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塘沽街頭迷路

作者: Mingkaiyehe

導讀如果沒有了塘沽,天津可能就不是大家印像裡的天津了,因為它會沒了海,也就沒了那個讓它驕傲的新港。所以天津人一向理所當然地認為塘沽是天津的一部分,可許多上了年紀的塘沽人對此並不認同。塘沽人不說“我們天津”,而說“我們塘沽”,他們覺得他們的口音和天津不一樣(我是聽不出來),許多生活習俗也很不同。比起天津來,更讓人喜歡的是塘沽,天津太擁擠 ...

如果沒有了塘沽,天津可能就不是大家印像裡的天津了,因為它會沒了海,也就沒了那個讓它驕傲的新港。所以天津人一向理所當然地認為塘沽是天津的一部分,可許多上了年紀的塘沽人對此並不認同。塘沽人不說“我們天津”,而說“我們塘沽”,他們覺得他們的口音和天津不一樣(我是聽不出來),許多生活習俗也很不同。比起天津來,更讓人喜歡的是塘沽,天津太擁擠、太局促,而塘沽要開闊得多。那條穿過天津市區的窄窄的海河,到了塘沽就變得要使勁抬眼才望得到對岸,在冬天的風裡,人們在碼頭上等著過河,擺渡推開河面上飄浮著的那些鉛灰色的巨大的冰塊,緩緩地駛離岸邊……河那邊叫西沽,或叫大沽,零星遍布著一排排平房,青磚包角,頂上鋪著很齊整的筒瓦,土坯夾芯的山牆用麥秸泥抹得很光。房子與房子間都隔得很遠,中間除了碎蛤蜊殼鋪成的坑窪不平的小路之外,簡直就沒有什麼,不記得有樹,也不記得有草有花,在這海邊的鹽堿灘上,人們更重視的是駕船下海,外出經商,對土地的態度似乎不怎麼樣。

這不是現在的塘沽,是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地方留給我的一個很深很深的印像。一些年後,我曾懷著非常非常的失望讓這種景色出現在我的作文本上,那時的我,還不曾體驗過任何一種豐富與奢華,也就不可能對一切單純和質樸抱有欣賞。

在高速公路的另一端,現在的塘沽已經是一個不能算遠的地方,但我對它的陌生卻與日俱增。一切熟悉的或有過記憶的東西都了無痕跡了,就像那蛤蜊殼鋪成的小路和後來毀於唐山大地震的許多老房一樣。再找不到那燒得暖暖的、臨窗的炕,再看不到那夜間關起的、厚木板的窗,曾鋪滿三間大屋的、在上面跌過不知多少跤的條木地板哪裡去了?找不到的還有那些撣瓶、坐櫃、青花瓷墩、鏤雕隔扇和掛了一牆的木鏡框。不見了盛著油炸果子的笸籮,裝滿通紅熟蟹的蒸鍋,當院擺下的矮桌,還有誰會來圍坐?大年初一的早上,還有誰再為我簪一枝紅絨的花朵?

現在的塘沽已經讓我不知道該說什麼,熙熙攘攘的金元寶大廈,人頭攢動的洋貨市場,滿街的快餐廳都讓人看不出有什麼特色。這裡的物價比天津市裡要高出許多,有時候比北京都不遜色,房子和房子不再隔得那麼遠了,市區的道路也變得像天津一樣逼仄。

我找不到來時的路了,我被攔在單行線上,手裡攥著交警剛剛開下的罰單,在塘沽那商廈林立的街上完全迷失了方向。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