搭車上山的體弱者,此刻都一致決定徒步沿山間小路攀登。
天目山主峰海拔1506米,因山上有池如巨目而名。這裡素有“綠色世界”和“大樹王國”的美稱。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據調查,植物種類達3000多種,已被列為世界級自然保護區。它那獨特的古老樹種,樹齡在千年以上。最引人注目的有“四大絕景”,即有活化石之稱的野銀杏,沿上山石徑薈萃的柳杉群落,地球獨存的天目鐵木和松樹家族之冠的金錢松。如果說黃山以“奇松怪石傳四海”,廬山以“匡廬奇秀甲天下”,那麼天目山則以“大樹華蓋聞九洲”。
由太子庵,留春屋,經五裡亭,伏虎瀑和千丈岩,約三小時後可至海拔1020米的開山老殿。沿途是幽谷清溪,蒼山翠竹和石級兩邊的如廊柱般的巨大柳杉。流水聲,松濤聲,鳥鳴聲和人語聲交織在一起,如同一曲和諧美妙的交響樂,隨著群山起舞跌宕。
雀躍在山徑溪澗,有的忙於捕捉美好的瞬間,有的收集各種草木標本;在“獅子口”看四面峰,倚欄孤亭、獨木,雲海飄渺,凌空駕馭,真乃令人神怡,疑非人間居處。於是乎都市的喧囂,塵世的勞累以及纏擾不休的瑣事,全然棄之度外,只記得入山處石碑上的對聯:“幽幽天目寄深情,名山能有幾回登。”
是啊,人生中能有幾次享受到登陸臨絕頂的樂趣。忽然想起,對於沉溺於紙醉金迷中那些“人生能有幾回醉”的人來說,其意境不知要高出多少。
游天目,不失為周末休閑的好選擇。周六上午乘火車由梅隴至杭州,轉中巴經桐廬去天目溪漂流,夜宿天目山賓館;次日登天目山,下午兩點回杭,乘杭州至梅隴的直達火車,晚八時即可抵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