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你就去次意大利——意大利南北八日游記之一

作者: 尋找天使翅膀的貓

導讀第一天:佛羅倫薩——比薩——盧卡早上8點半列車員把護照和車票還給了我們,9點10分火車准時到達佛羅倫薩。在到達意大利之前,盡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抱怨過它的髒亂和治安,我對這個古老的國家還是充滿了美麗的幻想和期待。不過踏上意大利的第一步就碰上了老天發脾氣,雨淅瀝嘩啦地下得好大。佛羅倫薩在雨中凌亂而擁擠。先去INFORMATION拿地圖,這裡的I奇怪地躲在 ...

第一天:佛羅倫薩——比薩——盧卡早上8點半列車員把護照和車票還給了我們,9點10分火車准時到達佛羅倫薩。在到達意大利之前,盡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抱怨過它的髒亂和治安,我對這個古老的國家還是充滿了美麗的幻想和期待。不過踏上意大利的第一步就碰上了老天發脾氣,雨淅瀝嘩啦地下得好大。佛羅倫薩在雨中凌亂而擁擠。先去INFORMATION拿地圖,這裡的I奇怪地躲在火車站對面的教堂裡。比起羅馬和意大利南部,佛羅倫薩還不算熱,但是裡面的工作人員已經及早采取了防暑降溫的措施,一個個都冷冰冰的。

聖母百花大教堂可以算是佛羅倫薩最著名的景點了,我定的住宿就在它旁邊。這是一所又大又舊的房子,是典型的當地民居(當初就是為著要住這樣的特色才定的,意大利的住宿好貴啊,而且後來發現意大利根本就沒什麼又便宜又好的東西),而那個HOSTEL只是這棟房子裡的一個單元,在樓下也沒有標牌,所以走過好幾次最後才找到的。沒有電梯,背著行李爬四層樓。接待我的是個三十開外的意大利男人,在靠近門口的地方有間小小的書房兼前台。在這裡第一次領略到意大利人的另一面。因為我記得好像HOSTEL上的住宿一般都會帶早飯,就問了一下,可男人就是怎麼也聽不懂breakfast這個詞,最後還對我說no english,可我問的其它問題他回答起來都挺快,根本沒什麼理解上的障礙。反正意大利的早飯眾所周知的小氣,當天我的計劃還要看另外兩個城市,也沒時間和他較真。不過沒想到照片上那個有著美麗的紅磚穹頂的女生四人宿舍是在很偏僻的後樓,跟著這個男人穿過長長的走廊、七拐八彎還要下幾級樓梯才能到,而且門上用的居然是很落後的U形鎖。不管了,扔下行李直奔火車站。

意大利人的數學聽說公認差得很。而意大利的火車票又偏偏經常精確到分,比如我買的從阿西西到羅馬的車票就是8.99歐,而從羅馬到那波利的車票是10.12歐。因此在車站窗口買票雖然不用像德國那樣多付2歐,但是往往要等很長的時間。據說這樣一來有很多人嫌找錢麻煩零頭也不要了。所以到火車站我就直接找自動售票機。意大利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好像有兩種,一種比較先進有屏幕顯示多種操作語言,一種看上去比較古老只有意大利語。前者只可以用信用卡,後者好像只可以用現鈔。第一次用動作稍稍慢了一點,旁邊就上來個穿著糾察馬甲的女人,插著兩手往機器這裡一堵,冷冷地說這台機器不可以用現鈔的,好像她就瞅准了我沒有信用卡一樣(因為出來時順手拿了個國內屈臣氏的塑料袋裝水和傘,上面有中文)。她的態度當然讓人高興不起來,可她來得正是時候,所以就逮著她問該怎麼使用,她不太耐煩地在屏幕上飛快地做了些選擇,幸虧我還來得及看清楚。票順利買到了,10點37佛羅倫薩到比薩。

寫到這裡想起來意大利還有一樣東西是便宜的,就是火車票。我的整個旅行中一直選擇坐R和IR,這基本上算是慢車,其實也慢不了太多,而且價格真的便宜,除了從那波利到威尼斯的夜車,其它的車票基本都在10歐左右或以下。不過注意只是便宜,還是那句話意大利根本就沒有又便宜又好的東西。因為便宜,意大利的這些車都非常髒,座位上永遠有泥、油漬、鞋印和各種筆留下的天書;洗手間的紙80%是半濕的,地面100%是肮髒的。羅馬去那波利的火車洗手間甚至連門都鎖不上。反正就像是回到了20年前的中國西部。

到比薩差不多下午1點。還好比薩沒下雨。到比薩干什麼?當然就是去看那個鼎鼎有名的斜塔啦。比薩的火車站在城南,而斜塔在城北,走一下半個小時左右。有游記說路上會遭遇乞丐圍堵,但這次在意大利似乎並沒有看到太多要錢的,反而警察倒是隨處可見,治安比我想像中好很多。去斜塔的路上路過一個INFORMATION,要了張地圖,裡面的MM很熱情。從那裡沿步行街走就可以到斜塔。乍一看還真嚇了一跳,怎麼這麼斜?可奇怪的是放到照片裡卻怎麼拍都不太明顯了。吸取新天鵝堡的教訓,這次拍照特地挑了個捧專業相機的。斜塔是和比薩教堂在一個廣場上的,自打上面掉下過兩個鐵球後,它的名聲居然大大超過了比薩教堂。

如果在比薩時間多的話,還可以去看一些博物館,意大利就是博物館和教堂多。比薩斜塔邊有一長排的紀念品小攤讓我停留了不少時間。印花圖案的胸針和一些小小的香膏盒乍看起來真漂亮,不過後來發現有的居然會生鏽,就不敢買了。到車站買票、坐2點40的車去盧卡。忘了是誰說的,到歐洲應該走一下歐洲的小鎮,比如德國的羅騰堡、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還有就是意大利的盧卡小鎮……這才算是領略了歐洲風情。正好盧卡離比薩很近,坐火車只要20分鐘。到盧卡還沒出車站,雨就開始狂下,有傘也沒用。在盧卡保存完好的古城牆上散步,因為下雨人跡罕至。城牆下大片的青草地還有不知誰家種的大棵的白玉蘭,它們混合的清香在大雨中分外濃烈。走過三個城角,拐下去找到INFORMATION拿了地圖,詢問了一下小鎮的主要景點。INFORMATION裡的帥哥給圈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北角的羅馬式圓形民居,一個是離火車站比較近的St Michelle教堂。下這麼大的雨,估計我也算是稀客了。

盧卡有好幾條商業街,窄窄的,卻綿延近千米。雖然不一定都是名品店但風格多樣,游客也比佛羅倫薩來得少。要享受逛街的樂趣,不一定非擠在佛羅倫薩。羅馬式民居有點像圓形競技場,中間有個圓形的院子,外面是一圈房屋。院子裡現在開著幾家餐館,因為下雨很安靜。這種風格的建築的確是我第一次看到,盡管說不出它美在哪裡。

去St Michelle教堂,那裡居然有兩座風格相似的教堂,一座看上去荒蕪了很久,另一座香火旺盛,不過都可以免費參觀。後者有一尊基督像很值得一提,好像上面基督的面容是根據他釘在十字架上的樣子臨摹的,被稱為holly face。所以就買了張基督像的明信片寄給老爸老媽。又去看了前者,在那裡買了本很小的盧卡圖集,也算是彌補沒有看到陽光下的盧卡的遺憾。

盧卡、比薩和佛羅倫薩差不多是個等腰三角形,從盧卡到佛羅倫薩正好也將近1個半小時。回到佛羅倫薩6點半,先去住宿的地方放下多余的東西,這個時候佛羅倫薩天氣轉好不用再背傘。啃著昨天在富森超市買的蘋果(那個超市的東西真是巨便宜,6個蘋果+一袋面包+一盒KINDER巧克力3歐都不到)開始游佛羅倫薩的南城。路過附近的TABBACHI進去買郵票,老板生硬地說他沒有到中國的郵票,讓我去郵局買,還說郵局只要5分鐘就到了。可是郵局6點就關門了。

先去最近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論資排輩,這是世界第四大教堂,而且是歐洲文藝復興建築史的開端標志(佛羅倫薩本來就是因為文藝復興而出名的)。她的外牆太花哨了,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教堂。不過她對面洗禮堂的那扇“天國之門”值得細細觀賞:十個框格內分別鑲嵌著“舊約全書”中的十個畫面,門是鍍金的,美麗但不花哨。

走到河邊,過老橋東面的那座橋,正好可以在橋上拍老橋的逆光照。可惜相機不爭氣,破破爛爛的老橋沒能因為逆光在它這裡看上去更有詩意一點。說實在的,大家到佛羅倫薩都要去看一眼的韋奇奧老橋其實就是一座要身材沒身材要模樣沒模樣的破拱橋,和其它橋不太一樣的就是上面蓋滿了爛棚子,據說當年全是金鋪。不過這些棚子蓋得真是一點美感都沒有。到了威尼斯也有座出名的橋叫裡亞托橋,找啊,順著路標轉了好長時間才看到,兩座橋原來是一個風格的,干脆連照片都懶得拍了。

挑了條近路去米開郎基羅廣場,要爬一長串的石階,但是很美、很寧靜。特別是快到頂上的時候,路邊有一大排開得茂盛的金銀花,暗香隨晚風淡淡地飄出老遠。在聖母百花大教堂邊上那個著名的喬托鐘樓也可以俯瞰佛羅倫薩,不過那個要花銀子,而且上鐘樓就看不到鐘樓本身了,嘿嘿。廣場稍微遠一點點,卻是完全免費的。群山環抱中的佛羅倫薩在夕陽裡充滿了誘惑,尤其是那鐘樓和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紅色圓頂。廣場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在雲天之間那麼壯美。這種美在博物館裡看原作也不一定能體會到。

從廣場下來感覺快要殘廢了,天鵝堡的行程透支了太多體力。沿著河岸朝老橋走,猶豫了一下還是拐去了彼提宮,不過那裡主要是博物館,這個時候果然都關門了。往回走,穿過老橋,在最後那家正在關門的金鋪望進去,裡面的飾品倒確是燦爛奪目。橋上還停著警車,估計每天打烊都這樣吧。穿過老橋右拐就看到了烏菲茲美術館的長方形天井。旁邊是韋奇奧宮,門口有多尊大型的雕像。我喜歡它的鐘樓,個人認為這才是佛羅倫薩最美的鐘樓。

回到HOSTEL,管理員下班了,諾大個單元只有前面住了一屋子美國女孩,不過不是很友好的那種。三個浴室每個都被她們弄成了水漫金山。我今天住的又是單間,管理員說四張床隨我挑,挑了那張最漂亮的。這個房間是我住過的最有特色的房間,它的天花板有N個圓拱形組成,全部是紅磚原初的模樣,還有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側窗。剛住進去時因為一個人有點害怕。可是到第二天早上要離開的時候,我卻愛上了這個房間。那紅色的穹頂實在很美,仿佛自己成了城堡裡的公主。


精選遊記: 佛羅倫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