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宋]柳永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小時候母親跟我說起過西湖的美景,說了很多,唯一記在我心裡的,就是她說西湖的堤上一株楊柳一株桃間隔地種著,春天的時候桃紅柳綠非常美麗的樣子。
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了杭州(98年春節去三清山看雪,游玩後買不到回程火車票,在同伴的建議下輾轉杭州回穗,結果依然是連坐票都沒有買到,最後飛回了廣州)。陰冷的天氣,雪在早幾天已經融化了,三天裡走馬觀花地游覽了杭州各大著名景點,卻也沒有見到過太陽。盡管如此,杭州還是給了我深刻的印像。
之後的行旅,一直都在西北、西南地區轉悠,但是沒能看到西湖桃紅柳綠的堤岸,心裡總是有些不甘。
今年春天受了油菜花與徽派老房子的誘惑,心血來潮地去了婺源,回程又來到上饒。無獨有偶,五年後再次到來,依然沒買到當天的回程票(這可是天意?)。我第二次“意外”地來到杭州,與西湖約會6小時。
這次吸引我的是早春的風景,天剛亮不久,當我坐著早班車來到斷橋的時候,我被眼前的風景迷醉了:在霧氣氤氳的湖面上,白堤斜斜地跨過湖面,柳樹泛著灰色,柳枝剛剛抽出新芽,堤上柳樹成排倒映在湖中,霧蒙蒙的,儼然是一幅水墨畫。在玉帶橋遠望湖面,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素面西湖如此柔美地展現在我眼前,看得我心都醉了。
那一朝哪兒都沒去,只是坐在湖邊看著湖中三島,聽著湖水的聲音吃了一碗藕蓴,然後在樓外樓與杭州的朋友吃了一頓午飯,這就打道回府了。在白堤上度過了半日時光,抽芽的嫩柳從此在我心裡烙了印。
沒想到這第二次的偶然,促使我在一個月後再三來到杭州。不為別的,只為了探訪湖邊柳條,問侯春天的西湖。盡管是非典橫行的日子,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發了。
2003年5月21日 於丹妮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