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慕尼黑——國王湖——薩爾斯堡在歐洲旅游,夜車是省錢省時間的優先選擇。一覺睡到天亮,就從巴黎到了慕尼黑。哈哈,那個列車員有趣得緊,昨天晚上剛出巴黎時還滿口法語,今天早上到了德國又改說德語了。下次再有機會坐他的車,我一定要守在過德法邊境的時候看看他是不是從那一刻改口的。9點到達慕尼黑火車站。去自動售票機很順利地買了當天拜仁州的單人票。德國和意大利的自動售票機都有英文頁面,這點比法國的先進,但是信用卡是非常必要的,很多機器不收現金。還要表揚一下德國的這個拜仁州票:因為我此次德國南部的旅程都集中在巴伐利亞,所以幾乎每天都用拜仁州票,只有去海德堡的那天出了巴伐利亞,買的是周末票。德國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州票,一般在二十幾歐到三十歐,有效期是從當天早上9點到第二天零晨3點(其實零點以後基本上就沒有州票可以坐的火車班次了),可以在這一天無限次乘坐本州內的RE、RB和S-BAHN(不可以坐比較快的IC、ICE什麼的),而且最多可以5個人共用這張票。好像只有巴伐利亞有單人的州票,單人州票是17歐,雖然沒有多人州票30歐分攤到5個人那麼便宜,但是總算也省了不少。如果正兒八經去DB買點到點的車票,每一程都不止17歐。而且拜仁州票還可以免費乘坐很多公交車,我在德國的旅行幾乎沒買過一張公交車票。州票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一天只要買一次票,要坐什麼車,找好時刻表,直接上去就可以了。特別適合於時間甚至路線都不確定的旅行。
坐9點42的車去Freilassing,第一次坐DB的車就誤點了10分鐘,不過好在到達是准點的。換12點去貝爾希斯加登的車,要在站台上等半個小時,沒想到德國的南部那麼冷。一路看到了久違的高山,峻朗的山峰被白雲遮起,山腳下是燦爛的鮮花簇擁著美麗的巴伐利亞農舍。貝爾希斯加登並不是我想像中那樣偏僻荒涼的小鎮,盡管它幾乎可以算是德國最南面的車站了。很美的地方,車站前面就有條清澈的河流,一路還造了許多頗有當地特色的賓館。不過這裡的氣溫更低。下火車前我又加了件短袖T恤,可還是冷啊,估計穿毛衣也不為過。9541公交車要半個小時後才有,逛了逛車站的小店。車站雖小,卻很別致,大廳兼候車室的上方牆上有一些宗教畫。13點15,9541來了。不過往兩個相反方向的9541都停在一個車站上,好在上第一輛的時候問了一下。國王湖有專門的一站,也是比較好認的:那站路中間有個小綠島,對面就可以看到一排紀念品店。從慕尼黑來的一路上都時陰時雨,到了國王湖之後雨越來越大,路牌看不明白附近也沒有可以路的人。地圖上標著停車場那邊有個INFORMATION,但是繞過去卻發現只有廁所。這麼一折騰後來1點40的船沒趕上。沿著路邊的商店走可以到國王湖碼頭。如果不看商店,10分鐘就可以走到。有三個價格,分別是去KESSEL、ST BARTHOLOMA和OBERSEE的,因為有前人提到過內湖並不好看,買了只去ST BARTHOLOMA的往返船票:10.9歐。 賣票的說船通常是20分鐘一班,所以我能趕上的是14點的船。國王湖傳說以前屬於奧地利,巴伐利亞國王因為看上了這片美麗的湖泊,硬是把它從奧地利那裡搶了過來,作為自己的私人獵場。這裡確實非常適合避暑,都已經6月份了,還像早春似的。我在碼頭上凍得快不行的時候,船長叔叔開始放人。游艇是那種玻璃小船,船身是木頭的,玻璃窗可以開啟,船內有暖氣。國王湖說大也不大,船開得挺慢的,一共用了35分鐘才到ST BARTHOLOMA。一路上比較難忘的是看到了積雪的山峰,還有就是船工拿著小號在船舷上吹了一段小號,聽那號聲在山谷裡回蕩,根本分不清是從前面還是後面飄來的,有如仙境一般,美妙極了。全船的人都側耳傾聽,有來不及搖下玻璃窗想搖的還被同伴制止了,生怕一點細微的響聲會破壞那一刻的至純至美。聽完吹號船工回來收小費,不是強行要的,但是大家都很樂意給。
下了船就是紅頂的教堂。沿著湖邊一直往裡走,湖水在近岸的地方清得透底,稍遠一點又變幻成別樣的藍色,九寨溝的湖雖然色彩比這裡漂亮,卻沒有這麼大氣。在島的後面看得見美麗的雪山,據說有專業裝備的話2個小時就可以爬上去。居然碰到一個也是獨自來玩的德國老兄,一開始覺得大家相互給拍個照挺不錯,後來發現我們兩個的玩法根本不一樣,我是時間很緊地要趕3點20的船回去,而那位老兄狂喜歡拍照,要求還特別高,每張照片都要左看右看。所以找了個借口開溜。不過回去的隊伍排的老長的,3點20的船最後還是沒趕上。
回火車站等去薩爾斯堡的9540。來了三個香港的女孩,她們不知道有拜仁票,結果後來坐9540每個人又掏了10.5歐,輪到我只需要把拜仁州票給司機看一下。17點15的車,到薩爾斯堡是18點。先去火車站找了個OEBB的自動售票機,其實應該不復雜,可按著說明操作,就是買不到票,放進去的5歐元老是被退出來。問旁邊的INFORMATION,裡面的女人很不耐煩,用德語回答我的問題,盡管我說的是英語。最後她說我應該到車上問司機買票,我要去的地方可能24小時票不可以用。當時我想可能我要去的那個預定的住宿很遠吧,因為據說坐BUS要半個小時。不管怎樣,先按照EMAIL裡說的路線去火車站的13號站台,從那裡過天橋找16路。上帝還是很照顧我的,火車站裡面也有一個TOURIST INFORMATION,被我路過了。在那裡不僅要到了免費的薩爾斯堡地圖,裡面的LADY 還主動問我要不要24小時交通票,價格和自動售票機上是一樣的:3.4歐,而且她還告訴我我要去的地方和其它幾個我想去的景點24小時票都可以用。只要坐2程以上公交車買24小時票都是劃算的,這裡的單程票是1.8歐一張。順便提一下24小時票只要第一次上車的時候打一下就可以了,以後不要再打了。薩爾斯堡的公車司機還是很負責的,開了那麼長時間也沒忘記我要下車的事。那裡已經算是郊區了吧,路旁有田野,還可以看見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峰。我在薩爾斯堡訂的是一個家庭旅館的單人間,下車路口就有他們家的廣告牌,順著牌子一路找過去5分鐘就到了。按門鈴,先就聽到了他們家狗狗歡快的叫聲。一開門,就嗖地躥出來一只眼睛都快被遮得看不見的長毛狗狗,非常巧的是狗狗的名字居然叫NINON,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某個網站也用過這個名字呢。狗狗看到客人可開心了,就像看到了骨頭一樣,又是撲又是搖尾巴,不知道主人是不是教育過它客人就是衣食父母。屋子裡面非常漂亮,鋪滿了地毯,還有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先跟著主人去一個有前台的房間填了登記表,交房錢。我的房間在2樓,房間不大,卻是每個女孩都會喜歡的風格,白色鑲金的單人床,燈具也是同樣風格的;梳妝台和矮櫃上都鋪著針織的花邊;帶玫瑰花邊的鏡子,和窗簾的圖案是配套的;浴室裡的台盆、淋浴和馬桶也是一套,地方雖小,卻不會讓人感到像那種緊湊型的商務風格。自由度很高,主人給了後門的鑰匙,從那裡進出不需要經過主人待的接待室。
放下行李,出去趕19點18 的車回老城,每個車站都有時刻表,16路趕上點還是很方便的,它的末班車要到23點20。下車後拐到後面就是薩爾斯堡最最重要的商業街:糧食胡同。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莫扎特出生地,一幢明黃色特別亮眼的房子,房子的底層專賣莫扎特巧克力。我也不太明白為什麼莫扎特巧克力那麼有名,反正貴倒是真的,像費列洛那樣大一個巧克力球要賣0.6歐,是費列洛的幾倍,味道個人覺得還是後者好。這裡的日本人和韓國人太多了,排著隊買巧克力。無論是不是喜歡購物,我敢肯定絕大多數游客在來到糧食胡同後就會愛上這個小小的城市。這裡簡直太美妙了,幽長的小街,兩邊是精致的商店,可以在那裡找到眾多的名牌,它們獨特的設計和個性的商品其實更適合擺在這裡遠勝過大都市的百貨商場;穿過那些陳列櫥窗的小巷,有時你會發現來到了後面的馬路,有時卻來到了別具洞天的後院。 這裡的一磚一石似乎都是有風格的,鐫刻著薩爾斯堡的味道。
糧食胡同有名品店也有麥當勞。隨便點了個正在做廣告的什麼餅和一杯熱茶。那個餅,就是煎餅卷雞肉加生菜,再放點色拉醬番茄醬什麼的,有點像DONER,價格也差不多,不過這餅那個硬啊,上海隨便哪個新疆人做的餅都比這裡要好吃一百倍。不過熱茶正是我所需要的,而且在糧食胡同這樣迷人的地方臨窗坐著休息一下還是很不錯。當然還看到有小巷裡隱藏著中餐館,7歐多一人的自助餐,幾個人同行去吃也不錯。
吃完飯繼續游程,跟著一隊游客穿過一條滿是鮮花和裝飾品的小巷,來到了大主教官邸和大教堂所在的那片廣場區。這些地方並不特別,但是由於薩爾斯堡是因為教區才發展起來的,所以它們對於薩爾斯堡的歷史還是蠻重要的。在大主教官邸的廣場上可以望到山上的薩爾斯古堡,據說這裡有纜車可以上去。廣場上還有巨大的國際像棋。又繞了一圈,一直到RATHAUS,這時已經9點半了,街上的游人漸漸少下去,還看到了一兩個酒鬼開始出來晃悠,覺得有點不大安全,決定還是早點回去。沿著河邊走到車站,薩爾斯堡的夜景也很美,特別是在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