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參加磨網組織的粵北漂流活動,位於粵東北的和平縣。車輛行駛了近4個小時方才來到熱水鎮,這兒已經快出廣東的境內,北面再30多公裡便是江西的地界了。一路上,我都懷著非常好奇的心情打量著這片土地。周六的活動非常緊湊,我們漂流、腐敗、玩殺人游戲了一整天,快半夜才歇息。入睡前,我腦海中卻浮現出另一片天地:那些散落於山水之間的村落屋舍,車窗外一閃而過的青瓦院牆,是那樣寧靜而又美麗。
離開東莞的時候是熱浪滔天的酷暑,遠方的台風“海棠”造成的高溫讓人夜不能眠。然而,清晨的熱水鎮,我卻“幸福”地冷得蘇醒過來。周圍都是熟睡的好友,雖然還很困倦,但是我已經無法抵御外面的誘惑,拿上相機和角架悄然離開。
給我的時間並不多,7:30必須返回,而現在已經5:30了。
我們住在南湖村,走出村口,已經有勤快的村民將新鮮的豬肉擺在木架上售賣了,幾位阿婆站在那兒認真地挑選著,我悄悄地第一次摁下了快門。村邊的小河緩緩地流淌著,我沿著它往上游走著,尋找記憶中的那些屋舍。
太陽尚未從淺丘之間露出臉龐,四周的田間都是沉實的稻谷,谷尖泛著金黃色。田野中間我赫然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剛認識的深圳色友“咋地”,他也在認真地捕捉景色。咋地用的是單反,竟也如此勤奮,真讓我有些汗顏。
我來到永溪村,眼前的民居是典型的客家圍屋。既然叫做圍屋,就是呈方形或者圓形的環狀建築群。從正面看,橫向是四排相連的住房和門廳,每戶住房都有兩層,門窗很小,潔白的牆面顯得非常堅實,每家住房的旁邊矮一些是單層的門廳,寬大的房門上貼著鮮紅的對聯。這些住房屋頂都是三角型的瓦屋頂。屋檐統一用上琉璃瓦,這似乎是唯一的裝飾物,顯得非常整齊。而通往圍屋裡層的過廳是如同廟宇般的單層建築,猶如古代的城門樓一樣,堂堂大方。
天色尚早,我沒有驚擾別人,便走上圍屋後面的山坡。路過一處人家,他們正在吃早飯,我友好地向他們微笑著,他們也對我報以同樣的微笑,並講著我不熟悉的方言。後來聽咋地講他也有類似的經歷,原來村子的人是請他一同吃早飯。
天色漸漸明亮起來,太陽的光輝開始從山坡那邊透過來。我回到公路上,但還不想返回。記得前方還有一個村子昨天路過覺得很不錯,可惜距離遙遠。正在這個時候,一個貨車開了過來,我試探性地向他們招招手,車很快停下來了。我詢問是否可以搭車前往,開車的阿叔很爽快地答應了,我上車坐在後排,上面還有幾個年紀差不多的叔伯在車裡,聽說我是去拍照的,他們比劃著給我介紹一些的情況。
原來這個村子名叫羅村。
到了橋頭,我和他們告別,羅村已經在不遠處了。羅村吸引我的並不是圍屋,而是那些水塘和青白色的屋舍。在那兒,我看見了許多半月形的水塘,據說這樣的形狀是可以帶來財富。當然,村民們並不只靠運氣來過日子,一位阿婆的房門的對聯橫批是“勤樂”,阿婆還熱情地帶我去水塘的對面拍幾張照片。
拍完羅村,是該返回了。這時候,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已經灑落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那些金黃的稻谷頓時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芒,走近一看,原來是顆顆露珠發出的光彩。這是用逆光的好機會啊,我連忙打開角架蹲在田地裡面。剛拍完民居就是拍逆光,這兒似乎就是攝影的天然課堂。
仿佛有個聲音回蕩在耳邊“開始上課了,這裡是熱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