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湘西游記(一)(廣州、北京-湖南常德)本文謹獻給一起駕車去湘西的北京女孩,一路上我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車內歡聲笑語,歌聲不斷。車窗外滿山遍野的黃色的油菜花,還有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到處可以看見掛滿粉紅色花朵的桃花樹,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對湘西的認識來自一位地理系研究生網友,她對湘西贊嘆不已。
下面是她發給我的EMAIL:
我們假借著到韶山開地方志研討會的機會,
在湖南全省呆了二十多天,幾乎走了十多個縣城,
真是過癮。鳳凰是沈從文的家鄉,很多人到那裡寫生,
河邊上的木樓,城裡的石板路,
還有招待所裡奶奶家才有的鏤刻木床。
湘西和陝北一樣是被山封起的世界,
在那裡漫步幾乎有種隔世的感覺。
拍《芙蓉鎮》的王村,像《邊城》裡一樣的渡船,
猛洞河裡美味十足的河魚,河岸上的猴子,
我們一天走一個地方,目的地是張家界。
張家界在我心中是中國第一山,它是男人的山,
雄偉,粗獷,博大,原始,
我們在山裡走了三天。是真正的原始森林。
然後我們搭晚上的船過洞庭湖去常德,去汩羅"屈原的故鄉",
我們在夕陽裡特意向當地的農夫要了一條小船,
給他20元錢讓他送我們出去。
夕陽裡遠方是一片迷蒙的毛林,小河裡一群漂亮的鴨子,
而我們是三個來自最現代都市的廣東人,
用這種方式向我們尊敬的屈原道別。
這一段經歷是我旅游中最浪漫的,
鳳凰小城的石板路,小橋流水和吊腳樓令我神往,約了北京的同道網友終於成行。我是從廣州開車經內環路到廣清高速,到了清遠沿107國道經陽山到連州出省到了湖南的宜章縣,全程423公裡,5個小時的車程。2001年3月22日9:00從宜章出發,沿107國道經郴州再到耒陽上到長沙的高速公路,14:15到達長沙的國際機場,全程約410公裡。接到從北京飛到長沙的網友,在機場吃過中午飯,15:30沿長常高速17:00到達湖南的常德市。住在常德市沅江邊上的一棟28層高的賓館,標准房的房價是268元。
常德市是湖南省少有的干淨美麗的地區級中等城市,道路整潔干淨,馬路兩旁種有各種花草。我們住在賓館的19樓,推開窗戶,可以看見美麗的沅江,沅江不像廣州的珠江那麼繁忙,江上很少有船只,顯得格外的靜謐,江水也少有污染,希望將來經濟的發展不會破壞了此江的生態環境。
自駕車旅游帖士:107國道湖南路段很多轉彎處都劃有黃或白實線,在此處千萬別超車,說不定交警就在前面等著你,你如果超車了罰你200元沒得商量。
網友帖士:湖南境內上網,用戶名輸入163,密碼輸入163即可,賓館裡的上網費用一般為5元每小時,網友可以自帶手提電腦來。
自駕車湘西游記(二)(桃花源)
3月23日10點起床,沿常德到湘西吉首自治州的319國道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桃花源離常德市44公裡,一個小時就到了。我們住在桃花源山莊賓館,標准房210元。這個賓館和其它賓館不同的是,總台只收房錢,壓金100元交到服務台。
桃花源有四大景區,分別為: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和桃仙嶺。四個景區門票是一起買的,每人52元,其中2元是保險費。
3月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一進桃花山的山門,只見山門附近種滿了桃花樹,桃花樹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網友走在桃花樹下,“人面桃花相影紅”的詩句在我的腦海中噴湧而出。網友摘了幾朵桃花,一個花辮一個花辮放到小溪中,看著淡紅色的桃花順著清澈的流水流去,那種情景讓我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上到桃花山上,只見有一個山洞,穿過山洞,眼前一亮,陶老先生描寫的桃花源仙境就在我的眼前,那是一片相對與世隔絕的村莊,哪裡的人們男耕女作,享受大自然給他們帶來的山林、農田、竹林、山塘和各種動植物,與世無爭,何等美好,這個村莊就叫秦人村。
另一個山是桃源山可以開車上去,上到山頂有一個圓型建築物,可以燒香算命。站在山頂可以見到美麗的沅江,也是很少船只在江上。
住在山莊,覺的這裡的空氣很好,令人心況神怡。
吃的方面最出名的叫擂茶,每個人10元,包括一碗姜茶,炒黃豆,爆米花等10多種小吃,當地人可以拿它來填飽肚子,我們不行,吃了這些小吃,不覺得飽,叫了面條才填飽肚子。
下面是北京驢友寫的游記:
桃花源頭覓桃花
無邊細雨愁人殺
昔日陶公采菊處
今覓芳蹤誰人家
______春訪湖南桃花源
來到湖南常德境內的桃源,想訪一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直不明白這裡為什麼叫桃花源。
入得山來,只有進門處盛開著一大片桃花,再往裡走就幾乎見不到了。桃花源內一處處盡是陶淵明的影子,壁刻著他的生平詩句,還有一些名士文人的贊評,默默走著潛意識裡一遍遍閃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句子。難道這裡曾是陶公曾耕作的地方?可是,采菊采菊,這裡不是桃花之源嗎?
漸往山裡走,隨時眾人穿過一個並不太長的山洞,之後豁然開朗,驚見一片青由碧水,雖沒有什麼盛開的桃花,但是那郁郁蔥蔥的樹木,安安靜靜的湖水,那倒映出的滿眼的綠足以叫我這個北方的旅人心動不已。穿過千米的竹廊,踏上臨風的竹排,仰望青山碧水圍出的一片天空,心中的那份感動已不知飄向了何處。
也許是先秦時農人的恬靜造就了這裡不染世俗的氛圍,在途中很少聽到噪雜的喧嘩,以往旅游區內常見的垃圾這裡也很少見到。宙宇中燃著的香火,小店裡熱騰騰的茶碗,讓一路走來匆匆忙忙的過客無法拒絕想溶入裡這裡的衝動。
夜晚,聽著窗處的細雨,耳畔不再有孤寂的余音,靜靜地回想久遠的事情,像是驀然驚醒,曾是那樣熟悉的字字句句現在才一並湧上心頭。原來,人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就在你曾純樸安靜的心裡,只不過這寄托的山林湖水,要我們歷盡千辛才可以找得回來。
自駕車湘西游記(三)(桃花源-湘西鳳凰)
3月24日10:30起來,今天的計劃是沿319線從桃花源-沅陵-吉首-鳳凰,行程約430公裡。
今天起來將車發動,開出去後,發現車的阻力很大,下車一看才發現後輪沒氣了,好在桃花源有修車檔,補個胎20 元。
忙完,早飯午飯一起吃, 12:30出發,一路看著窗外的風景,聽著車上的CD和朋友的歌聲,輪流開著車,晚上8:30到了我們這次遠行的目的地-鳳凰縣城。
319線的路況當然不能和廣州北京的公路比,但行車沒有問題,可以開到60-90公裡。
一路上我們看到過雞、鴨、豬、牛、羊、狗在路上慢悠悠的走,因此開車要很小心。我們在沅陵附近為避讓一部車就將一只慢慢悠悠在路上走的鴨子壓死了,從反光境上可以看見滿地的鴨毛,真是罪過罪過。
鳳凰縣城很小,街道雜亂,我們開車找遍了小城,好一點的飯館已關門了,只好在街邊吃羊肉干鍋,那干鍋很辣,對外地人來說幾乎沒法吃。小城的人很純樸,跟外界交流少,不知道做菜怎樣調味才好吃,幾天來我們吃的東西幾乎都是“原汁原味”,把各種菜放到一起煮,並且煮得爛爛的,不好看也不好吃。
到了鳳凰可能是幾天來休息不好,我發燒了,跑到縣中醫院,值班的大夫說藥房關門了,藥沒有,吊針可以打,也不知道有急診病人一定要用藥怎麼辦。只好到外面找小藥店,買了藥,也不知真假。
鳳凰最好的賓館叫山莊賓館,還有縣政府招待所、新華書店旅館不錯。我們住在山莊。我們在路上的估計對了,最好的賓館房間裡也沒有電話,網是上不成了。在驢友的關心和照顧下,吃了藥蓋上兩床被子,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如果要上網請住新開張的新華書店旅館,據說哪裡房間裡有電話。
當地有種三輪車,上車2元,當地人叫它慢慢游,是不是很有意思。
自駕車湘西游記(四)(在鳳凰)
25日早上起來,燒退了。吃過驢友專程到中醫院買的藥,找了個山莊的服務員我們出發了。小城的風景地車是開不進去的,先人做石板路時,當然不會考慮到通車的問題。我們沿著很多文人墨客走過的石板路到了北大門(古代的城門),如詩如畫的陀江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只見陀江從深山中緩緩流出,江的兩岸建有許多吊腳樓,吊腳樓的陽台就建在江面上,可以想像坐在陽台上,對著江水,泡壺好茶,溫壺好酒,找幾個知己,一定會詩興大發,那裡的美景如同版畫,美得令人留連忘返,難怪鳳凰是出文豪和大畫家的地方。
下面是北京驢友寫的游記:
3月24日晚八時許,終於來到這個神往已久的小城。
說到神往,不能不提起記憶中沈叢文筆下的邊城。我不是一個深厚的文學愛好者,我只是從電影中看到過古老的吊腳樓,安靜的沱河水,以及在河邊睜大眼睛感受人生的土家族女孩子。也許我曾經渴望過像那個梳著大辮子的女孩子一樣,能從清澈的眼底理解生活中的甘甜。所以,盡管多年過去,邊城中很多鏡頭一直都深深影印在我的記憶裡。
在去年興起的旅游熱中,媒體上盡是一些旅游景點的介紹,在它們鋪天蓋地湧向我的時候,鳳凰這個小城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簾。不用提沱江水、吊腳樓、石板街和那些苗民的純樸,單是沈叢文先生那句“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就已經打動了我。於是,買來一個嶄新的筆記本,整整齊齊記下它的行車路線,想有朝一日會到那裡尋一些感動在心的東西。
網絡提前促成了這次行程。那是一個多月前在網上瞎聊,碰上那個愛好駕車旅行的大哥,當我提到湘西鳳凰的時候,沒想到竟與他不謀而合。於是當晚定下行期------3月22日,離神聊的當晚整整四個星期。內心時時湧起衝動,恨不得立刻飛到湖南,駕車前往神秘邊城。當行期一天天接近,時間一秒秒過去,等待的心情不亞於要去會見一個心儀已久的戀人。
初進小城的時候,天色已晚,小城裡的人來人往、燈火閃爍與別處沒有不同,一個典型的縣城模樣,悠閑、熱鬧,等待著別人去認識它、愛上它。認識它並不難,只要你四處走走,按照旅游圖就可以深入小城的許多角落。穿過長長的石板街,在巷子的深處我們找到了叢文先生曾住過的地方,那端坐的木椅、書桌,老式的唱機,仿佛都在追憶著這位文學巨匠勤奮筆耕的往事。先生的墓地建在鳳凰的聽濤山上,那塊天然的五彩石碑上鐫刻著他的名言。站在墓碑前,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一些紅塵往事,最先湧上心頭的是否就是那些堆積的無奈呢?如果是,請在這裡向先生請教,“不折不從,亦慈亦讓”。就讓我們共勉,回歸平常,認識真正的人,找到真實的我。
小城裡面的路有些泥濘,巷子很窄,走起來仿佛很長很長,現代的交通工具不能代步。也許有人會抱怨這些不便,我卻不以為然,現代社會過快的節奏讓我們沒有機會靜靜地體味生活。許多人是敏感的,卻因為時間的關系而無法停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感動背後的真實。當你穿過窄窄的石板小巷,與相識不相識的人擦肩而過,你可以一直低著頭,不去理會掠過的身影,把心底的真實反反復復地體會。直到你終於可以抒出久藏的無奈,抬起頭遙望遠處的時候,小巷已在你的身後,輕輕的揮著手,衝你露出安靜而又神秘的微笑。
不去追尋小巷中的幽思嗎?那好,讓我們乘著小舟順江而下吧。又窄又長的扁舟,正好可以容我們並肩,江水不疾不徐靜靜地流淌,撐船漢子響亮的歌聲回蕩在江面和山嶺之間。心動了嗎?沒有,那好,再讓我們望一望兩岸,慢慢後退的吊腳樓,木質的年代已經久遠,可是吊腳樓裡的生活仍在繼續。江邊石板上那對情侶一邊洗著衣服,一邊說著情話,他們臉上掩不住的幸福是這山林江水造就的嗎?遠處的青山在陽光下透著耀眼的綠,水波裡流動著迷人的笑意。一條條散開,又一條條聚攏,把你包圍著,簇擁著,讓你透不過氣來。
透不過氣是因為心中堆積了太多的感動,土家族民居特有的房檐屋角美麗地伸展在藍天底下,與遠山綠樹相映成輝,水波流轉,激起每個人心中對美好的渴望。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這種渴望早已變成了奢望。我害怕我自己無法再回歸自然,無法再找回那一顆平常的心。
湘西之行,我無法忘懷,不能忘懷它的山水,它的小巷,它的風情,它的文采。鳳凰小城,我還會再來,再來體會平常,體會純潔,體會熱情,體會永恆。我想,我的人生會因此有一些光彩吧。
自駕車湘西游記(五)(回長沙)
26日早上10:30開車回長沙,下午6點多到長沙,吃過晚飯後開車上岳麓山,岳麓山可以開車上去,從上面看得見長沙的夜景。山上人不多,很適合戀人談情說愛。
27日送北京的驢友上飛機,在機場送了一枝玫瑰花給她,祝她一路順風,。。。。。。
後記以後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