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時光漫步

作者: baytree

導讀終於,還是找機會回了次青島。在上海的時候,我常常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更沒有一個廣闊的視野讓我能看到天際線。高樓和縱橫的高架路分割著僅有的呼吸空間,看什麼都是支離破碎的。這個時候,我就無比懷念青島。能坐在海邊的沙灘上吹吹風,成了一個無比奢侈的願望。剛好最近看了陳道明的兩部片子:《黑洞》和《中國式離婚》,都是在青島拍的,循著影片裡曾 ...

終於,還是找機會回了次青島。在上海的時候,我常常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更沒有一個廣闊的視野讓我能看到天際線。高樓和縱橫的高架路分割著僅有的呼吸空間,看什麼都是支離破碎的。這個時候,我就無比懷念青島。能坐在海邊的沙灘上吹吹風,成了一個無比奢侈的願望。剛好最近看了陳道明的兩部片子:《黑洞》和《中國式離婚》,都是在青島拍的,循著影片裡曾經熟悉的場景,我又走回了青島。

直接就去了自由空間,房間裡的電腦和空調都是嶄新的,再看到空調上的Hisense字樣,不由又多了幾分親切。雖然我在海信只待了半年,但畢竟是自己畢業以後的第一份工作,點點滴滴,感觸還是頗深的。休息到快五點鐘,覺得再這麼浪費時間自己都不能原諒了,出來在威海路上坐了104去石老人海灘。在車上,看著車窗外的馬路,忽然記起以前原是在這裡逛過街的,還特意來買過幾次郵票,這輛104似乎以前也是坐過的。記憶一點點復蘇,我又看到海信立交橋,家樂福超市,青島啤酒城,幾年前我的足跡就曾留在這座美麗的城市,我坐在現在的車子上,漫步在過去的時光裡。

路兩旁還是有蘋果綠和湖藍色的樓房,別的城市很少見到的顏色。青島這時正在開展“三讓”活動: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路上果然是秩序井然,人與車都是相互禮讓。到了這裡,人們的步子悠閑了起來,心也沉靜下來。

我在石老人站下了車,才知道自己弄錯了。我本來要去石老人海濱浴場的,結果來到老人眼皮底下了。從沒如此接近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以前都是遠遠的看見他在海水中矗立的影子,走近時才看見時間在他臉上雕刻的每一寸光陰。旁邊有個老人在垂釣,神態悠閑,魚簍裡只有幾條小黃魚,倒是活蹦亂跳的。有位泰安旅游局的攝影愛好者正在變換各種角度對著石老人拍照,過了一會兒走過來問我是否可以配合他拍幾張我在海邊夕陽中的背影。我欣然應允,隨意走到靠近海水的礁石上,站立,回頭,再坐下,看腳底清澈的海水。海浪輕輕的拍打著岩石,海風從遙遠的海平面吹過來,輕拂著我的長發,我就這麼坐著,什麼也不想,過去,現在,未來,都化作虛無。

攝影師走過來給我看他拍的照片,看得出是有點專業水准的。他說想拍我在夕陽中的一個剪影,可惜光線太強。等了一會,雲層厚了起來,怕是看不到海上日落了。我也很遺憾,一直以來也是很想拍這樣的一張照片的,長發,長裙,在夕陽西下的沙灘上,只有一個剪影,身體的輪廓都給鑲上金邊,赤著腳,站在一只廢棄的木船的船頭。這時候的海應是靜的,動的是心。

攝影師謝過我,先走了。我不由得想起那首著名的詩《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被定格為他畫面裡的背景,陪伴那位孤獨的日夜守望的老人。

天色暗了下來,海灘上幾乎沒有人了,我也起身離開。就來到了五四廣場。這裡以前倒是來過幾次,但都是白天,沒想到晚上的廣場竟如此美麗。鑲嵌在花壇四周的點點燈光使這裡看起來像一片夢幻的海洋,我置身其中,有微波蕩漾的感覺,不禁轉過身來,一步步退後,怕真的暈眩了。“五月的風”在夜晚的燈光下是明亮的橙紅色,柔和時尚,讓當晚的星光都為之黯淡。我沿著海邊慢慢走著,海上有霧,蒙朧中看見有只木制的小船在海水中矗立著,似乎一直沒動,船上也沒有燈光。我懷疑是我的幻覺,因為它看起來就是我想佇立船頭的那種木船。但真的美,在這樣薄霧彌漫的海上。

有幾個女孩坐在廣場周圍的木樁上發呆,我也很想加入她們,這個城市有太多適合發呆的地方!只是天色已晚。沿著花壇的點點燈光往回走,經過星巴克,發現裡面彌漫的竟也是蘋果綠的燈光,有奇異的童話的色彩,裡面的人看起來像養在玻璃缸裡的熱帶魚,色彩斑斕的。一線拉得極高的女聲傳出來,細聽卻好像是歌劇,星巴克裡放歌劇,怕也不多吧。更加覺得這裡氛圍奇異。笑笑,走了幾步,又聽到二胡的聲音,如泣如訴。一個老人,坐在台階上拉著二胡,頭上戴的帽子遮住了臉,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想一定是滿臉沉醉吧。快走到馬路的時候,竟然又聽到鼓聲,原來是一個老年腰鼓隊在排練。五四廣場都要變成音樂廣場了!

夜裡做了很多雜亂的夢,很早就醒了。起床吃了早餐,坐上219路去八大關。下了車往前走幾步,就看到了海濱木棧道,忍不住先過去看看。沿著木棧道往棧橋的方向走,不幾步,就有一座白牆紅頂的房子,上面寫著“風之帆”,走近了,原來是sailing club&bar,是一個國際航海俱樂部。經過時,有歌聲傳出來,一首我沒聽過的英文歌,旋律極美,歌者的聲音也美,不禁駐足,問侍應生知不知道歌名,他說不知道,讓我進去問。我笑笑說算了,聽了一會,徑自走開。

看了一下路邊的指示牌上的八大關指示圖,左看右看仍然一頭霧水,沒辦法,天生的路盲。反正不趕時間,慢慢走吧。可是竟然走了半天,什麼樓也沒見到,備受打擊,索性停下來休息。海風很大,剛坐了一會兒,胳膊上就冷得長滿了雞皮疙瘩,只好繼續前行。抬頭四處看看,在高處的樹影中好像有一個哥特式建築的樓頂冒出來。想,可能是個像樣的景點吧,於是走近前去,原來就是花石樓。並沒有什麼特別,在外面看看就可以了,沒必要特意買票進去。果然像在其他旅友的游記中說的那樣,看到很多新人在拍婚紗照,原來花石樓旁邊有座天使花園,專供新人拍照的。裡面有綴滿粉色玫瑰的心形秋千,月牙形的秋千,垂掛了很多飛翔的天使,手裡拿著丘比特之箭,隨時准備穿透你的心髒。看著那裡,你只會想起一個詞:paradise.

走下台階,下面就是第二海水浴場。有七對新人一起在沙灘上合影留念,選了同一天,在同一個地方拍婚紗照,也是緣分吧。我覺得走得有點累了,找了椅子坐下來休息。這才發現自己一個人來這裡太受刺激了,有那麼多新人在拍照不說,眼前走過去走過來的都是一對對的情侶,牽著手,攬著腰的,只有我,形只影單的,別人瞅著,自己覺著,都像是失戀了來散心的。倉皇而逃。

回去的路上,誤打誤撞看到了公主樓,並不是傳說中的淺綠色,而是深湖藍色,據住在旁邊的一個阿姨說,是重新粉刷過的。建築風格並無什麼特別之處,看了兩眼就走開了。那位早已香銷玉殞的丹麥公主一定想不到,在中國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為她所建的那座她沒住過的房子,在流傳的故事中慢慢演繹成了一個童話,以她所在的國度裡最美麗的色彩渲染著。

又坐了一會兒,旁邊的樹林裡又是一對新人在拍照,海風很大,吹著我的頭發在臉上輕舞飛揚。我透過頭發的縫隙看著他們,聽完了一首《美麗心情》,起身離開,心裡默默祝福他們永遠有今天的美麗心情。

重新走到木棧道上,又經過那家sailing club&bar,仍舊被當時播放的音樂吸引,想下午有時間一定過來坐坐。本想一直沿著木棧道走到棧橋的,但看著實在是遙遠,還是坐了車過去。一直坐到了火車站,又累又餓,看到海邊的麥當勞,就進去了。跑到青島來吃麥當勞,也是我沒想到的事。所幸二樓靠窗的位置視野不錯,對面就是大海,還可以看到棧橋。吃飽了,看著外面,忽然覺得有點像上海的外灘。不禁有點倦,趴在桌子上睡了會兒,也沒有服務員來打擾,醒了就看著外面的海平面發呆。時間在此刻失去了意義,你可以以你喜歡的任何方式打發,可以這樣的散漫,悠閑。

一直待到下午兩點多,才下樓去棧橋。海風特別大,沿著棧橋往前走,幾乎要被吹到海裡去。走到盡頭的珊瑚館,回頭看岸上的建築,霧很大,只能隱約看到樓頂,像海市蜃樓的幻像。

仍舊對早上經過的酒吧裡的音樂念念不忘,於是坐車去了sailing club&bar喝酒。叫了瓶青島啤酒,侍應生還記得我早上問過他一首英文歌的歌名。他說他也喜歡聽英文歌,尤其喜歡那首《yesterday once more》,後來我說起我以前在青島工作過,他說那你這次過來也算是yesterday once more了,我莞爾,倒還真是的。

雲霧散開了,外面陽光有點強,我坐在裡面的高腳凳上,靠著吧台。沒有別的顧客,只有俱樂部的幾個人在打牌。我隨手拿起一本時尚雜志,卻是海信廣場編的時尚風,再看總編輯,竟然是海信實業的總會計師,沒想到還是位時尚人士呢。我與他有過一面之交,當時在他辦公室談話時我可一點沒覺出來。

酒吧裡仍舊放著很好聽的英文歌,不過沒有聽到我早上問過的那一首。忽然就聽到很熟悉的旋律,很快反應過來,是我很喜歡的那首《somewhere only we know》,下次再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心中的somewhere一定就是這裡了。

看完雜志,我拿著還沒喝完的半瓶酒走到外面坐了下來。太陽光沒那麼強烈了,海風也小了些,陷在軟軟的藤椅中,看看近在咫尺的大海,不時喝上一口冰的青島啤酒,不禁感慨:人生如此,夫復何求?不禁閉了眼睛,感覺海的氣息將我包圍,像久別的情人的擁抱。你來了,我醉了。

帆船運動員們結束了一天的訓練,正在下面的沙灘上玩拔河,倒立,相互打鬧,還像一群孩子。侍應生拿了一個望遠鏡給我,讓我看海裡的一艘沉船。我看見一只木船停在海裡,水只沒到船舷位置,問了他,他說這裡海水退潮本就只有這麼深。為什麼不打撈呢?我又問,他說大概沒什麼用了吧,因此一直就在這裡,成了風景。我想不會就是我前一天晚上看到的那只吧,想想也不可能,五四廣場離這裡還遠著呢。

太陽還高高的掛在空中,但已經是快日落時的色彩了,柔弱的金黃色,像秋天的落葉,一揉就碎的。我起身離開,怕看到太美麗的日落,又要加深我不能拍照的遺憾。陽光在海平面上投下一條長長的影子,一波一波泛著金光,在我身後,難依難舍。

第三天去了黃島的金沙灘,天氣不好,仍舊沒有看到日落。想是要特意給我遺憾,好給自己下次再來找借口吧。

終究還是到了要離開的時刻,我坐在開往機場的大巴上,看著這座城市一點點退出我的視野。忽然想起海子的一句詩:“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青島就是我心中的那座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