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1日至6月15日我們用三個多星期的時間進行跨越數省的旅游,游玩了九寨溝、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三峽、黃山、南京等地。行前在選擇要去的景區時,“九寨歸來不看水”的九寨溝和“黃山歸來不看岳”的黃山被放在首位,為銜接四川和安徽兩省又選擇三峽,返回路上順便游南京。總的行程是乘火車到成都,依次游九寨溝、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跟團游三峽到武漢,再乘火車到黃山,游完黃山再經南京返回山東。動身前進行了近一月的准備,學會如何使用數碼相機和信用卡,因為原有的數碼相機電池不行了,又買了一套135元的GP超霸快速充電寶(6個小時充滿電),附帶四節2000毫安時的鎳氫充電電池,全程使用效果很好。
2005年5月21日下午5點,從濰坊上車乘坐K205次到成都的火車開始了旅程,上下臥鋪(490元+458元),到濟南已是深夜,在夜色中列車穿過齊魯大地,5月22日黎明時分到達古都開封,窗外河南的小麥一片金黃,至少比山東的早一個節氣。中午11點到南陽,列車開始西行,過襄樊、十堰,到安康時天色已晚,從十堰到安康一路崇山峻嶺,讓生活在大平原的我們領略了什麼是山,偶爾會有一流淌綠水的河流與我們相伴,這應該是漢水的上游。
列車鑽了一路的隧道,5月 23日早晨8點到達成都火車站,行程2500多公裡,歷時近40個小時。從火車站打的到新南門汽車站即成都旅游客運中心(http://www.xinnanmen.com/),的費18元,先購買成都到九寨溝的汽車票,98元/人(含保險),寄存行李就去找旅館。汽車站附近的我們入住了網上口碑不錯的大統賓館(028-85445533),120元送自助早餐,條件還不錯,到新南門汽車站步行約5分鐘。
簡單休息一下我們步行約半個小時去游武候祠,門票30元,它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主要是供奉劉備,因為諸葛亮名氣大而後人稱其為武候祠,裡面大殿宏偉,古木參天,盆景也不少。總的看確實值得一游,不過7月1日以後就要漲到60元。沒去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因為它是幾十年前建造的,真正的杜甫草堂何處可覓。
離開武候祠後到成都的市中心-人民路逛了逛,來到鹽市口新良大酒店附近的"成都小吃城",每人20元品嘗了小吃套餐,品種繁多,就是又麻又辣不太習慣。回住處花三十多元買了面包、方便面為九寨溝旅游作准備。九寨溝美若仙境,自然不能只游一天,決定二次進溝,在溝外住三天,九寨溝溝口一帶的賓館較多,看網上介紹說華緣山莊不錯(0837-7739788),電話聯系預定了三天的房間,100元/天。
5月24日起床收拾停當,怕去車站晚了耽誤乘車就沒有去吃賓館的自助早餐,在附近買了鍋魁(類似濰坊的火燒)。早8點車離成都赴九寨溝,一般的普通客車,大約有30多個乘客,以年青人為主,我們兩個算是年紀最大的,還有四個老外,看情形是兩對夫妻年齡40歲左右,都背著大而重的行囊。因為我們車票買的早,對號入座位置靠前,免去了路途上的顛簸。
成灌高速路況好,到都江堰開始看到植被茂盛的大山,以為是青城山,一問不是。都江堰前後一路青山綠水,岷江忽左忽右在公路旁奔流,但水是灰色的,穿過十幾個大橋、山洞,又在山上盤旋了一會,似乎有點頭暈開始驚嘆山路之險。山坡上植被少的地方有的用鐵絲網罩著,或者被水泥澆灌了,可能是怕下雨時山體滑坡。沿途到汶川、茂縣段有中鐵局的標語、施工設備、架好的橋墩,以為是要修鐵路呢,後來看新聞得知要修高速公路。途中除中午停車吃飯外,也停靠了幾次讓人們方便,一次收費5角。這一路滴水未進,也沒有食欲,僅在一個停車站買當地羌族婦女的櫻桃吃。過汶川、茂縣車沒有停,從車上看兩個縣的樓房新穎漂亮,茂縣縣城地勢開闊,縣城街道縱橫,而汶川僅是窄窄的一條街。個人體會成都到九寨溝路途遙遠,沒有什麼可怕的,但
路太險了,汶川、茂縣各一處公路盤旋在陡峭的大山上,汽車像蝸牛般爬行,往上看,頭頂上有路有車,往下看腳底下有路有車,道路距江面數百米,真令人心驚膽戰,總算領教了什麼叫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過去最險的路到達疊溪海子(藏族稱湖為海子),這裡已是松潘境內,疊溪海子的景色不錯,峽谷內岷江被截為幾個海子,湖水綠悠悠的,平靜地似乎一幅緞子,據說這是因地震造成的,車在該地停留了一會,衝車加水給汽車降溫,路旁有一群大白耗牛,牛頭還用紅綢裝飾一番,如與大耗牛合影,需付費5元。天下起了毛毛細雨,不過路況好了,已不再那麼險,岷江離我們近了不少,兩岸有古樸的藏族村寨,清澈的江水泛著白色的浪花穿過村寨繞過山腳歡快的流著,兩岸之間人們經鋪著窄窄木板的索橋通行,細雨中我們在一急拐彎處幾個藏族紅領巾向車敬禮,那認真的樣子很是可愛。
很快到達松潘古城,古老的城牆上嵌有"松潘"二字,從城門向裡一瞥,城中聳立著典型藏族風格的房舍,上面是木頭,下是小石塊壘的小樓或者全部由小石塊砌成碉樓,城門廣場上聳立著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塑像。右邊過岷江是現代化的街道樓房。這時路好多了,高原的景致充分顯現,寬闊的土地種滿了青稞和類似蠶豆樣的莊稼,身著藏族服飾的人群在田地裡勞作。車到川主寺停留片刻,下車的乘客說九寨溝很快就到了,她說川主寺屬松潘的一個鎮,九黃機場就在這裡,果然看到公路右邊的機常向遠處一望,有一個高大紀念碑,據說是紀念紅軍長征時到過此地。
這時汽車的速度明顯加快,路旁的指示牌寫著已到高原草甸區,平展的地面上沒有莊稼,只有青草、灌木樣的植物,顏色有些暗紅,草地上三三兩兩的耗牛在悠閑吃草。大山也退到遠方,有些山峰上覆蓋著皚皚白雪,又過了一會,指示牌上顯示進入原始森林區,好像注明森林長度26點幾公裡,人們精神為之一振,只見滿山遍野都覆蓋著茂密的針葉林期間摻雜著不知名的闊葉林,樹干高、直、粗,分布的是那麼均勻,從平緩的山坡,到陡峭的山崖,高高的山頂,全部都是,這就是原始森林,從未見過的景像,這是上天賜給九寨的,讓住慣大平原的我們也得以分享。
提示:從高原草甸區開始感到耳朵有些不適,好像有些雜音,晚上住宿以後才得知這是高原反應,先屏氣再深呼吸就能緩解。
又一指示牌,顯示九道拐,汽車依次在林間蜿蜒了九道彎,九寨溝才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岷江早已不知去向,換成一條小溪一路歡唱著與我們相伴。晚上7點在蒼茫暮色中到達九寨溝車站,我們直接打的到華緣山莊,此賓館條件確實很好,三星級,24小時熱水供應,客運站處於溝口和華緣山莊之間,從華緣山莊步行到溝口約十幾分鐘。
5月25日早晨買票進溝,票價145元(7月1日要就漲到220元),大巴90元,兩票合一,不要忘記拿贈送的旅游圖(帶風景小光盤),因與售票處相隔很遠,我們第一天疏忽忘了拿,第二天才補上的。我們說明是二次進溝,工作人員就給我們用數碼相機照相,然後排隊進溝,溝口廣場上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95%以上是旅游團,上車找座,人太多沒能坐在左邊的座位。車上有身著漂亮藏族服裝的女導游介紹九寨溝的概況,九寨溝地區居住著藏、羌、漢、回等民族,約30萬人,溝內原是林場,上世紀70年代末一位吳教授來此視察後向有關部門建議把九寨溝保護起來。九寨溝呈"Y"型,景區總長55公裡,先進樹正溝,左上是查窪溝,右上是日則溝,我們的車到諾日朗中心聽從調度,或是到右溝的原始森林或是到左溝的長海。這時左邊出現海子,人們紛紛驚嘆著站起觀看。導游講是盆景灘,因溝中的樹木像盆景而得名,接著是長滿草的海子,導游講是蘆葦海,盡管蘆葦稀少,因現在海拔近3千米,長到這麼大確實不易,然後導游告訴我們,這輛車開往原始森林,她依次介紹了老虎海、犀牛海、鏡海、五花海等。
到原始森林人們紛紛下車,以後的游覽就任意選擇了,跟團的時間緊,也就在每個景點走馬觀花,我們明天還要進溝,可多走棧道,多觀賞美景。站在觀景台上極目遠眺,此處三面是山一面是我們來時的日則溝。上方的高山雲霧繚繞,給人以神秘莫測的感覺,近處的森林密密麻麻和未進九寨溝時的那段原始森林相差無異,沒有被砍伐過,我們連聲說幸虧專家提了個合理化建議,否則這一片原始森林恐怕就不存在了。
我們漫步在林間的棧道上,看著大樹都在6、70米以上,有的樹干要兩個人才能抱過來,在大巴上聽導游講這片森林樹齡在600年以上。看山坡上,溪流中,到處都是臥在地上的枯木,有的截成幾段,枯木旁該樹的樹樁還在,估算有的直徑有一米多,有的樹干上又長了新枝,從文字介紹看這些樹大部分是雲杉和冷杉,每棵樹的樹干、樹枝從上到下掛滿了青苔,樹下腐土又厚又松,踩一腳便顫動一下,我們看到有一片林子枝條上掛滿了松絡,松絡是金絲猴的食物,松絡被吃掉樹木才能生長,否則樹木就枯死。真是公平的生態平衡。
清澈的溪流從一片樹林流向一片樹林,不知名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叫著,有時會看到松鼠,在林間空地上蹦跳著,一剎那間又竄向高高的樹梢,我們行走在林間的空地上,大口大口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真是心曠神怡。
這時大約9點,已到了天鵝海,水面比草海大些,水也較前者深。我們知道從天鵝海到箭竹海的路程較遠,徒步不合適,我們便穿過溝中的棧道來到公路邊,從路標看到箭竹海有5公裡多,回首望去只見平靜的天鵝海水面上游弋著幾只野鴨,我們戀戀不舍的離去。環保大巴招手即停,乘車到箭竹海,箭竹海水面寬闊,湖水藍藍的,與旁邊的山林相映很是幽靜。這裡是影片《英雄》的拍攝地,記得影片中李連傑扮演的無名在平靜的水面掠過,顯得非常優美。接下來我們又走棧道,看到林中有種樹,樹干樹皮均為紅色,樹皮開裂,似樺樹,但顏色不同,後在一標志牌上文字中得知這是紅樺,與白樺屬同科。
看完箭竹海又鑽入溝內棧道,溝中全是茂密的樹,樹下是奔流的溪水,轉了幾個彎,幾組瀑布群從林中閃現。瀑布規模不大,但因隱藏在樹中,也很有特色。我們在河道中棧道上行走在兩旁全是樹,腳下全是水,這一段路游人很少,不靠公路,旅游團是不會到此來的。
七拐八拐經過了熊貓海、熊貓海瀑布,大巴車上看海子,感到老虎海、犀牛海面積形狀、水色差不多,而熊貓海與箭竹海無異,印像顏色是綠綠的,而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呈深藍色。又經過大小金鈴海,與其他海子相比,金鈴海小多了,而且水中浸泡著橫七豎八的樹干。
在棧道上遇到兩個青年女子說到老虎嘴看五花海,一路同行,這一段全是上坡,累的氣喘吁吁,終於到達老虎嘴,這是觀賞五花海的最佳位置,站在高處放眼望去,近處的水面清晰見底,呈淺藍色,遠處的水藍綠相間,相互融合,亦真亦幻,組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像開屏的孔雀,頭向右前方,而尾巴緊靠著我們,因而五花海又叫孔雀海。我們到時僅兩個人而已,正好避開旅游團享受自助游的樂趣。五花海是九寨溝最有特色的海子,從遠處看湖水深淺不一,有斑點,因而觀賞了一會,又重新回到棧道,轉到裡面在標志碑前照了合影,准備離開時看到水中的游魚,魚僅一寸多,像山東的鯽魚,這是九寨溝的高山裸鯉魚,記得以前電視上介紹九寨溝海拔高,水中幾乎無微生物,因此海子中的魚長得很慢,為保持水的純淨不污染,九寨溝不允許投食喂魚。
然後前往珍珠灘,這是一大片喀斯特地貌,清澈的溪水從凹凸不平的鈣化灘奔流而下,濺起的浪花恰似一串串的珍珠。珍珠灘開闊,為便於人們游玩,灘中鋪棧道,棧道中央有亭子,我們看到一對青年在亭子中不小心,把一件衣服掉在急流中,衣服被水衝向斷崖,那就是珍珠灘瀑布。游人是不允許下水的,水下很滑、危險。
離開珍珠灘前往珍珠灘瀑布,此處是《西游記》拍攝地,片尾曲師徒四人牽馬挑行李的鏡頭就拍攝於此,落差幾十米,水量充沛,湍急的流水與岩石撞擊震耳欲聾,老遠就能感受到彌漫的水霧,總之它形聲並茂很有氣勢,在此照了不少照片,游完珍珠灘瀑布,准備到鏡海,誰知天公不作美,先是下雨,而後冰雹鋪天蓋地而下,好在帶著雨具,冒雨乘車到諾日朗中心,此地有一調度在此指揮車輛,我們要求到鏡海,他說天下雨不是看鏡海的好時機,調來一輛車把我們送到查哇溝的長海,查哇溝和日則溝不同,缺水看不到溪流,山坡上的森林也不如前者茂盛,但長海是九寨溝最大的海子,湖水顏色與前面的海子略有不同。長海呈"S"型,向前看很像長江三峽,長海的雪山、森林、湖水、倒影相映成輝,很是壯觀。因車上的導游說天色已晚,這是最後一輛車
(此時已是下午3點),要求大家不要久留,因而未找到長海的標志碑和獨臂老人松,便匆忙趕往五彩池。
這時我們仿佛參加了旅游團,一切都需要聽指揮,經過不短的一段上上下下的棧道,來到五彩池,原來聽說它小,沒想到這麼小,就像老百姓的魚塘,只不過由於池底的岩石顯得水的顏色深淺不一,這又像"五花海"了,現在是枯水期等夏天水量大了,可能還好些。從車輛和游人來看,查哇溝與日則溝相比清靜多了,可能一日游沒機會來,二日游看完就匆匆離去,畢竟就這兩個景點。離開五彩池便上了大巴,這輛車直奔溝口,今天的旅游就結束了。
印像:1、五花海美,長海有氣勢,珍珠灘瀑布壯觀,原始森林幽靜。
2、九寨溝的管理十分規範、到位。
3、要想多欣賞美景,必須多走棧道。
4、九寨溝氣候盡管多變,比如有時下冰雹,但是5月下旬長褲外套,貼身秋衣秋褲完全過得去。
5月26日早7點再度進溝,因是二次進溝,門票買一送一,就是兩個人第二天只花費一張票錢就行,今天的門票和昨天的不同,上面清楚地印著我們的照片。大巴票照樣買,個人認為九寨溝90元的大巴票太貴了,也僅是在進溝時驗票。今天打算先游鏡海,再回來游諾日朗瀑布和樹正溝,誰知今天的大巴到樹正寨就停下了,溝內的寨子以紅色為主,與青山綠水相搭配,鮮艷奪目。寨前有九座白塔,據說是九寨溝的標志,像征九寨聯盟。因不了解藏族習俗,我們沒有進寨,僅在外面拍了照片。然後從公路下棧道,這段棧道與公路平行,我們經過磨坊,看到了大大的經輪緩慢轉動。周圍村寨,古老的磨坊,又是經輪,繩子上的經幡飄動,五顏六色,很有藏族風格。
這時來到了樹正群海,大大小小的海子連為一片,像幾顆大小不一的藍寶石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向前走了一會便是樹正瀑布了,瀑布的規模當然不能與珍珠灘、諾日朗相比,落差小些,有一段棧道像樓梯緊靠瀑布,有好幾輛大巴在此停下,游客爭著拍照顯得很擁擠。
從老虎海、犀牛海經過,感到這兩個海子也很美,尤其是倒影,後來看照片倒正都難分,可見倒影是多麼清晰,平靜的水面倒映著青山綠水,好像兩座底部相連的山。放眼望去,老虎海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呈現在我們面前,水面寬闊、平靜,犀牛海與之相同,人們都贊不絕口,沒有一個人不被這奇異的景色所折服。
後又上車,結果這輛車又把我們帶到長海,找到標志碑和獨臂老人松,原來在下面,近距離觀賞了長海,五彩池不得不再去一次,因為要乘車離開查哇溝必須走棧道經過五彩池,九寨溝管理嚴格,不允許行人在公路邊走。
從長海返回後想到鏡海,工作人員說太遠應乘車,然而去的車只有開到原始森林的,這樣又乘車游了日則溝,回來乘車在鏡海下車,都說鏡海的倒影最好,但是去時有風滴了幾個雨點,感到這時它的倒影還不如老虎海、犀牛海,看來要想看到獨步九寨的鏡海倒影還需要點運氣。回到諾日朗中心後步行去諾日朗瀑布,棧道上人不多,顯得特別幽靜,近中午了吃了點面包充飢。老遠又聽到嘩嘩的水聲,我們知道瀑布快到了,果然在車上看到平淡無奇的瀑布以其宏大的氣勢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車上時導游說諾日朗在藏語中為英俊小伙的意思,這時我感到諾日朗瀑布確實"偉岸""英俊",它的寬度大大超過珍珠灘瀑布,被岩石分為幾幅,其實每部分都分外壯觀,飛瀉而下的水在腳下又成為溪流奔騰而去,溪水與瀑布間有樹干。有警告牌不許游人攀登,突然我聯想到我們家原來那幅大壁畫不就是諾日朗瀑布嗎。
離開諾日朗瀑布又來到老虎海、犀牛海,今天上午進溝時曾停留過,所以我們還是走棧道,穿過樹正溝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海子,右邊的棧道上游人不多,我們照了不少老虎海、犀牛海的倒影。樹正群海、樹正瀑布從這邊的角度看,樹正寨與海子相襯托,紅、綠相間更美,還清楚看到湖水中一條黃黃的帶子,那就是人們說的鈣化堤了,因此這個海子叫臥龍海。又往前走,就是九寨溝門票上的景觀:老樹新枝,一枯木橫臥在水中,枯木一頭露出水面,其上長了新枝條,從遠處看又像一條鱷魚,真是妙極了。遠方的樹正寨、青山、近處的群海,好一派九寨溝獨有的畫面。
我們還要繼續前進,工作人員說,前面無路穿過蘆葦海,我們解釋看看就回來,走了一會沒有什麼特別的景色,便原路返回,又走棧道穿過樹正溝看到了名貴樹種-雲南紅豆杉,又見到了在長途車上同行的老外,來到公路邊上的觀景台,這裡是火花海,兩對老外很浪漫的照相。火花海水面上波光閃閃,就像一片火把一樣,確實很美。
人們都說九寨溝是人間仙境,是世外桃源,我們是凡夫俗子,如何能把她神話般的美景描繪出來。僅是用這支拙筆,記錄下這兩天的行蹤,作為備忘錄,真怕我們的文筆有損九寨溝的美。至此兩天的游覽圓滿結束了,別了,神奇的九寨。出溝到汽車站買了次日到都江堰的車票,94元/人。
5月27日早退房到車站等車,又碰到那幾個老外,打了招呼,不過從車票看,他們是到松潘,真佩服他們,很能吃苦,據說還不住旅館,在野外搭帳篷露營。今天仍是對號入座,7點發車,我們的座較靠前,車還是老式車。
個人認為到九寨溝,以什麼途徑入川無所謂,從成都至九寨溝有條件的最好乘飛機,坐長途汽車太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