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山之旅開頭篇
讀書那會兒有春游和秋游,春天去野炊,秋天就去公園看菊花,然後回來就寫出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游記讓老師在課堂上念來念去。賺了玩兒還會得表揚,這在小的時候是很值得期盼的。如今走上工作崗位了,也很少機會再寫菊花了,單位裡每年也會安排春游,去一些省內較有名氣和人氣的地方,今年去的是邵陽的莨山。
一行二十四朵金花,一位男性(可忽略性別),號稱“美女旅游團”。其四大特點:一、美女多(聚光),二、食品豐富(零食多),三、熱鬧(話多),第四點實際上是咱中心的優良傳統和獨有特色——時刻不忘培訓。因為出游,大家也還興奮,吃、笑、玩、答題、表演節目、拿獎品……
車程將近六個小時。
莨山在邵陽的新寧縣,同屬丹霞地貌,與臨近的廣西桂林相比,仍然是此山非彼山。這是我的第一印像。沒有桂林的個性突兀,山山水水的排列也沒有形容詞可以說明。幸好土著導游提示了我們,來莨山一定要帶聯想(起初我們以為導游說的是筆記本電腦)。她說的一定也就是必須的意思。這種聯想的功能在路邊是用不上的,我們的期待都在景區。
上山不是為了在山上,而在巷子
天一巷——莨山國家地質公園,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景點。山還是那些山,樹還是那些樹,山間有今年新開的竹子,也有開得正旺的野花。天一巷的得名來自一條巷子。雖然巷子在城市也有很多,但此巷非彼巷也1正如中國有很多“天下第一”,人們也很喜歡用“天下第一”來形容自己的發現,偶爾會有些誇張和可笑,不過“天一巷”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巷子有一個人的寬度,窄窄的,兩邊是堅硬的石壁,因為前些天的雨水,壁上濕潤潤的;腳下有石階,往上有一定的坡度;整個行進過程有那麼一點點難度,也有那麼一點點欣喜。大家前前後後,不能停住,因為你一停下,後面的同志就得跟著排隊;特別不能摔了,一個人往後倒,估計這隊伍就得全軍覆沒了。走在最後的那個人,如果你不擔心前面有“雪球”滾下來,你就可以停下來嘗嘗“坐井觀天”的滋味。平常我們穿梭於擁擠的都市,擇高樓而居,看到的也只是喧囂,這巷子底下倒是有難得的安靜、清涼和舒爽。
天一巷是風景的賣點,卻不像一般風景要登高遠眺或倚樓而賞的,它是我們的一個過程,我們上山的目的不在山上,而在巷子。如果你是帶著一種逃脫的想法往巷子出口處趕,那麼巷子對於你來說還不如城市裡的那些“盒子”。
將軍的愛情
很多傳說都有關於愛情,那是人們對愛情的願望;很多愛情都成了傳說,那是人們對愛情的祝福。傳說的愛情因為那一絲絲遺世美好的凄涼,總讓人特別神往或回味悠長。
將軍:扶夷江邊長大的男子,遇見並愛上一位姑娘,兩情相悅的約定卻因為男子的家境貧困被家長阻礙,男子出走當兵,帶著深深的愛與恨馳騁於戰場,贏得了將軍的頭銜衣錦還鄉,可是將軍再也找不到心愛的姑娘,當年的女子拒絕了父母的逼婚,之後因為對將軍的思念郁郁而終。將軍知道事情真相以後,痛苦而絕望,化身為扶夷江邊的石人,久久地守候在曾經溫馨有愛的河絆,當年的定情之物也化作“石梳”定於河中,有如這個傳說永世流傳。扶夷江的飄流,我們看見了將軍的“汽車”、“軍艦”和“點將台”,還遇見了他的愛情和他矚目遠眺的眼神,唯獨沒見那位女子,我見不著沒有關系,唯願將軍能找到。
扶夷江的竹伐有陽朔遇龍河的感覺,不同的是:水邊的山和將軍的愛情。
觀望的行者
相對於辣椒峰,相對於曾經在這裡留下了攀岩足跡的蜘蛛人,我們只是路人甲?而“辣椒”給湖南帶來的注解卻越來越多,除了食用的“辣椒”,還有出了名的““辣妹子”,以及這飽滿的“辣椒峰”。我們觀望著不想攀爬,就如同自己在自己的家裡不想著回家一樣?
而八角寨是這一行唯一的遺憾,因為前一晚的雨,八角寨一直籠罩在霧氣裡,久久不想露臉。作為莨山的王牌景點,我們卻來回著上下撲了一場空,專為景點而去當然會因此失望,我們既然不能驅逐霧氣,就始終看不清八角寨的美,不過,年輕沒有什麼不可以!擺出各種搞怪的POSE,聯同我們的各種想像,如同樹上的毛毛蟲,一同被收入數碼相機,直到今日還久久回味……
新寧到長沙,車程六小時。這是2005年的春游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