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你就去次意大利——意大利南北八日游記之二

作者: 尋找天使翅膀的貓

導讀第二天 佛羅倫薩——阿西西——羅馬意大利的行程比德國要輕松許多,原因之一是聽說這裡的鐵路和公路經常罷工,計劃的時候不免要留出點余地。意大利有個英文的罷工預告網頁,出發前也去看過好多次,似乎在我的旅行期間並無相干的罷工,但還是小心使得萬年船。 早上一覺睡到7點半。8點離開的時候管理員剛剛推著自行車來上班。 出門的時候天氣不錯,拐到郵局還沒 ...

第二天 佛羅倫薩——阿西西——羅馬意大利的行程比德國要輕松許多,原因之一是聽說這裡的鐵路和公路經常罷工,計劃的時候不免要留出點余地。意大利有個英文的罷工預告網頁,出發前也去看過好多次,似乎在我的旅行期間並無相干的罷工,但還是小心使得萬年船。 早上一覺睡到7點半。8點離開的時候管理員剛剛推著自行車來上班。

出門的時候天氣不錯,拐到郵局還沒開門,隊伍倒排了一長串。問前面一個剃光頭的意大利女孩,她說過個6、7、10來分鐘就開門了。算算時間,天,哪有8點21分開門的上班時間?看來意大利郵局的開門時間也沒准。不等了,先去看聖勞倫佐教堂,就在佛羅倫薩有名的皮具街附近。果然是這個城市最破的教堂之一。正在琢磨找個角度拍照呢,又趕上一場和盧卡一樣的大雨。直接躲到教堂後面的梅蒂奇家族禮拜堂。說到佛羅倫薩,自然不可以不提梅蒂奇家族,因為這個家族對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功不可沒。人各有志,我知道有很多人寧可在烈日或大雨中排幾個小時的隊就是為了看一眼學院美術館的大衛原像或者西斯廷的天花板(說到那個天花板,順帶提一下根據這次聽到的經驗教訓,務必要帶上望遠鏡,否則根本就看不清)。可我就是缺少這樣遠大的志向。梅蒂奇家族禮拜堂裡也有米開朗基羅的原作而且不要排隊,所以就奔了那裡。這是一座陳舊的圓頂建築,黯淡得已無昔日的光彩。門票倒要6歐,可是在意大利好像還是算便宜的。底樓大廳裡是一些聖器的展覽。雕刻精美、鑲滿珠寶的瓶子和匣子裡裝的竟然是人骨,這些骨頭還都被特意放在玻璃後面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看來基督教的觀念和佛教真是有天壤之別。走上二樓就到了禮拜堂的主廳,一個圓形的大堂,四周是這個家族最主要的幾個墓台,中央祭壇的圖案鮮艷而精致,還有漂亮的穹頂畫。圓頂的中央有個小小的多邊形天窗。內部部分在修葺,但是有凳子可以讓人坐下來慢慢品位整個房間的細節。從主廳拐出來後是個小小的側樓,那裡的一個房間就放著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一共有三組,分別是三個人的墓。米開朗基羅刻畫男人的肌肉和血脈確實是技藝超群,但是他手下的女性卻很普通。

從梅蒂奇禮拜堂出來,冒雨在皮具街草草逛了一圈,但那裡的東西沒什麼能打動我的錢包的。對了,還看到擺攤的有不少中國面孔,所以更搞不清這裡的東東是不是MADE IN ITALY了。

一路走到聖馬可廣場,那是個交通要道、車輛繁多,小小的廣場全被車給占了。教堂是免費的,所以就進去看一眼。教堂不大,沒有出售紀念品的地方,而且裡面也在整修。旁邊的聖馬可修道院才是真正值得觀賞的地方,可惜下這麼大的雨居然還排了老長的隊。只好奔火車站,想著趕緊逃離這個老是下雨的地方吧。又路過一個TABACCHI,在那裡買到了去中國的郵票,所以一口氣買了四張,把羅馬、蘇蓮托和威尼斯的都買好了。誰知買了郵票又發現這裡的郵筒狂少,好在火車站入口那裡排著四個大郵筒。意大利的郵筒是紅色的,怎麼看都像是國內的消防栓(倒是沒注意到他們的消防栓在哪裡),和法國一樣有分本地和外地兩個丟信口。

為了以防阿西西這種小地方沒有用卡的自動售票機,去阿西西和阿西西去羅馬的票一下都買了,全是慢車,一樣的8.99歐。阿西西去羅馬當天只有我買的這班是直達慢車,其它全是要中途轉車的,不僅麻煩而且還貴出很多。阿西西也剛下過雨,泥土是濕的,不過拿出來的傘在這裡還是沒派上用場。在火車站門口就有去阿西西古城的巴士,黃色牌子很醒目。看看古城就在眼睛可及的地方,我的時間似乎又很充裕,一個字:走。正對著車站有條柏油小路,剛好一輛小車的寬度,蜿蜒著一直伸向古城的山腳。後來覺得走過去是非常明智的,這一路上我看到了真正美麗的意大利田園風光。金黃金黃的稻田、遠處畫一般的樹叢和山脈、白雲如花漂浮在空中。兩旁的人家也小巧整潔,比起佛羅倫薩那種又大又陰暗的房子讓人愉快許多。走到路的盡頭拐兩個彎就是上山的步行道,由紅磚和白色石子相間鋪成,磚上還刻著眾多募捐者的名字。路口有個INFORMATION,但是下午二點一刻路過那裡沒有開門,五點下來的時候倒是有人了。沿著步行道走也有一種寧靜之美,兩旁是古老得似乎快被荒廢的院落。

城門口是巴士站。進城後有一條小路一直往上,爬呀爬,小路被兩旁古老的石頭房子窄窄地裹著,似乎沒有盡頭。沒有地圖,也沒有路標,不知道往上是什麼,差一點就放棄了。爬過兩三層拐彎,終於來到了小城真正熱鬧的地方,一條街上全是商店,游客熙熙攘攘,還有個INFORMATION。進去拿地圖,裡面的人又以為我是日本人。阿西西的地圖做得不錯,重要景點都配彩圖還有介紹。旁邊的小店裡居然也有一模一樣的地圖,不過那個是出售的。原本想買些明信片,但是後來發現一樣的價格有英語版的阿西西介紹,配精致的圖片還有文字說明,比明信片要實用。

一路逛著小街往聖芳濟教堂走,在臨空的石牆上遠望整個平原,美景如畫。聖芳濟教堂有上下兩層,可以分別進入,不用買票但是不准拍照。聖芳濟的墓室現在也免費開放,是在地下,他的石棺就停在中間的石柱裡。聽說聖芳濟教堂是整個意大利除了梵帝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之外第二重要的地方,而阿西西在意大利的官方旅游手冊裡也被提到為“國際旅游的必游之點”。這個小城沒有文藝復興華麗的遺產,也沒有羅馬時代令人驚嘆的建築,但是它的確迷住了所有在那裡停留過的人,我在這裡度過了意大利最快樂的一個下午。在教堂長方形有著回廊的廣場上留影,再花半個多小時趕回火車站,17點47分的車去羅馬。

比預定的時間晚了10分鐘到羅馬,不過還好了,這點時間在意大利火車不算晚點。打電話給羅馬定的華人家庭旅館,張姐的老公全先生很快就接到了我。 盡管不是太喜歡住宿舍,可羅馬的單人間不太好找,既然大家都說華人旅館不錯,我也正想在旅途中嘗試各種風格的住宿。為此蘇蓮托冒著路遠的風險堅決定了單人套間。張姐家離火車站還真不是太遠,在一個華人區,房子挺干淨,雖然是8個人的女生宿舍,看上去還太擠。就是只有一個浴室,如果大家不注意錯開時間,洗澡難免“打架”。但說到20歐一天又包早飯又包晚飯已經很不錯了。

到張姐家,正趕上他們開飯,那天非常開心,因為在那裡的人不雜,而且彼此都很聊得來。都是中國人,有一對從德國來的學生,一對荷蘭來的母子,還有一個在德國讀完碩士馬上要回國的上海男孩。一個星期以來終於吃上了中國人做的米飯,還是和一群中國人一起吃的,那頓飯我高興得連吃什麼都忘了,只記得吃得好飽。飯後還有西瓜。吃飯的時候上海男孩說他的專業是計算機,正好被我逮到幫忙刻照片。從德國一路過來,我的兩張128兆的CF卡已經全滿了,最後只能把前面不太緊要的照片忍痛刪掉,所以把照片刻到光盤裡是當務之急。,後來發現另外那對德國來的學生裡男生的計算機也不錯。幸虧有了他們兩個的幫助,他們走了之後張姐家就沒再碰到過精通電腦的人。XP自帶的程序果然不能刻,他們從網上當了專用的程序下來,在歐洲上國內的站點都很慢,等最後搞定都十點多了。所以要再次感謝。而且以後去張姐家的人都能順利刻盤了。

兩個學生裡的那個女生一開始就說要去吃冰淇淋,張姐家附近據說有個全羅馬最便宜的冰淇淋店,味道也很好。他們三個明天都要離開羅馬,我怕自己找不到那家店,猶豫著是不是這麼晚了還要出去,因為明天還想起個大早趁許願泉沒啥人的時候去拍照。結果被他們教育了一通,說這裡的人才叫“腐敗”呢,一般是晚上十一點才剛剛開始出動來吃冰淇淋;起大早干啥呀?拍出來的照片裡要不是人擠人的還是羅馬嗎?人家會以為照片是假的。果然很劃算,1.4歐可以吃到三種口味,還會給你加上一大朵鮮奶油。而且坐在店裡吃不會另外加錢的。不過晚飯就吃得飽,這堆東西下去,撐得我連路都不會走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