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5 月 21 日中午 12 : 30 ,飛機終於飛臨麗江的天空了。我把臉貼在密封舷窗上,貪婪的看窗外浮雕般大朵大朵的雲彩。剛剛離開 10 天,居然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麗江,如此俗艷熱鬧的名字,為何吸引那麼多的靈魂在此徜徉?僅僅因為她的藍得荒涼的天?雪山湖泊?呼嘯而過的肆虐的風?古城小河裡水妖頭發般糾葛纏繞的水藻?
麗江有著高原姑蘇的美稱,戶戶流水,家家垂楊。李白詩雲:半壕春水一城花。四方街,古城的心髒,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自動衝刷系統的廣場,它西高東低。一放西河水,通過在河面設置的水閘,河的水位立即上升,沿著波度漫過整個廣場。滿街的污塵棄物被一衝而淨,歸於中河送出城外,古道古市日日如新,可惜這個系統在古城修復過程中被毀了。
在這迷人柔軟的麗江,無數的異鄉客在這裡過渡,棲息,聚首,告別。人們享受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清新空氣,動物,毒辣陽光,陌生人,有關的生活方式。白天的四方街不屬於我們,而是屬於那些大聲吆喝著的來自祖國五湖四海的人潮。只有清晨和深夜裡,當游人帶著狂熱和煽情散去,紅燈籠懶洋洋地照著侍者們收拾杯盤狼藉,這時的麗江才顯出了她的旖旎本色,酒吧街的楊柳岸,五花石板上一地的清冷月光,夜歸的路人黝暗的影子,匆匆的腳步驚起古院裡的犬吠,然後沉寂,只能聽到潺潺的流水之聲伴隨著你的漫步。 5 月開始,滿城的月季樹都熱熱鬧鬧的開花了,層層疊疊,壓折樹枝,開得那麼的肆無忌憚,不計後果,美得驚天動地,也不管謝了一地殘骸。就這樣,沉醉的夏天來臨了。
這時候的白天,可以騎著自行車到城外走走了。可以去束河,並不喜歡那裡,已經被開發成公園了。但是喜歡去束河的路,兩邊的四野,池塘閃著碎鑽的陽光,有人垂釣,雪山在遠處靜默。騎著車,一路漫歌過去,風把衣襟高高吹起,這種姿態像一只自由大鳥。
也可以去玉湖,慢吞吞騎過去要 3 個小時,那是玉龍雪山下的一大片草原。 6 月裡也是一片花海,帶著狗過去,看它們在花從中跳躍奔跑,自己可以靜靜的躺在小湖邊,在淡香中睡去,然後被狗熱情的舔醒來。離雪山太近,經常會看到奇異的雲洞。陽光像聚光燈一樣從雲洞裡射下來一束,光柱中的樹木或者老房子仿佛赤裸裸的站在舞台,清晰得如同海市蜃樓,就在眼前。這一路,可去白沙壁畫,多為宗教人物和傳說,常有佛道喇嘛三教並存的現像,為明代遺跡。還有玉水寨,在那能吃到高山雪水滋養的美昧紅鱒魚。
虎跳峽,也是不得不提的炙熱景點,分為上中下三段。早上從麗江坐公交車過去,中午 11 點左右就到上虎跳了,有興趣和體力的人可以徒步。我記得那年我是 9 月過去的,正是雨季的尾聲,大大小小的瀑布從山頂懸掛下來,像仙女的水袖,山體濕潤水靈,野花爛漫。下到中虎跳,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狂馳怒號,雪浪翻飛,空谷轟 鳴,驚濤裂岸。坐在石上,脫鞋,江水濺在腿上,針刺般一點一點的涼。凝神看住,那沸騰的江水仿佛有一種魔力,禁不住讓人痴了過去,有一種想跳下去的欲望,這時生與死的感懷隔門對恃,回憶像默片閃過。
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必須放棄很多,這個世界沒有完美,你永遠得不到兩全。要自由,必失安穩。要閑散,不得成就。要快樂,就不能計較。
摒棄焦灼之心,尋求冷靜心態,不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不是肮髒車站,不是燈紅酒綠,不是陌生人流,而是午後一杯清茶陽光下的閱讀,在前人的指引下尋到自己的赤子之心。
沉迷於徒步的感覺,布滿塵土的背囊,登山鞋,風雨中泥濘的山路 , 疲憊時抬頭看到彩虹的驚喜 .
去年的七月 , 和姐姐及好友走了老君山 ? 黎明線路 , 時間 8 天 , 這一線跨了大理麗江劍川三個地市 . 先坐車到了長江第一彎的石鼓 , 轉車石頭鄉 , 傍晚時分 , 斑點狗木耳已是吐得東倒西歪了 , 把它抱下車 , 放在農家小院裡 ,10 分鐘 , 它就開始追雞了 . 於是想 , 為什麼人只有在少小時才會像動物一樣簡單直白的表達自己 ?
第二天 , 在晨曦中出發 , 空氣濕潤清涼 , 露水在葉子上搖搖欲墜 ., 空曠的山谷帶著剛剛蘇醒過來的寂寥 , 天空泛出暖色的玫瑰灰 , 背著沉沉的包 , 心輕快得像鴿子 .2 個小時後到了蘭香村 , 這個村子有喜好蘭花的傳統 . 此時開始真正進山了 , 隨著海拔的升高 , 呼吸急促 , 人已經過了疲勞點了 , 雙腿只會機械前行 . 依稀看到對面山頂的大片綠地 , 向導說那就是我們今晚的宿營地 , 那麼遙遠而誘人 .7 點多了 , 當我們一行翻過最後一個山頭時 , 突然大片火紅艷麗的高原野生杜鵑林映入眼簾 , 頓時心驚詫得無法呼吸 , 那種紅是一種瘋狂的紅 , 和天邊的晚霞連接 , 美得無救 .
一群人瘋子一般的狂奔下去 .
趁著天色未黑 , 帳蓬扎起來 , 燃起熊熊篝火 , 鍋裡的土豆 , 熏肉很快就沸騰起來 , 香氣四溢 . 盡管心裡有一千個聲音在吶喊 :” 我要吃肉 !” 仍文質彬彬的排隊分食 .
吃飽了圍著篝火坐下 , 人手一杯驅寒清酒 , 老鄉唱起了聽不懂的歌謠 . 在這異鄉的路上 , 寒冷的夜晚 , 清醒的人喝醉 , 克已的人頃訴 , 懷疑的人相信 , 靈魂像孩子一樣干淨 .
金黃的月亮如同童話中的剪紙 , 被仙女帖在藍紫的夜空 , 山谷裡彌漫著淡淡的霧氣 . 這麼迷幻的夜晚啊 , 與它只有一夕之緣 , 也許邂逅的意義 , 僅在於交會的瞬間光華 , 然後成為回憶 , 凝成心中的琥珀 . 有時失去比擁有更美好 .
第二天告別木都牧場 , 繼續一步步丈量大山 . 穿過一大片枯死的杜鵑林 , 灰白的樹干扭曲猙獰 . 然而亂石中卻開起了一叢一叢淡藍的小花 . 天真快樂的隨風搖曳 . 大自然強盛的生命力總是以不同的形式流淌出來 .
進入原始森林了 , 光線倏然暗淡下來 , 風吹過林梢發出巨大聲響 , 腳踩在柔軟的百年青苔上 , 汨汨的冒出濃郁汁液來 . 時常有巨樹橫倒 , 只能手腳並用的爬過去 . 海拔越來越高 , 氣候也越來越惡劣 . 此時 , 經過一片沼澤 , 泥土像沒有揉好的面 , 每走一步都被死死粘住 . 好不容易上了岸 , 突然發現了一大片白雪茶 , 想到晚上可以煮來喝 , 於是蹲下來采 ,, 沒有意識到已是濃霧迷漫 , 等我采了一口袋 , 回過神來時 , 五米之內已什麼也看不見了 , 心中一正惶恐 , 尖叫起來 , 沒有回音 , 一片死寂 , 危險和清醒同時降臨 , 我跪到地上感到一種詭異的平靜 , 天地就在身邊 , 仿佛死亡近在咫尺 . 突然傳來姐姐的呼喚 , 應聲彈跳起來 , 聽到自己周身血液的膨湃 , 原來他們只是拐了一個彎 . 我撲過去緊緊抱住她 , 耳邊聽著她一迭聲的埋怨 , 心中卻是重生的狂喜 .
下午終於進入了老君山的景區 . 看到了名聞遐爾的九十九龍潭 . 正是冬蟲夏草成熟之時 , 一路上遇到很多山民拿著新鮮綿軟的蟲草在兜售 .,1 元錢一根 . 揭開外面的褐色外衣 , 可以看到它有著紅色的頭 ..
那夜客棧全住滿了 , 我們只能在寒冷的接待室裡撐起了帳蓬 .
翌日清晨 , 就跟著一群彝族老鄉前往所屬劍川的一個彝族山寨 : 金子溝 . 這一天的路很難走 . 很多地段滿地碎石 . 順著一條寬達 5 米的深深河道下山 , 老鄉說這是泥石流衝出來的 . 八九十年代的過度砍伐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
前方山頭的草地上 , 孤零零的?立著一棵開滿了花的杜鵑樹 , 火紅的花瓣在碧綠的草地上散落一地 , 白霧彌漫 . 畫面異樣的凄美 . 那裡曾是一片杜鵑林 , 很多年前被山民們砍光當柴燒了 . 剩下這孤獨的一顆 , 年年瘋狂開放 , 以最隆重高傲的姿態與人們對峙 .
我們默默走過 , 心頭嘆息 . 俯下身 , 拾起尚未凋零的一朵 , 一顆冰涼水珠滑落 , 把它別在自己衣襟上 .
夜幕中到達了金子溝 , 名字是美好的期盼 , 生活依舊貧窮 . 老鄉們煮了一大鍋土雞湯歡迎我們 . 酒足飯飽之後 , 第一次睡到了床上 .
第二天是星期一 , 運氣非常好 , 逢蘭坪鄉趕街 . 走了兩個小時山路後 , 與當地村民一起搭上了僅有的交通工具 , 一輛破破爛爛開著就會散架的東風大貨車 . 車箱裡擠滿了村民和他們帶的豬狗雞鴨 .. 一些孩子們背著一星期要用的柴火去上學 , 他們可以用這些木頭自己煮土豆或者換取學校的食物 . 阿布用自己的身體給我撐出一個角落 . 我疲憊的*在他的腿上 . 所有的人都用好奇害羞的眼角余光悄悄看著我們 . 我心時裡一正心酸 , 其實很多的孩子都是念不到書的 . 當我們在城市裡自感壓仰計較放縱紙醉金迷時 , 而這裡 , 貧窮純樸愚昧永遠是雙生姊妹 .
到了蘭坪鄉 , 補充了一下果菜 , 就前往羅古菁 . 一個高山草甸 . 當地普米族的情人谷 . 每年端午前後 , 遠近村寨的男男女女都盛裝到來 , 舉行跳舞會和賽馬 , 在這種狂歡中找到自己年輕的情人 .
在村長家花木扶梳的小院裡住了一宿 , 下站是大羊場 . 一個遼闊的高遠牧場 . 黎明的母親河的源頭 . 還有三天 , 就要回到麗江了 .
在大羊場那一夜住在小學裡 , 只有三個年級 6 個班 , 一個老師 , 也是校長 . 校長 30 出頭 , 教齡已有十多年了 .16 歲初中畢業後就來到了這裡 , 也算是桃李滿天下 . 他的學生有很多去了更邊遠的山區任教 . 也有兩個念了大學 , 從此成了城裡人 .
夜裡出去散步 , 山谷上有大顆星星 , 明亮閃耀 . 月華像綢緞一樣溫柔的披下來 .. 草原上縱橫的小溪閃閃發光 . 這些小溪在前方 , 彙成河流 , 穿過峽谷 , 到了黎明 , 就被稱為黎明河了 .
不禁想起了小時候最愛的兩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亂 .
寫下這段文字時 , 我正坐在瀘沽湖我的酒吧裡 , 與喧囂的麗江 , 壯美遼闊的大山相比 , 瀘沽湖如此的柔美 , 寧靜 . 電腦裡放著空靈的清唱 , 風細微的撫摸臉頰 . 湖面黑沉沉的 . 天空墨玉一般 , 有幾顆寒星發出幽微光亮 . 金紅的月亮將在 12 點鐘從正前方升起 , 那一條光帶會透過落地的大玻璃窗一直鋪到面前 , 仿佛通向天堂之路 .
瀘沽湖是天堂裡一顆晶瑩淚珠滴落人間 . 天有多藍 , 她就有多藍 . 她仿佛女人敏感易動的心 , 每一個細微的點滴都讓人尋味 . 一顆樹 , 豬槽船 . 野渡無人舟自橫 , 秋天時紅艷的果子落了一地 , 沒有風的時候水平如鏡 , 湖面像一顆凝固的藍色果凍 . 而雲朵則像棉花糖 , 甜甜蜜蜜的簇擁著 . 拿起相機 , 任一個角度都是一幅小景 .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崇尚愛情 , 實行走婚 . 揮霍著自己的熱情天真 . 是不是簡單最好 ? 不會走過了一生 , 依然貧乏和不懂珍惜 .
問問自己 , 等到我們年老時 , 還會有浪漫心境和愛的能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