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塔海位於滇西的康巴藏區,距縣城中甸25公裡。這裡的景致果然不凡。周遭是蔥蘢的大山,片片茂密的森林將那些山巒渲染得碧綠青翠,數幢木屋修築在這大山之間,如夢境般靜謐而又生動。清澈的溪流沿著木屋在溜光的卵石上嘩嘩作響,太陽照射下,溪流閃動出迷人的金光,溪上架著一座木板橋,橋的那頭連接一條蜿蜒的山徑,消失在山谷的綠樹叢中。藏族導游七零是一個皮膚黝黑的英俊小伙,他告訴我們,那條山徑就是通往神湖碧塔海的,不過還有十多裡的路程,所以得騎馬進去。在溪邊的一塊草地上,藏民們牽來了十幾匹馬,我們一人一匹,頓時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馬隊。山路彎彎曲曲地延伸在大山之間,仿佛走進了原始森林,各種杉樹、松樹、櫟樹、樺樹構成密密匝匝的蒼翠景色。路邊的溪流漫著淡淡的霧氣,嘩嘩地淌著,時而穿進一小片樹林,時而又橫亙在山路中央。路旁高大的冷杉樹上,縷縷雲絲草輕紗般地披垂著,騎馬過去,剛好輕拂在頭上,絲絲作癢。穿過片片茂密的森林,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在面前的是寬闊舒展的草場,那綠油油的草地綿延起伏,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高爾夫球場,草場盡頭是大片森林和山巒,時值金秋,楓葉的紅、銀杏的黃和深深淺淺的綠將林子抹得色彩斑斕,美不勝收。一條原木修築的馬道穿過草場,騎馬踏上馬道,向草場腹地進發,不一會兒就來到一個叫“擦崗壩”的驛站。
這時騎馬走了已近兩個時辰,有些累,也有些餓了,於是下馬歇息。花三塊錢衝一碗熱乎乎的犛牛奶,坐在木屋前的廊檐下就著隨身帶來的大面包,格外香甜地吃起來,犛牛奶上結著一層厚厚的奶油,顯然是一點點水都沒有兌過。同行的先生小姐們捺不住面前美景的誘惑,紛紛對著草甸山谷端起相機摁動快門。導游七零見狀,忍不住告訴我們,眼下的草場已經遜色不少,要是在四五月份,那滿坡的草地上就會開滿各色鮮花,什麼柳葉菜啦、馬先蒿啦、毛茛花啦、金蓮花啦,盡是我們沒見到過的野生高山花卉,將草場綴繡得如花毯一般;或者干脆十二月份,那又是另一番的美不勝收,那山巒、那草場、那馬道、那木屋,全部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著,一片冰清玉潔、晶瑩奪目的童話世界。
吃飽喝足,我們又精神抖擻地上馬前行。馬蹄輕悠,趟溪過河、穿林踏草,終於來到了碧塔海。這是怎樣的一處勝景呦,若不是親臨其境,我是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的。一汪藍綠色的湖水,似寶石般鑲嵌在群山之中。湖水清澈明亮,被太陽照耀得奇秀悅目,湖中央一座渾然天成的青蔥小山兀自聳立,恰似一座碧色寶塔浮在水面,碧塔海的美名真是恰如其分。湖畔四周,蒼松古櫟,遮天蔽日,還有大片大片長滿碧綠草甸的沼澤,徜徉著一些散放的馬兒,正悠然地吃著肥草,沼澤沒去了馬兒的半腿,個個更顯得膘肥體壯。這裡的天藍得這麼純粹,雲白得這麼柔美,樹綠得這麼深醉,風清得這麼沁肺,繞著腳邊穿越草甸汩汩流淌的溪水明鏡般的清澈,俯身捧起一把,涼意即刻從指尖滲入心底。據說這裡的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僅國家保護的野生禽類就有黑鶴、綠尾虹雉、胡兀鷲、藏馬雞、大緋胸鸚鵡等十余種,然而在這山谷裡除了人們放養的馬匹、犛牛和山羊外,我們卻只看到成群的烏鴉,在林中穿梭、在湖上盤旋,呱呱的叫聲悠揚綿長,在這寂靜的山谷裡回蕩,竟是那樣的安詳悅耳,全沒有世俗的不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