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自由的黃金周--一個人的五一寧夏行

作者: Yani Wu

導讀決定去寧夏是在一個加完班的星期六下午,收到友人的信息:此君不過來上海數日,就把周邊都景點都走過了,這次發來短信通知:人在普陀山,上午看到佛光,幸福得到處發短信炫耀。於是我在當天報復性地給他回了短信:現在在排隊買火車票,准備去銀川。票買得出奇的順利,提前8天左右,我買到了去銀川的硬座。時間:5月1日晚10:30上海發往銀川K360次,人出奇的多。不 ...

決定去寧夏是在一個加完班的星期六下午,收到友人的信息:此君不過來上海數日,就把周邊都景點都走過了,這次發來短信通知:人在普陀山,上午看到佛光,幸福得到處發短信炫耀。於是我在當天報復性地給他回了短信:現在在排隊買火車票,准備去銀川。票買得出奇的順利,提前8天左右,我買到了去銀川的硬座。時間:5月1日晚10:30上海發往銀川K360次,人出奇的多。不過聽著人們說的多半是曾經熟悉的西北口音,頓時覺著親切無比。大學四年,就是聽著這曲調走過來的。所以盡管人再多,卻是一直嘴角上揚含著笑的。等著補臥鋪票的時侯,與身邊一位阿姨聊天,意外得知她竟是標准的上海知青,分到新疆,最後嫁給建設兵團的連長,嫁夫隨夫地跟著丈夫復員到了三門峽,這次是上海的母親故去,所以回來了。因為再也不習慣上海的生活,匆匆趕回三門峽。細細看她的眉宇間還能找到秀麗的痕跡,要是有時間好好聊,你能想到能讀到多少故事嗎?45分鐘後拿到臥鋪票,停止了對上海知青的想像,可以坐下來靜靜看窗外綠色漸稀而黃色逐漸成為主宰的風景。3日凌晨5:38分,下車,聞到了中衛特有的牧場般氣味的空氣。天未亮,人卻精神。走出車站,還在張望中,幾乎門前所有的出租車的司機都圍了上來。都是早起的好鳥兒啊,估計有二十個。小心翼翼從人群中繞了出來,還是躲不過後面親切的追著你跑的聲音:“丫頭,丫頭。。。。。。”。在和師傅們討論行程的時候,不小心引發了一場戰爭,兩個皮膚黝黑中氣十足的師傅為究竟應該先去沙坡頭還是通湖草原而爭吵起來。我走了老遠還能聽到他們的爭執。因為時間尚早,穿過廣場向人們說的高廟走去。雖然沒有到開放時間,但因為沒有阻擋游人的高牆,我直接就來到的高廟。灰色的磚石,斑駁著歷史的痕跡,用手觸摸到的是歲月的沙礫,冰涼。仰頭望去,你就知道了“高廟”這名字的由來。很難想像,幾百年前的人們會以怎樣的心情登上高廟,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看到淡藍色的天空,圍繞著廟宇盤旋的莫名的鳥群,沉默不語的翹起的屋檐,就足夠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裡懷念了。

.

就在高廟附近轉轉,很快能看到等著坐早上7:30分到沙坡頭的車。3.5的車費,直接到了大漠,這裡要鄭重給後來者解釋清楚,這裡有兩個需要付錢的景區,35元看黃河,30元看騰格裡沙漠,兩者都付清,可以出入兩邊景區。沙漠沒得說,一定要脫下鞋爬上高處,走入深處,走到沒有任何腳印的地方,只有風在沙上留下長長的,一圈圈的,宛如水波的線條。黃河人多啊,你找不到一點蒼涼的感覺。離開人群,沿著河走到沒有鋼筋水泥的河岸的地方,看到裸露的石頭被水衝刷得渾圓,聽黃河拍岸,才叫真的不虛此行。

沒有想到如此快就結束沙漠之旅,中午時間開始找去通湖的車。沒有公交,只有打的。120元,無法去。只好等另一伙,搭人家便車,還要給出租司機30元(不含返回的)。等到3點鐘趕去了,其間還去了一次中衛縣城,免費。去通湖,阿左善旗,才知道到了內蒙古。僅有的一條公路,必須強調是高級的新的小公路,兩邊時而是沙漠,草地,鹽湖,總之你沒見過的奇異景像都在這裡了。還有,沙漠已經跑到了公路上,黃的沙和藍黑的公路,車開過風揚起,沙也卷起。無語。

30元門票,買來門口的歌聲,哈達,還有酒。沒有辦法走到草原中,除非你花35元坐半小時的馬。相對於大草原,木柵欄圍住的是小小的我們。騎馬的衝動蓋過了一切,給我牽過來的是一皮白色的小馬。高大的男孩在前面走著,牽著我們的兩匹馬。可惜啊,孩子說冬天沒有雪春天沒有雨,草沒長出來。草原嚴格意義上像草地。無論怎樣,可愛的內蒙孩子跑了起來,跟他很好的我的坐駕也跑了起來,天啊,從來沒有騎過馬的我,興奮莫名。

沒有在通湖看日出日落,20元給了他們送我回到中衛。房子爆滿,20元還住得很舒服。在街上,吃好吃的羊肉,好好逛街。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