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紐綸堡——海德堡——符茲堡德國的天氣好像只有下雨和不下雨兩種,不下雨的時候天總是半陰不晴的樣子。海德堡和羅騰堡其實才是我這兩天古堡之旅的主要目的地,而紐綸堡和符茲堡只是為了路程安排上正好需要在那裡過夜才停留的。大家都說德國的大城市要看慕尼黑,中等城市要看海德堡,而小城市就數羅騰堡最美。所以取消了維也納之行後,我就比較貪婪地想把這大中小統吃。海德堡是這次德國之旅唯一出了巴伐利亞州的城市,特地被安排在周六,因為周六和周日德國有一種周末票,30歐,也是可以5人同行,RB、RE和IRE都可以坐,全國通用的,而且周末票的有效期是從當天的0點就開始了,不用等到早上9點。
昨天已經提前買好了周末票,所以6點半先到樓下上了會兒網。7點多的車11點到海德堡,出站先找INFORMATION,裡面居然要排隊。海德堡的地圖要收錢,1歐一份,但是沒有地圖就得花更多的錢去坐公交車呀,而且沒准還是會迷路。
後來發現買了地圖也免不了要走錯路。海德堡的標識太濫了,和紐綸堡根本不能比,連本地人要找到路牌都得東張西望半天。步行20分鐘前往市集廣場。從那裡按某篇快速攻略沿3路車過橋右拐,卻根本沒有什麼哲人之路,問了N個人後才找到,哲人之路應該是從半山腰開始的。而其中一個長跑女孩和一個老頭的說法竟然完全相反,這個折騰哪。
哲人之路沒有什麼特別的,雖然沿著它走確實可以看到內卡河。但是我真沒瞅出內卡河的風景有什麼花來,就是一堆房子和一條河嘛,還有那個破城堡。海德堡的房子都很普通,沒有南德和薩爾斯堡那些亮麗和漂亮。德國隨便哪條河邊應該都至少會有這樣的景色吧。也不知道歌德怎麼就把心遺忘在這裡了。哲人之路上有少數幾處標識,但都是德文的。後來還是跟著一群德國人才抄小路下了山,否則那個不起眼的寫了一大堆文字的牌子我還以為是告訴大家此路不通咧。倒是那條下去的小路,我覺得非常美,只有一人寬,地面是不平的磚,兩邊都是古老的磚牆,有藤蔓從邊上人家的園子裡攀出來,茂密的地方有如一個個小涼棚。小路曲曲彎彎,雖然看不見內卡河,卻很幽靜,即使游人絡繹不絕也無法破壞它寧靜的本質。我倒寧可相信這裡是哲人之路。
小路出來就是通往古城的大橋。由古城經市集廣場上古堡又是一長段很陡的斜坡。所有人上坡時的表情都比較痛苦。好在上到門口的時候發現門票只要3歐,還算在承受範圍之內。
城堡很破,幾乎沒有什麼完整的房子,和薩爾斯古堡比的話3歐都太貴。大片大片破敗的牆壁,一些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牆是後來新修的,和原先的風格極不協調。去看了一下著名的大酒桶,發現德國人還挺會整噱頭的。先讓你看到的是一個普通的酒桶,邊上有個直徑一人多高的大酒桶,本來以為就是那個桶呢。結果往裡拐才發現裡面那個還要大好幾倍,要用樓梯才能爬上去。3歐的門票還包括一個草藥博物館,不過看了也看不懂,德文最熟的只能算它的字母了。到古堡的後花園轉了一圈,游人太多。
走台階下山,從步行街返回市集廣場。途中還看到了一個當地的婚禮,在露天的院子裡擺著冷餐會,有現場演奏的小提琴。美食屬於他們,而音樂卻可以被每個人的心情所帶走。為了表彰自己走路省了好幾歐車費,花0.70歐買了個酸奶味的冰淇淋蛋筒。買了張明信片,卻找不到買郵票的地方。這裡街頭到處是自動售煙機,難怪這裡連煙草專賣店TABACCHI也看不到。
14:55坐車去符茲堡。總覺得特地花30歐的周末票過來看到的海德堡只是徒有虛名而已,有點值不來。德國的旅游有幾條特色路線,比如城堡之路、童話之路、羅曼蒂克之路等。而符茲堡則是羅曼蒂克之路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為了保存中世紀以來的盎然古意,羅曼蒂克之路不設鐵路,只以公路串連。惟獨符茲堡的鐵公路交通都非常便利。早上從紐綸堡去海德堡換了兩次車,途中要經過符茲堡,所以下午去的時候只要換一次車,6點不到就到了。先買好明天的拜仁票。出站倒是看到了巨大的I的招牌,卻找不到地方,後來發現好像只是貼了幾張地圖什麼的在那裡。符茲堡的火車站有點亂,門口坐著一堆堆像是乞討的青年人,朋克的打扮。沒方向了,只好打電話去HOSTEL請教,總算還好找,十分鐘就到了我定的那家,是沿馬路的,看上去蠻大,有好幾層,裝修很新,宜家風格。管理員是個戴眼睛的男生,非常周到,當他看到我登記的地址是法國的,特地拿了保留版的法文符茲堡地圖給我。因為他們這裡的房間全部都是男女混合宿舍,當初我寫信去的時候指明什麼房間都沒關系,但我希望要女生宿舍,結果他們給我定了一個4人間,連床單是20.5歐一晚,而事實上那天這個4人間就是我一個人獨用的。浴室和廁所是分開來的,都有男女之分,也是樓層共用的,但是比紐綸堡的都大而且新。有一點不太習慣的就是這裡的所有房間都沒有鎖,廁所可以反鎖但是浴室和房間都不能鎖。床是松木的,被子和枕頭都很舒服。
放下行李出門,正沒方向呢,友好的德國MM主動上來問我要找什麼。在德國,我經過好多次這樣主動被人幫助了,這在其它地方都是不曾有的。後來當我離開德國的時候,發現自己也變得喜歡主動幫助人了。後來MM把我帶到了通往主教宮的路,那正是我要去的地方。主教宮據說是德國最大、最宏偉的巴洛克式王宮之一,包括宮殿、花園和廣場三部分,建於1719年。現已被世界文物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建築物之一。到那裡的時候已經6點半,晚上宮殿裡好像有音樂會,看到不少著盛裝的人等在門口,自然宮殿是進不去了。不過從偶爾會開一下的邊門望進去,裡面真的是金碧輝煌呀。廣場和花園還是可以免費參觀的。在宮殿的東側是一片宮廷花園。與法國式庭院不同,德國人在修建宮殿時對於花園並不十分重視。倒是花園裡大大小小的雕塑十分引人入勝。我喜歡一圈被修成傘型的樹,每顆樹下都有一尊雕塑,在樹傘的裝點下,雅致得別具一格。還有長長的藤蔓走廊也是我所見過最漂亮的。最後去看了它正方形的宮殿廣場,至今仍保留原來的造石路面,是德國屈指可數的幾座保存完好的宮廷廣場之一。
從主教宮出來往西走,符茲堡有條南北走向的河把城市分成兩半,東面是舊城區,西面是山地和大片的葡萄園,據說那裡附近就是德國有名的Franken葡萄酒產區。符茲堡的市集廣場很小,廣場上那座漂亮的紅色教堂可愛極了,可惜好像不開門。這裡也有漂亮的櫥窗,但比起紐綸堡就稀落一些。在市集廣場的麥當勞吃晚飯(全歐洲最便宜的麥當勞在德國,所以在德國吃麥當勞永遠是省錢的選擇)。
走過老橋去看山上的瑪利恩城堡。這個城堡給我的印像太深刻了,它融合了自13世紀到18世紀眾多的風格,每一層都很迷人。一開始我是順著極陡的葡萄園坡手腳並用才爬上去的,下來的時候走了後面的台階路,所以中間有一段時間在城堡裡幾乎找不到出路,那時晚上9點多,德國的天黑得早,已經有日落西山的感覺。城堡的院落裡空蕩蕩的,連個問路的人都沒有,我覺得自己仿佛不僅僅是被遺忘在一個地方,而是被遺忘在了過去的某個時間。
總算在天黑之前下了山,回去的路上看到幾所教堂,有些內部居然被改成了餐館,不愧為羅曼蒂克大道啊,教堂都要給餐館讓路。在街頭有扮成守夜人模樣的導游,戴黑帽、披黑衣、手裡拄著掛油燈的拐杖,在向游人解說著什麼,不過圍觀的人太多,而且他說的是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