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鄰居的感覺

作者: wulink_l

導讀從深圳往香港是經過中國,香港海關,從香港到深圳是香港,中國海關. 時下午1點30分到的羅湖口岸,中國海關驗出入證前有迷宮式的等候分隔欄, 很多售票的地方用於輔助排隊等候的分隔欄是平行的,通常只有一兩米, 反正這裡感覺這裡有50米以上,開始頭暈.過了香港海關,就是長長的通道, 然後轉幾個彎,還幾個通道(長廊適合些),走廊兩邊不時有警示不允許停留, 人的腳步,不經意的 ...

從深圳往香港是經過中國,香港海關,從香港到深圳是香港,中國海關.

時下午1點30分到的羅湖口岸,中國海關驗出入證前有迷宮式的等候分隔欄,

很多售票的地方用於輔助排隊等候的分隔欄是平行的,通常只有一兩米,

反正這裡感覺這裡有50米以上,開始頭暈.過了香港海關,就是長長的通道,

然後轉幾個彎,還幾個通道(長廊適合些),走廊兩邊不時有警示不允許停留,

人的腳步,不經意的加快了,還好,方向指引還算清晰,反正跟著別人往前走就對了,

因為沒別的路讓你走,海關,給人感覺就是無處可躲,按方向標指示走,指左往左,

指右往右.座的是到旺角的地鐵(後來才知道是火車,誰叫她長的像地鐵),這次主要是逛逛書店.

在開出的第二個站,有一個媽媽帶著三個寶寶上車twins姐姐兩大概4歲,兩歲的野蠻弟弟.

好可愛的twins,感覺四周的氣氛有些不同了,先是N多的人讓座,我,沒有讓座,因為我是站著的,

旁邊的人就在問,這兩是雙胞胎嗎?...幾歲了...她們是姐弟嗎...弟弟幾歲......我一上車只是留意車窗外,

我的眼睛也回到了車廂,咦,車廂就給人感覺很熟悉,多一些溫馨,是相對深圳的新吧(深圳的地鐵沒開通多久),

在車廂裡說話的人蠻多的,嗯,怎麼講呢,帶有街區,不街坊的文化,像在廣州,有人在公車上打聽路,

就會有很多人幫你討論怎樣的路線,什麼車,類似的情形,車上的人大多都陌生人,樂意提供一些信息,在深圳這情形

不多,要不很靜,要不,說話的只是相識的幾個人.然後呢,車上有老人家,有很多小孩,嗯,星期天的緣故吧,到處散發的,

休閑的感覺:人的衣著,表情,哈哈,very relaxasion.旁邊的人主要講粵語和客家話(我幾乎聽不懂)....

過了兩個站,有個老奶奶上車,然後呢,媽媽要三個小朋友讓座,twins可乖了,馬上跳下了位子,哈哈,弟弟,占著位子,

就是不下來,..

*****

老奶奶和小朋友較勁,媽媽也想方設法,尊老愛幼,嗯,尊敬老人家排先,

其實呢,媽媽只是帶小朋友來坐坐火車,下一站也下車了,

旁邊的人也和媽媽交流帶小朋友的一些心得了,

香港是鼓勵多養孩子的,政府也有資助的,出生率還是在下降,應該是生活質素提高了吧,上海也有這情形,

哈哈,老奶奶還拿餅干出來分給小朋友,每人一個,弟弟呢,要兩個,在說謝謝的時候,可沒姐姐那麼乖,

竟帶著靦腆,哈哈,說完,還躲在媽媽懷裡...那邊,還有幾個出來玩的中學生,嘰嘰喳喳在爭吵的,

是的,車廂多一份親切,窗外是郊區,連綿的小山,清脆簡潔,像短發女生,...

平時呢,看的電視,大概都在看香港的電視台,也在香港管理的公司工作,

多少也會受這城市的影響吧,

...

到了一個小站,小朋友和媽媽下車了,和身邊的人道別,我的內心也輕輕的說了聲bye,bye,

從開著的車門,可以看到,在綠樹下的小站,還很整潔,嗯,算是城中輕鐵吧,我想,市民出門都常乘坐,

在我概念裡,地面的火車只有城間或長途才搭乘的,人還會帶著行李呢,在國內..

我的站到了!

出車門就看到中銀(香港)的櫃員機,在月台中間的,可以取人民幣,應該是方便進大陸的用戶取人民幣..

...

這裡的商業街區,感覺車輛四通八達,很小的街道都可以走車,沒步行街的概念,

人與車感覺零距離,很容易就可以體會車經過帶來的熱浪,

只是單輛車的噪音相對較小,

香港的車是往左邊開的,在靠人行路口的路面呢,會有look right,向右看的提示,

這邊的人行紅燈管到單向的,在馬路見會圍出一塊等候區,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這樣對司機和行人的要求就會高些...

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可以用粵語企理來概括,擁擠但整潔,有條理,

這邊,找換店很多,不過每家得彙率都不同,你多問幾家,

我只帶了200港幣,在這邊再換的...

...

在這邊,管書店叫書局,沒找到比較大的,

主要分繁體,英文,簡體(內地出版),

店裡的擺放相當的緊密,真正體現了香港的寸土尺金,

如此貴的租金,人工(薪水,要保持盈利,不簡單,

....待續..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