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兩日游記噌弘初破曉來霜
落月遲遲滿大荒
枕上一聲殘夢醒
千秋勝跡總蒼茫
——題記西安小雁塔
因開會機緣,自7月6日至7日兩天對古都西安進行了走馬觀花式的游玩,現把我的流水帳記錄下來。
7月6日早晨5:30起床,簡單收拾,5:50從家中出發。因為早班航班便宜,所以訂的是早7:40的航班——470元,確實便宜。打車從北五環直奔首都機場,此時天光已經大亮,還不錯,天氣作美,一掃昨日的悶熱。雖然很早(平日的周六我還在夢鄉之中),路上的車卻不少,尤其是上了機場高速路,各種車流彙在一起,向機場猛跑。到機場的二層出發大廳竟還堵車了,幸虧司機機靈,一把輪進了一層的停車場。從一層乘扶梯上到國內出發大廳,真不得了!人多的讓人懷疑是進了火車站。看來民航總局的價格調控真的起了作用——早上搭乘“紅眼航班”的同志們真不少。
順利辦完登機手續、順利安檢、順利登機,9:40順利到達鹹陽機場,已有同事早早的來接。我們開會的地點是西安市北郊的東晉桃源賓館(渡假村)。接我們的車子開下高速,向左一拐,走起了鄉間小路。一路上見到了不少魚塘,有人在塘邊垂釣,神態極其悠閑,路上還看到了養魚人在收網捕魚,幾斤重的鯉魚一躍一躍的跳出水面。
車子開了半個小時,峰回路轉,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到了——東晉桃源也真還有些特色,大門入口修的像天安門一樣,只是小一些,還有仿造“金水橋”樣的拱橋。我們的車直接開到渡假村裡面,一套套的農家四合園,有漁場、有果蔬采摘,並且還有各種現代的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即可以作個“平常心的鄉下人”,又可享受時尚娛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接下來是一下午的會,無話。
到了晚上,朋友從市裡來接,說去城裡吃小吃,40分鐘後,我們站在了北院門的牌坊下,北院門回民一條街就在西安市政府的對面,這裡有幾家網上非常著名的店,像“賈三灌湯包子”“紅紅酸菜炒米”等,我們一行9人選了賈三對面的“海家烤肉”,剛一落座,各種肉串就源源不斷的送上來了。肉串味道非常好,羊肉串巨便宜,兩毛一串,不過肉就真少的可憐,吃慣了北京的肉串還真有點不適應。接下來的涮牛肚、板筋真真不錯,另外店裡自制的酸梅湯真是好喝,一頓飯下來我喝了4、5杯(天氣也熱)。烤肉之外,還點了賈三的包子和酸菜炒米,由於之前多吃了烤肉,這兩樣並沒嘗出特別的味道,但總的來說很好吃
西安的小吃真是便宜,9個人,120元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北院門回民街還有一處漢民的大宅子——北院門43#,據說是乾隆同志給提的字,好像是“什麼什麼及第”,具體哪兩個字本人忘記了,這座大宅子是1999年重新修整的,是挪威政府出資,作為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交流項目來修的,如果有機會,值得一看。
吃完飯,坐車回到住地東晉桃源渡假村,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第二天上午開會,下午分組討論,沒什麼事情了,請賓館前台叫一輛出租車,40元到了西安市裡,中午特意不在賓館吃飯,直接拉到了“樊記腊汁肉”。要了一個“精品白吉饃夾肉”、一個“揪面片”,一共7元錢,吃的我幾乎走不動了。腊汁肉很香,不過我還是喜歡北京的饃加肉的尖椒、香菜的改良吃法,更解膩一些。
接著在旁邊網吧上網半小時,參考攜程上網友的西安游記,確定自己接下來時間的行動路線,查完網友游記後下定決心,殺回北院門,去清真大寺。
從昨晚吃飯的巷子口走進去,找到了位於鼓樓西北隅化覺巷的清真大寺(門票12元,學生證半價)。西安清真大寺,根據寺內的碑文記載,創建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余年的歷史,是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形式建成的一座伊斯蘭教寺院。自唐創建以來,厲經宋、元、明、清,各代沿衍擴建,形成占地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六千平方米的一組古代建築群。
在清真大寺中流連了兩個小時,了解到穆斯林群眾的宗教生活,也深刻感受到時代歷史的變遷。人的生活真的是很平凡平淡的,寺中有老人在誦經,有人在辯經論道,有人在發呆,也有兩個孩童將樹蔭下的花盆一只只的抬起來捉蟋蟀。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真大寺南廂房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我發現了一只大花盆,花盆上刻著“總路線萬歲、文化革命萬歲”的陽文,可見三十年前的運動無處不在,不禁讓人感慨時事的變遷無常。
從清真大寺出來,已經是下午3點半了,由於公干會議已經結束,不想在回東晉桃源賓館,就打電話安排朋友將我的包收好帶回市區,明天再取。安排妥當,直接去了西安賓館,開房間安排住下,稍事休息一下。西安賓館條件不錯,是四星級涉外賓館,來西安旅游的外國人住的很多,由於朋友公司是協議單位,因此房價不貴,220元一個標准間,服務不錯。
住進之後,從賓館房間向外望去,又有意外的發現——一座古塔就在目力所及的地方(住的是北樓9層),感覺古塔非常近,實際證明也是很近的。立刻振奮精神,步行前往探幽,只走了不到一公裡,就到了。原來這座古塔是小雁塔。小雁塔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女皇武則天賜建的皇室廟院,是一個有著一千三百年歷史的唐代佛寺和偉岸寶塔。
由於已經是下午5點了,游覽的人並不多,登上塔頂,已是氣喘吁吁,極目向四周望去視野很好,塔下的寺廟、園林清晰在目,東南方向新起的高樓也很顯眼。園中的仿唐代古樂隊正在表演,樂音曼妙,余音繞梁不絕,一會兒隔壁的大鐘聲又當當的傳來,給人一種恍然的感覺。寺中的對聯、詩題的很多。我特抄錄下一首比較喜歡的作為題記——雖然我還不能完全理解詩中的意境。
從小雁塔出來已經是8點鐘了,步行回賓館休息了一個小時。感覺餓了,有出賓館向北滿無目的的走,大約走了600米,到了西安名特小吃店—“王家葫蘆頭泡饃館”,要了一碗精腸泡饃(10元),一個小菜。白饃作的極好,要自己一點一點掰碎到碗裡,到底是沒有吃過,掰饃極其不熟練,臨桌的兩個饃都掰好了,我這才多半個,掰的我手疼。泡饃上來,很是好看,紅的辣油,綠的香蔥,白的粉絲,白的饃。肥腸作的一點異味都沒有,分量給的非常足,一碗下去,最後連湯汁都喝掉,真實不虛此行。
從“王家”出來,已經晚上11點了,路邊的烤串攤、沙鍋面攤也擺了出來,三三兩兩的人群,路邊坐著,喝著啤酒,聊著天,很是愜意,隨著一陣陣飄來的香味,真誘人,只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到賓館,洗洗睡了,這一夜睡的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