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兩日游功略-去婺源必看

作者: yobizi

導讀江西婺源功略這次去江西婺源,是順路在省親的途中去這個聞名的美麗鄉村。其實江西婺源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但是特別的,在於那裡的油菜花,而且是滿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沒有花了,但是看到那裡純淨的水和碧綠的田,可以想像每年的4月和9月,那裡是多麼美麗的一番景像。我們在婺源游玩了兩天,基本上把東線和北線的景點都玩過了,感覺一般,因 ...

江西婺源功略這次去江西婺源,是順路在省親的途中去這個聞名的美麗鄉村。其實江西婺源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但是特別的,在於那裡的油菜花,而且是滿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沒有花了,但是看到那裡純淨的水和碧綠的田,可以想像每年的4月和9月,那裡是多麼美麗的一番景像。我們在婺源游玩了兩天,基本上把東線和北線的景點都玩過了,感覺一般,因為沒有油菜花。不過我覺得還是值得來看一下。

婺源位於江西省與安徽,浙江的交界地,是江西省為數不多的歷史悠久的古縣。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就用“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來贊美自己的家鄉。

婺源的景點很分散。是以紫陽鎮為中心向東,北,西三線發展的景區。其實所謂的景區,有些只是那裡的村莊,不過由於婺源是以保存完好的徽式建築而著名,在那裡古老的村落裡保存了不少明清時候的古建築。由於景點的分散,所以到婺源來旅游,最好是自駕車。否則租摩的我覺得是絕對的首選,因為時間可以很緊湊而且有人帶路。搭班車也很方便,每個景點都有班車互通,不過時間上受限制而且有些景點需要步行才能到。

先說景點最少的西線,西線的景點包括文公山,許村古居,游山村,鴛鴦湖。我們沒有玩西線的景點,因為感覺比較無聊。鴛鴦湖據說還可以,但是離紫陽有點遠。

我們在南昌搭早上7點20的車到婺源,下午4點多到。由於當時坐錯了車去上饒,當天又趕回來於是浪費了一天。當晚住在紫陽汽車站旁邊的林業局的賓館,40元一個標間,應該算便宜的了。第二天早上9點半從紫陽鎮出發,租了一輛摩托車,80元/天。從東線開始玩,東線的景點主要就是看村落,包括月亮灣,李坑,俞氏宗祠(汪口),曉起,江灣,江嶺,慶源,再往東走就是黃山了。月亮灣其實是一個湖上的小島和周圍的湖成的一個景點,島上有采茶女在采茶。可以上島游玩,不過我沒有上去。李坑是明清主要的官宅,門票要30,學生半價。這裡是承包給旅游公司開發的景區,裡面的規劃和設計可能做得比較好,但是人工裝飾的也多。據說看的主要是小橋流水人家這樣的風貌。由於我比較想看原始的房屋所以沒進去,直接就到了俞氏宗祠。俞氏宗祠是一座造工十分精美的祠堂,屋頂和屋梁上面的木雕都十分精細。如果喜歡考究的朋友可以進去觀看,據說裡面內堂的木雕更加精美。不過我也沒有進去看,呵呵,不是非常熱衷吧。俞氏宗祠旁邊的路進去,就可以參觀汪口的村落,不過要收15元的門票。看了一下感覺一般,所以也沒有進去了,因為當時我們時間很緊,想盡快趕去慶源,所以就停留一會就走了。趕到曉起已經是中午11點了,有個保安過來收了我們15元門票(學生半價),說是今天在那裡逛就不用再買。於是我們在那裡的一個小店吃飯。小店在河邊,旁邊有個水車挺好玩的。不過吃的東西一點不便宜,據說那裡的各個餐館價錢都一樣,而且在景區,便宜不到哪去。記得那個清湯紅鯉魚不好吃。吃過飯後繼續開車去慶源(如果往另一個方向走則去江灣,江澤民故鄉)。途中經過江嶺,江嶺風光果然名不虛傳,雖然已經看不到油菜花,但是這裡的田和村莊顯得各外恬靜。白色的房屋在嫩綠的油菜田中顯得格外漂亮。經過江嶺以後路就不好走了,搭我們的摩的師傅爬的很辛苦。顛簸了約2個小時以後終於看到了村莊,慶源這裡有兩個村莊,一個叫梧村,一個叫詹村。梧村是游客比較少到的地方,我們進去逛了一下,地方不大,但是景色不錯。河流是繞著房屋而行,河水清澈見底。這裡的田也是無一例外地種了油菜。應該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是很不錯的。離開梧村,我們又去了詹村。詹村比梧村要大很多。這裡有個詹老師在網上很有名,很多朋友來慶源都得到他的幫助,而且據說他家房子很漂亮。詹村的徽式白房子很多,而且也很古樸。河流的水也很清澈,在這裡頗有江南水鄉的味道,但是沒有江南的那種婉約的味道。游玩了個把小時,我們就離開了,因為時間短的關系,我們想趕到北線的思溪去住,這樣明天的行程就會松動很多。

回到曉起已經是下午的5點。曉起是由兩個村莊組成,上曉起和下曉起。如果從門口的曉起村那個牌坊進去,一直往裡走走到上曉起就可以原路返回。一路上的風光和慶源的差不多,而且我認為慶源詹村比曉起的風光要好。走到上曉起風景就好一些,因為那裡的河流寬了一點,不過去完慶源以後覺得這裡也沒有什麼特點。大概轉了一圈我們就走了。出來已經快7點了,摩的的師傅說不如帶我們到江灣去轉轉,反正也來了。於是我們便在快天黑的時候去了江灣。其實江灣也是給旅游公司承包的景區,打著江澤民故鄉的牌子。我們去的時候工作人員下班了,門票也免了。裡面的建築都是後來新建的,有個小學是老江當時去訪問過的,也算景點一個。我們也沒什麼興趣玩,沒有走完就出來了,出來時碰到個導游,說我們沒有去老江的舊房子有點可惜。

晚上趕去思溪。坐摩托車的時候被吹的渾身發抖,而且我們三個人坐一部摩拖車腳都麻了。九點半的時候趕到思溪。思溪是聊齋志異的外景拍攝點,夜晚時候看到那些房子實在是非常古老,不過感覺還不錯,原汁原味的老房子,老村落。我們晚上住在一戶展出聊齋劇中用品的房子。房子的主人是一個鹽商的後代,一家三口住在老房子裡。我們住的房子環境挺好的,很干淨。而且老板娘手藝特好,做的菜異常好吃。吃過飯和男主人聊天,他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這個老房子的故事和典故,還有以前古人對於房子擺設,還有家居的講究,所有的裝飾都是有一定含義的。由於北線這邊的思溪,延村和東線的李坑不同,這邊是商宅,所以家居都是以求平安,祥和為主。而且對於後代的話,是希望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並沒有要求他們一定要考功名當官,所以屋裡一般的家居都是以八仙為主題。反正屋裡的每個設計,擺設都是有講究,有含義的,真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啊。

第二天早上起來,正式開始玩北線,北線包括思溪,延村,彩虹橋(清華鎮),大樟山。思溪和延村的游玩是以參觀房屋為主的。房屋裡的木雕都非常精致。不過很多都在文革的時候被破壞了,非常可惜。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晴雨缸,裡面裝滿水然後養魚,這樣就可以預測天氣了,而且還很准呢,真是很神奇。

中午的時候我們先趕去大樟山游玩,打算回來的時候再去看彩虹橋。大樟山據說是當地很著名的一個山,裡面山清水秀很值得去。我們去的時候剛剛開發了第一期,裡面有些地方正在施工。不過大樟山的水的確非常漂亮,山上流下來的水清澈見底,伴著周圍的青山綠樹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如此攝影佳地我們當然不能放過,於是在這裡主要是照了很多流水和瀑布的照片,效果棒極了!大樟山的山頂還有個村莊,本來很想去看的,可是照相花了太多時間不能去,於是就在半山腰的景點車場坐車下來了。

離開大樟山,發現 沿路有些村落,其實也挺漂亮的。白磚黑瓦的徽式建築很大氣,佇立在河流的旁邊映著綠油油的田地就像是一張風景畫。

半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了清華鎮。這裡有個宋代就建成的彩虹橋,也是北線一個著名的景點。這裡的門票很貴,要20而且沒有學生票。進去以後其實就是看一個橋。不過我們剛好趕上日落,彩虹橋在夕陽下面顯得很美麗。

晚上我們回紫陽汽車站旁邊的賓館,准備第二天回南昌。這次來婺源的時間很短,匆匆地體會了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其實“最美麗的鄉村”這一名字只能在油菜花開的時候才能感受最深,平時來的話感覺挺一般的。不過這裡的徽式建築給我的印像很深刻,畢竟是別具一格的建築。而且我們這些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來到這裡,還是能體會到這裡恬靜的田園風光。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