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廈門行(2)

作者: pwifs

導讀6月24日8:30被鬧醒,匆匆在賓館用過早飯,今天的計劃是鼓浪嶼。 在輪渡碼頭搭乘擺渡船往一水之隔的島嶼而去。比較遺憾的,登船的時候有些晚了,沒能擠上傳說中景色頗佳的二樓甲板。從一岸到另一岸,距離還近過浦西到浦東的間隔。 上了碼頭,甩開像螞蟥一樣叮上來的導游,拿著地圖開始無目的暴走。沿著上坡的窄道走進一片民居叢,多是白色的粉牆,偶爾有坐在門口 ...

6月24日8:30被鬧醒,匆匆在賓館用過早飯,今天的計劃是鼓浪嶼。

在輪渡碼頭搭乘擺渡船往一水之隔的島嶼而去。比較遺憾的,登船的時候有些晚了,沒能擠上傳說中景色頗佳的二樓甲板。從一岸到另一岸,距離還近過浦西到浦東的間隔。

上了碼頭,甩開像螞蟥一樣叮上來的導游,拿著地圖開始無目的暴走。沿著上坡的窄道走進一片民居叢,多是白色的粉牆,偶爾有坐在門口的揀菜或無所事事的住戶,見了我一付見怪不怪如視螻蟻的神情。左拐右拐,忽然眼前現出一個偌大的庭院,門口掛著的匾牌寫著“廈門博物館”的字樣。邁步往裡走時,卻被門口小屋裡的一聲斷喝擋駕,原來是要購票的。十塊錢的門票倒算是公平合理的價錢,三層樓的大門前,種著茂密的棕櫚和椰子樹,透出熱帶的風光,依稀像是到了海南。往裡走,一道巨大的黑影迎面而來。原來底樓是一座風琴歷史博物館。風琴這玩意兒倒也不算陌生,記得以前小學裡的音樂教室用的就是這等家什。不過這6米多高通徹兩層樓的大家伙,以前也只有在影視片裡拍攝的教堂裡見過。深褐色的木質琴身,巨大的黃銅風管挺立著跨越樓梯的扶手,果然是有壓迫性的重力感。很想聽聽它演奏起來究竟是怎麼樣的狀況,雖然這是根本不現實的。兩側的房間裡布置的都是各個時期來自各個國家的風琴,大小不一,然而多是以一人彈奏的為宜,不復有剛才那麼誇張的場面。

爬上二樓,是建國以來一些廈門出身的運動員的介紹,還有一些外國政府和民間團體贈送(換作古時大約要稱作進貢)的禮物,見得最多的是鑰匙狀的裝飾品,大概是寓意打開友善之門雲雲。倒是某個東南亞國家,送了條小小的鱷魚標本,頗是別致。

從二樓的天台望出去,透過高矮的樹叢,可以看見制高點日光岩以及水岸交界的邊線。聽聞日光岩門票昂貴,而岩上游人宛如插蠟燭一般多,因此根本沒打算往那兒走,遠遠地觀看一番,也算膜拜過這個著名景點了。直到回來後,歪歪告訴我說晚上那裡是不收費的,也沒什麼人,倒是看月亮的好去處。可惜我並沒有在島上過夜的打算,這樣的便宜也沾不著了。

出了博物館,繼續左扭右拐上山下山,經過無數攤店商販,還有著名的干部療養院(島上地勢風光最佳的位置,可惜沒資格進去)一路到東南角上的菽莊園。難以想見如此闊暢起伏的庭院曾是私家的莊園(不過若是早些聽到後文提起的那些別墅,大約也不會如此驚詫)。半山腰裡建了一個鋼琴博物館,若說剛才的風琴館是沉厚悠長,那鋼琴館相對則是輕靈柔和(當然不可否認這種感覺和館裡充分的冷氣也有莫大關系!)。想必於較常見的各色演出或家用的琴型,一些少見的,比如阿根廷出產的專供小孩啟蒙練習的小琴(低琴身,無踏板),以及琴身成直角型、可放在牆角作裝飾卻無法實際彈奏的(也是館中唯一不能演奏的)裝飾琴,還有可按著打孔的譜子自動演奏曲目的自動琴(有些標准化考試自動讀卡機的味道),著實叫我開了些眼界。館裡講解小姐的介紹很周到,順便說一句,也是我到廈門後見到的最入眼的當地小姑娘。

出了鋼琴館,走到海邊的長廊上,坐在石欄上吹吹風,看著礁石上不只是鴿抑或鷗的鳥群,全身的疲勞忽然都湧了出來。只想長久地如此坐著,一動也不動。

早聽說鼓浪嶼上餐飲價格高得離譜,然而露天排檔裡25塊錢的榨菜肉絲湯還是叫我倒抽一口涼氣,算是我跑了全國那麼多地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了。草草應付幾口撒滿味精的蛋炒飯,沿著一個海灘緩緩踱步。廈門的海灘算不得漂亮,沙質較粗,也黃。並且最糟糕的,沿岸漂浮了大量貌似斷枝殘葉的垃圾,令人望而生畏。一路走下去,經過英國領事館的舊址,挺有意思的建築,可惜不能入內。忽然想起來上島前遺忘買本《到鼓浪嶼看老別墅》或者《鼓浪嶼手繪地圖》,並且事後也忘了補救,確實是件遺憾的事情。穿過一條窄路,孤獨的路燈倚在白牆旁,兩束紅花從牆頭探出身來搖晃,四只白貓並排地趴在牆頭注視著陌生人,很像我想像中的歐洲鄉村的寧靜。不知我向往的蘇格蘭和布拉格,何時能成為現實。

沿著去碼頭的路,走到皓月園。這是紀念鄭成功的地方,然而我對此公並無太多好感——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海邊豎立的巨大石像,千百年後所受的還是膜拜或鄙夷?這樣的疑問怕是要令熱血青年們恨不寢皮食肉的。

開始下雨了,於是往回去。不知怎的和一個中年大叔搭訕上,他出生在島上,常年卻居住福州,然而對於島上的故事人情還是清楚得很。看見一座兩層樓的娛樂場所,他說這造價不過在200多萬,轉手時就是10%的利潤。又說那裡外兩進上下三層的別墅連同地皮也不過百多萬的成本。聽聞這故事我們也只能相顧無言。

回賓館小睡一會兒,晚上夠奔當年的廈門五人眾所推薦的南海漁村。龍蝦就免了,其他林林總總也點了不少。總得說來貝類最便宜,蝦次之,魚類則殊無合算之處。其中的兩道湯倒是頗值得回味,一是蛤蜊豆腐湯,二是魚肚鍋仔。尤其後者,鮮得妙不可言的魚肚煮來的清湯在黑胡椒的點撥下果真是極品妙膳。

酒足飯飽,老規矩,回房睡覺。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