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攝影人,才會想著去東川,去拍東川的紅土地,去拍紅土地的冬雪,或是雨後的雲霧。紅土是東川的顏色,在夕陽下,在晨霧裡,在豐收的秋天或是蟄伏的冬季,它是數十裡起伏有致的連綿,是巍峨凝重的大地的表情,有時五彩斑斕,有時寂靜落寞。***********************************************************
去東川的班車很少,如果錯過了昆明北站開出的到法者的班車,就只能到東川等去馬街的車,去馬街的都是破爛的中巴,沿著彎彎繞繞的路開進了大山,沿途開始出現紅土的端倪。路上碰到在修路鋪瀝青,中巴停下來等,我下車無所事事地四處張望,山連著山,山上是梯田,看上去還沒種下什麼莊稼,山谷裡桃花、李花正開得艷麗,兩匹馬摩肩擦踵,親昵的樣子,一幅田園牧歌的風光。
從昆明到紅土地僅僅200公裡的路程,卻耗費了我幾乎一整天的時間,接近傍晚中巴車終於到達花石頭村的三岔路口,在我看到了春冬旅社的招牌的同時也看到了來接車的老板張開權,聽聲音我想像他是一個魁梧漢子,卻原來瘦瘦小小的,個子不高,人很熱情,幫我們拿行李帶我們進屋。
旅館看起來像是新蓋的,有一個寬敞的院子,設施雖然簡陋,看得出還是盡心去做得細致,餐廳裡掛滿了各地影友的攝影作品,春夏秋冬,四季的紅土地都那麼宏偉大氣,仿佛老天無心倒翻了顏料盒,卻在人間留下色彩斑斕的傑作。
我能留在紅土地的時間太緊,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就租了張老板的車去看紅土地,先去七彩坡,聽人說在七彩坡可以看到轎子雪山的日出,金色的陽光照亮山上的積雪,多麼令人神往。我看到的是日落,是雲彩掠過飄在紅土上的浮影,夕陽金黃的色彩讓土地變成了鮮艷的桔黃色,深淺不一的色塊組成天然的圖畫,田裡種植的是曾讓同伴以為是草的綠色小麥,呼呼的高原風把小麥吹伏在地面,貼近地表的生命讓我意識到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是如何不易,雖然紅土地因為富含豐富的礦物質而呈現褚紅的顏色,可是這裡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勤勞的山民開墾耕作,在紅土地上種植小麥、蕎麥、馬鈴薯、油菜等農作物,生活艱苦,山民的孩子受過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攝影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希望,為攝影人准備的旅館客棧也越來越多,山裡人用他們的純樸熱情,期待的遠方的來客。
在紅土地的第二天,我沒有遇上好天氣,半夜裡看到的雲層厚厚地覆蓋了天空,我就知道早上不會再有日出和金光閃閃的雪山,事實如此,錦繡園、樂譜凹、打馬坎…..每個景點都籠罩了大霧,幾乎什麼也看不見,隱約的只有梯田的線條,黯淡的紅色土地。
我沒有時間,唯有放棄等待,唯有離開,但我知道,離開了我還會再來,或許就在下一個豐收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