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驢窮游老撾之流水篇一(四千美島1)

作者: huihui9191

導讀在老撾南部與柬埔寨北部接壤的湄公河流域河道較寬,在枯水期自然形成了許多小島,號稱四千美島。這裡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是個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其中最大的島嶼就是東孔島,島上旅游設施比較健全,家庭旅館和飯店比比皆是。我們上岸後在碼頭附近找了個旅館,雙人房3刀一間,價格已經在預算之內,也不必費口舌侃價了(侃也白侃,老撾人民不興侃價,愛住不住) ...

在老撾南部與柬埔寨北部接壤的湄公河流域河道較寬,在枯水期自然形成了許多小島,號稱四千美島。這裡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是個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其中最大的島嶼就是東孔島,島上旅游設施比較健全,家庭旅館和飯店比比皆是。我們上岸後在碼頭附近找了個旅館,雙人房3刀一間,價格已經在預算之內,也不必費口舌侃價了(侃也白侃,老撾人民不興侃價,愛住不住)。房間在一樓,裡面是一張大床,散發著太陽味的花格床單很溫馨,充滿了家庭氣息。窗外是晾曬衣服的小花園,坐在床上就可觀賞扶疏的花木。旅館出門隔著小馬路就是敞開式餐廳,巨傘般的樹冠遮蓋在餐廳上方,擋住了午後的驕陽。閑散的客人三兩小坐,有的在欣賞湄公河風光,有的在那裡隨意翻看著雜志。這裡的餐廳沒有規定的營業時間,任何時候都有侍者為客人服務。我們出去時,德國老夫婦已經坐在那裡了。又是一陣寒暄,大家互留通訊方式和地址,接著是拍集體照,相約了2006年在北京相聚後,便開始各自點餐。

老撾的飲食跟越南柬埔寨大同小異,都是那種東南亞的酸甜口味。經過一番讀菜單學英語,終於找到一款雞肉蔬菜炒米飯,9000K。雖說在老撾吃飯一定要有耐心等,但是這家廚師還是動作比較快,一會的工夫,大家的飯菜就依次上來了。這盤炒米飯真可謂色香味俱全,各種蔬菜搭配營養齊全。青的椰菜;紫的洋蔥;綠的柿子椒;紅的胡蘿蔔;白裡透黃的是雞片,濃重的番茄汁把米飯包裹得顆粒飽滿金黃。

午後天氣很熱,正好睡午覺。待養足精神出去溜達,已是日近黃昏。東孔島的形狀是南北長,東西短,環島公路順著湄公河一直向前延伸,平坦的水泥路面上還散發著暑熱的余溫。路上靜悄悄的,沒有過往的車輛,只有偶爾經過的荷鋤村民。我試探地向路邊那個身穿制服的中年男人問了一聲:撒拜迪!(你好)他立刻給了我一個友好的回應。以後這句老撾人民最通用的問候語,就成了行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在老撾與當地人及游客最快的溝通,只需這句話加上一個微笑就夠了。

向南走不遠是一座寺廟,金色的佛塔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塔基四圍描畫著佛本生故事,寂靜無聲的院落讓人感覺到飄忽空靈。這就是一個全民信佛的國度,雖然國力不強,物質匱乏,生活簡樸,可人家那份怡然安詳的人生態度卻感染了無數發達國家的游客,使他們長久地流連於此,樂不思歸。

記得一次帶團時在車上我跟客人開玩笑講:“世界上有13億人沒有信仰,”一個客人接過話茬:“其中12億在中國。”曾幾何時我們這一代人的理想是多麼崇高,我們的信仰是那樣堅定。當有朝一日信仰的神壇被打碎於一旦,惶惑的灰灰眼前便是一片迷茫。此時在這靜穆的寺廟裡,佛陀的目光好像始終盯著我,仿佛要看透這個今天仍然沒有信仰的靈魂。我不知道沒有信仰究竟是我的悲哀,還是佛的悲哀。不由讓我想起了在寧波保國寺裡看到的一句話:佛是覺悟了的我,我是未覺悟的佛。

東孔的夜是寧靜的,夜沉似水,新月如勾。稀稀落落的游客慵懶地依偎著河邊餐館的臨岸欄杆旁,入神地凝視著水中若明若暗的幽光。路邊的村舍依稀露出幾縷昏黃的燈光,偶爾從低矮的窗間透出幾句柔聲細語。

回到房間後我削好了從柬埔寨帶來的最後一只菠蘿,去與兩個小家伙分享。她們倆正在仔細研究LP,並有了新發現。附近還有兩個島原始狀態保持的更好一些,一個是東德島,一個是東闊島。這兩個島之間由一座小石橋連接。於是一個新決定產生了:明天中午向東德島轉移。

早晨為了看湄公河日出,不用上鬧鐘,大家就都早早爬起來了。三步兩步踱到河邊,那一輪耀金的火球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對岸的樹林間探出了頭。它裹著一圈橘紅的光暈勢不可檔地冉冉上升,瞬時便把天地映得一片彤紅。日出這種最普通的自然現像,卻總能從人的內心深處喚出一份巨大的感動。河面上輕輕漂浮著幾葉扁舟,勤勞的村民已經在撒網撈魚,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我佇立在岸邊凝視著東方久久不忍離去,望著造物給予我每天那一輪新的太陽,心中湧動著對生活的無限感激。

沿著環島公路向北行不多遠,左轉步上一條土路,裡面有個熙熙攘攘的早市。長長的棚子裡擺滿了地攤,各種自制的食品和自產的農副產品、瓜果蔬菜琳琅滿目鋪了一地。民以食為天這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對背包客尤為貼切,這些攤上的東西在家可能永遠也不會想起要吃,此時卻是那麼吸引眼球,刺激食欲。我和遠東采購了6個鴨蛋(6000K)、5根黃瓜(2000K)、4只法國長棍面包(4000K),為以後幾天的早餐做了戰略儲備。事實證明,這些准備很英明,到了東德島就沒有見過市場了。

上午的時間是自由活動,兩個小家伙租自行車去環島,我和遠東依然徒步溜達。小島上靜悄悄的,路旁是成蔭的綠樹,間或點綴著幾株艷麗的三角梅。最奇怪的是一處房子門前有個台子,上面隨意地擺放著幾個盛滿淺黃色液體的可樂瓶,上前仔細一看,原來這是島上的加油站,瓶裡裝的是汽油。

中午回到旅館退了房,把大包寄放在前廳,用過午餐後雇佣了一條柳葉快船,12刀送我們去東德。這一程水路著實不近,小船加足馬力開了一個半小時,怪不得船老大非要那麼多銀子。東德島碼頭在北岸,那裡是一個小沙灘,上面躺臥著十多個老外,讀書的讀書,曬太陽的曬太陽。這些來自歐美的游客,每到冬季便跑到東南亞來躲嚴寒。他們習慣背著書本、樂器、球拍等物品,走到哪裡都能有一份怡然的心境,找到一份平常的快樂。

過了沙灘上沿著土路一個小坡,過了第一家餐館,緊接著竹樓旅舍就順著路依次排開。我們選了第二家入住,面對河邊的只剩下兩間房。兩個小家伙住進一個雙體竹樓其中的一間,我們老家伙就住了把頭的那間稍微簡陋一點的單體竹樓。除了我們的單體竹樓門外只有一張吊床外,其他的房間門前都有兩張吊床。這些房間都不大,裡面都是一張大床,被單枕巾很干淨,一客一換,床上方懸掛著一張大蚊帳,不用擔心蚊叮蟲咬。屋角釘著小木板台子,放點零碎和蠟燭,過道的床頭處正好放下背囊。衛生設施在院子西邊的草坪上,並排一間廁所一間浴室。

因為沒有電,價格也便宜,每間1.5刀。開始我們以為島上的旅館都沒電,後來沒事時往後溜達才發現,後面很多都是有電的。有電的價格稍貴一點,每間2刀。我們在那裡住了三夜,開始還不習慣沒有電燈的日子。後來卻非常喜歡點著油燈和蠟燭照亮,打著手電去如廁洗澡的感覺。好像那是一種更為徹底的回歸。店家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負責照料客人的雜務,如送鎖開門,點燈送蠟等。因為他經常賴在我們那裡不走,曉鹿就送了他一個中國名字:小流氓,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所以不管誰一叫小流氓,他就屁顛屁顛地跑來了。嘿嘿。

安置停當,遠東換上三點式泳裝准備下水游泳,酷愛玩水的灰灰因為來了情況,只能陪在岸邊望水興嘆。水中只有幾個老外站在水淺處嬉戲,只見遠東一個猛子扎進去,轉眼間便站到百米開外的一個小島上,她抓著一個樹枝奮力攀爬上那株半倒臥在水中的大樹。岸邊一個美國小帥哥跟我打著招呼,當他知道我們是中國人時,吃驚過後便是高興。他和兩個同事在廣州某大學做外教,放假一起出來玩。當他看到遠東的大膽行為,非常擔心地為她捏著一把汗。他關切地用不太流暢的漢語對我說,你的同伴太危險了。我不以為然地說,她技術很好,不用擔心。等到遠東游回來時,小腿上已經劃了一條長長的大血口子,原來那棵大樹枝干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硬刺。

從我們的住處出去往西不遠就是看夕陽的好地方,那邊也有很多竹樓出租。喜歡落日的人住在那裡更愜意,躺在門前的吊床上搖晃著就能領略夕陽西下的動人風光。昏昏西沉的紅日在水面上映出一條金光鱗鱗的余輝,偶有歸舟匆匆掠過,把那條金色剪得支離破碎。一個老婦雲髻松挽,裙裾飄飄,手執大盆款款而來,三步兩步便走下那陡峭的階梯。我出神地看著她解帶寬衣,彎腰弄水的美麗弧線被夕陽鑲上了一圈金邊,還有那水面上被撩起的陣陣漣漪。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