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長陽游(二)

作者: 哥達綱領

導讀二 來長陽就是游清江的,第二天,找了輛面包車就上了大壩。 到了隔河岩大壩,大家頓時感覺眼前一亮,“哇!”這裡河面真寬,與其說是河,不如說是湖。山頭如島嶼一般星羅棋布,到處都是航道,不知上游在哪兒,岸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沒等我們仔細了解情況,“呼啦”就圍上拉一撥船老板,紛紛要我們租他們的船。在眾多船主裡,我們就一眼看中一個人靈光 ...



來長陽就是游清江的,第二天,找了輛面包車就上了大壩。

到了隔河岩大壩,大家頓時感覺眼前一亮,“哇!”這裡河面真寬,與其說是河,不如說是湖。山頭如島嶼一般星羅棋布,到處都是航道,不知上游在哪兒,岸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沒等我們仔細了解情況,“呼啦”就圍上拉一撥船老板,紛紛要我們租他們的船。在眾多船主裡,我們就一眼看中一個人靈光、船體好的船老板,姓李。談價依然是C的事,我們只等著拍板了。

這是條木制的機帆船,動力是柴油機,安放在尾部,噪音不大。船收拾得干干淨淨,可能不久前才打過桐油,還散發著桐油特有的味道。船艙兩邊是條凳,中間一張矮桌子,擺著茶具,船頭和其他的船只一樣放著個鐵錨。因為船很干淨,所以我們都把鞋脫了,光著腳走來走去,感覺好極了。隨著發動機的轟鳴,我們的船離開了隔河岩碼頭。

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我們的船就在這綠水青山間穿行。習習的涼風吹來,我們都忘了那是個酷暑的夏天,迫不及待的把手、腳伸進河裡,仿佛要把自己融入清江之中。我們的舉動嚇壞了李老板,不斷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大約行了兩個小時,我們的船到了個景點,大家下了船,這時,船家提醒我們午飯的問題,並建議我們定家的飯菜到船上吃,大家立即同意,操辦當然也是C的事了。

定好午餐後便開始爬山,大家這時才體會到烈日炎炎似火澆的味道了,剛才江面上的感覺全沒有了。准備買門票時,C提出不上山了,並說這可以節約點錢,還說要為我們督辦午飯,G也說不上,於是,他們倆留下,我們五人繼續登山。爬山的過程的確辛苦,好在山頂上的風光很好,給我們很大的安慰。

山上有幾個算命的,據說靈得很。W和X都去算了命的,在她們算命時,我和老法都很自覺的回避,因為這是別人的隱私。F也自覺的讓到了一邊,但好奇心驅使他耳朵豎了起來,左右開弓的聽了左邊聽右邊。直到今天,他還經常對X和W說那算命的真靈。

Y利用小姐們算命的功夫,迅速的瀏覽了山頂的角角落落,並在一地攤前買了個何首烏,據說長了有千年了。還據說這個東西存了五年後摔破了才發現是泥巴做的。

該照的相也照了,該算的命也算了,不該聽的也偷聽了,不該買的何首烏也買了,我們踏上下山的路。

C留在山下還是有點作用,等我們回到船上時,酒菜已經備好了。船老板和我們商量道:船慢慢開,酒慢慢喝,酒足飯飽後找個地方游個泳,意下如何?這樣的好事我們當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喲。

C點的幾個菜還真不錯,清江的魚、恩施的合菜,雞蛋抄辣椒等,還有幾個玉米棒子,加上長陽特有的包谷酒,吃的特別有味。只可惜我們當時沒有環保的意識,把垃圾都扔進了清江。倘若日後X和W兩個美人扔的垃圾成了化石,那又有段美麗的傳說故事了,這也算我們一不小心作了貢獻。

酒足飯飽,船老板駕的船剛好到達“泳區”,那是個小小的河汊。大家躲在後倉換好泳裝,除G可以獨自游泳外,我們幾個都是一個保護一個的下水。我們在淺水區下的水,嫌那兒的水渾,就換到了深水區。清江的水真叫清,三米深的水域可以見底,再深的地方就看不見了。因為水的深淺不一,水溫也忽冷忽熱。由於船老板救生設備齊全,大家沒有絲毫害怕的感覺,X居然還和我游到河的中央。只有不會游泳的老法吃了點虧,C拿著竹竿,打著拉他上船的幌子,拼命的把老法往水下按,好在清江的水質好,他就當礦泉水喝了幾口,並無大礙。難怪他上船後還吟著“才食清江魚,又飲清江水,隔河水庫橫渡,竹竿拌我行”的詩句。

大家雖然上了船,可余興未減。船主李老板乘興為我們唱了幾首土家民歌,在這個地方能聽見動聽的山歌,大家真是高興極了,以掌相和。只有C嫌短褲濕了,在船頭翹著屁股曬太陽,還要船老板拿著拖把幫他把屁股洗干淨,並要求我為這一美好的時刻留影。只可惜清江雖長,路程卻短,很快船就回到碼頭。

數年後,我又去了趟長陽,想再享受清江的溫柔,可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物是人非呀!


精選遊記: 宜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