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陽光裡的沉郁

作者: 方面軍

導讀鳳凰,陽光裡的沉郁 (鳳凰攻略篇)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 一、人文介紹: 鳳凰,被稱作中國最美的兩個小城之一。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像一幅山水畫;這裡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完好地保留著苗族、土家族的建築風格 ...

鳳凰,陽光裡的沉郁 (鳳凰攻略篇)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

一、人文介紹:

鳳凰,被稱作中國最美的兩個小城之一。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像一幅山水畫;這裡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完好地保留著苗族、土家族的建築風格,似一幅民族風情卷……

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說,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城,一個是福建長汀,另一個是湖南鳳凰。

鳳凰縣城位於湖南省西部邊緣,西鄰貴州的松桃和銅仁。從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區首府吉首市向南,沿209國道大約80公裡處,是湘西一個著名的縣城。這裡人才輩出﹐著名畫家黃永玉﹐作家沈從文的家鄉均在此地。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鳳凰縣城的歷史悠可一直追溯至先秦,古稱"五竿"至清朝在此屯軍後改稱鳳凰。

鳳凰分新舊兩個城區,城中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老城區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樓就如美人醉酒一樣憨態可掬。城內大街小巷中辣子與熏肉的香味四季飄香,多情湘女,婆娑而過。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對歌聲可驚醒每一扇臨水的窗戶。條石鋪砌的街巷,依江而建的木制吊角樓,完好地保留著苗族、土家族的建築風格。清淺的沱江穿老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鏽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裡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清晨出北門外,看人們沐浴在晨曦中沿江洗衣勞作,逛逛老街,兩邊店鋪林立,染坊,銀器作坊、酒坊、土特產店,還有身著民族服飾的攤販散布其間,構成了一幅湘西市井圖;轉轉城中的廟宇、宗祠,其中以城西北的陳氏宗祠為代表,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出了城,可見一山如利劍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進山,再見斧削刀砍的絕壁中一清溪婉轉。跨過清溪,登棧道,古樹夾道,怪石崢嶸。上山頂,一平台豁然開朗,中有一方池為“天池”,汩汩溪流,卻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嘆水,百鳥低回。下得山來,性猶未盡,去奇梁洞。沿溪水入洞,洞內有雲霧山、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收桂林、張家界奇景於一洞。出洞入江,可再去看湘西最大的瀑布大龍洞和黃絲橋古城。

老城中有許多的深巷另一端連接到新城區,一頭是明清遺留的古樸建築,一頭是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一邊是身著民族服裝的老人,另一邊是打扮入時的少年,恍若一條條時空隧道從中穿行而過,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傍晚時的吊角樓是城中富有情趣的拍攝題材,遠遠望去一根根木樁撐起間間小屋,清澈的江水在屋下流過,屋中搖曳的燈火若隱若現,讓人不由得想起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風姿

二、景點介紹:

鳳凰有五大景區:

●古城

是鳳凰今古建築最多、最繁華的區域,各建築無不設計精美、鬥拱飛檐、塑龍雕鳳、金漆彩繪,有“輝煌的殿堂”之稱。

●南華山

整個景區層巒疊翠,林木蔥蘢。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淡妝濃抹,晴雨皆宜。景區包含“南華疊翠”、“蘭徑樵歌”、“山寺晨鐘”三大景。

●沙灣

包括五大景觀:東嶺迎暉、龍潭炊漁火、梵閣回濤、溪橋夜月、奇峰挺秀,素有“朗苑”之稱。

●奇梁洞

距離縣城5公裡。具有奇、秀、幽、峻的特色。屬以溶蝕為主類型的峰叢谷地形。

●黃絲橋古城

其他景區:

1、吊腳樓——鳳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濃郁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但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龍潭那裡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

2、朝陽宮——位於西門巷、建於民國4年。前有高大門牆。粉紅色的牆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大戲台。整個院落朱漆金紋、浮雕飛動,宛如宮殿。朝陽宮內的戲台是現今保存最好的戲台,造型端莊典雅、工藝技術精湛。是具有濃郁地方建築色彩的藝術構築。

3、熊希齡故居——出朝陽宮向下行,來到民國第一總理熊希齡的故居。一座四合院建築,內有一個小天井,用本地產的紅砂石鑽刻鋪就而成,兩側置有花壇。房屋雖矮小,但精致。各式花窗美觀大方,富有濃郁的苗族情調。熊希齡的故居的對面是具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成殿。

4、大成殿——又名文廟,建於原熙四十九年道光十九年改建而成,建築飛檐翹角,盤龍矯繞。壯觀雄偉,正殿內孔子畫像,栩栩如生。殿前植有金銀雙桂,時至金秋,清香四縊。

5、沈從文的故居——出大成殿,直走200余米可來到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居。典型的四合古院,內天井,有正房、廂房、前室10余間。雖無雕龍畫鳳,但做工精細、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清靜典雅。裡面陳列著沈從文先生的一些影照及墨寶等。

6、北門城樓——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位於沱江南岸,城牆上有樓兩層,古磚瓦建築,有八孔炮台。下有城門、城門為木質門板、鑲鐵板,上鐵釘、上書“壁輝門”。再上方有各種人物和怪獸浮雕,工藝精美,栩栩如生。城高10米,厚4.5米連接東城樓。氣勢壯觀。城門外是一原始過渡古橋。這就是山鄉人所說的跳岩。北門跳岩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

7、古城牆——厚厚的古城牆連結著東、西二城門。古城牆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現存北門城牆後又經修復。依江而建,連結東、北二部城門,形成一道雄偉的屏障。這一道厚重的城牆,猶如一頁頁史書記載著以往的刀光劍影。

8、臥虹橋——出東門來到沙灣景區,一座臥虹橋橫貫水面,建於清康熙九年,因建橋所用岩石均為朱紅色砂石,橋建成後、宛如彩虹臥江,故為臥虹橋,簡稱虹橋。

8、遐昌閣——虹橋對面是著名的遐昌閣,六方木質閣樓式活構,高20米,三層重檐,共由12根朱紅大柱,支頂外6根內6根,每根柱大一米余,皆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精美挺秀。遐昌閣的旁邊是新八景的萬名塔。塔為六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懸掛銅鈴,精美秀麗。聳立在沱江河岸,宛如亭亭少女。綠水名塔,相映成趣。

9、江心禪寺——位於回龍閣南側,嘉慶二年修建。半圓形石大門門上繪有花卉草蟲等彩畫。寺前為紫紅色石板小街,背靠秀麗天馬山。山上古木參天,郁郁蔥蔥。遠山重疊不窮,景色迷人。

10、沈叢文墓——從江心禪寺向下行約1.5公裡,來到觀景山。一代文豪沈老就長眠於此,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一塊天然五彩石作為沈老的墓碑。上書“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反映了沈老的寫作態度和對人性及生命的哲學思考。此地有四季不敗之花,春夏常綠之樹。游人、吊客往來不絕。

11、南方長城——湘西邊牆或苗疆邊牆,是明、清政府為鎮壓苗族而興建的一個防御邊牆。初建於明朝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中間經過多次毀壞重修和擴建,邊牆完整的體系最後形成於清嘉慶二年。邊牆起點為鳳凰縣黃合鄉的亭子關,呈南北走向,頂寬3尺,底寬5尺,高8尺,至今吉首的喜鵲營止。因明清時鳳凰城是整個湘西的軍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故邊牆決大部分位於鳳凰縣境內。邊牆由城堡、屯堡、哨卡、碉堡、營訊組成,由土、石、或土石混合修建而成。根據地形一字、品字、或梅花形排列。在南、北走向的基礎上,又向西南、西北方向發展,對苗族形成了一個大的包圍圈。當時規定“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禁止苗漢貿易和文化交往,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

12、黃絲橋古城——位於鳳凰城西約二十八公裡,雄踞湘黔之要衝。建於唐垂拱二年。明、清時成為南方長城上最重要的軍營,清康熙39年建為石頭城。城高一丈五尺有五,城厚九尺,周長五百公尺,開三個城門,每門上皆有城樓。古城雄偉壯觀,氣勢不凡。

13、 老洞苗寨

世界上有兩個災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種族,他們是中國的苗人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這兩個種族的歷史,幾乎是由戰爭與遷徙來譜寫。

——澳大利亞歷史學家格底斯《山地民族》

老洞閣地處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脈西支,位於湖南省鳳凰縣城的西北部。古寨因寨旁有一神秘原始山洞,在漢代以前古寨的苗民居住在此山洞內因而得名“老洞”(苗名:板窟汴)。全寨絕大部分寨民姓“麻”,苗姓中稱之為“代卡”。老洞村現轄7個自然村寨,共有284戶,人口1280多人,全村總面積為12平方公裡,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寨內人文景觀保存較完整,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建築遺跡尤多,具有代表性的“麻家宅院”建築群規模宏大,堪稱是苗寨的輝煌殿堂,所以歷史上老洞成為湘西苗鄉“富人多,財氣大”、房屋建築精巧、巷道寬闊交錯的名寨之一。

老洞閣歷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設老洞屯於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為了加強對苗疆的控制,於洪武六年(公元1337年)置貴州衛指使司,以控制湘黔驛道,因老洞閣位於湖南入貴州門戶的貴(陽)鎮(竿)主驛道之 中段。在驛道上設傳遞公文的“鋪”和傳遞軍情的“塘”。駐軍於板窟邊驛道旁建屯,史稱“老洞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湘、黔、川、滇,大批軍隊進入湘西後駐下屯田,“屯”逐較發展成軍民同駐的村寨。天啟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年—1627年)時領老洞土司;領72寨,控制入番十二司的麻老官在老洞閣建石頭城,時人稱為“王城”音譯漢語為“兵城”或“營盤”之意,這是今老洞 屯的雛形。石頭城居高踞險,原老洞閣內寨民為避兵禍,多搬入石頭城內居住,使石頭城初具規模,成了南下鴉浪營 (阿拉鎮),此上新寨(腊爾山),西入正大(貴州省銅 仁地區),東走鎮竿(鳳凰古城)的十字 交通要塞,經數百年的歷史滄桑,多次整修擴建,石城不斷完善,石砌的街巷隨處可見。於是老洞閣成了一座明清風格的苗鄉古寨。老洞閣古建築最大的特色是“馬頭牆”,它最初的作用只是封火山牆,防止鄰人失火殃及自家。具有相當的實用性,但是後來卻成為一種裝飾牆,民間稱之為“五岳朝天”與“五岳朝天”並稱的另一大特色是“四水歸堂”,以天井為中心的老房子,以高牆圍護,外牆不開窗,僅靠狹長的天井采光和通風。

湘西苗寨,就像一個躲在深山的少女,默默無聞的散發著她的美麗

但是只要你不畏山路崎嶇,親自探訪,你會驚艷於她那純淨、質樸、原始的美

老洞苗寨就是這樣一個處在深山的寨子,解放前他們屬於生苗,是不受政府管轄的

但是國民黨政府也的確管不了他們,就連可惡的鬼子,當年入侵到這裡也不得不停下腳步。

這源於湘西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苗族同胞的智慧、勇敢,還有苗人會下蠱的傳說更是給湘西地區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此次的湘西之行,臨行前由於苗族的種種傳說,心裡不免也有幾分忐忑,但是身臨其境感受到苗族同胞的善良、純樸之後,原先的些許不安都被驅趕的煙消雲散。

我想有機會我還會再去的!

這次我們去的是老洞苗寨,一個剛剛開發出來的景點。

也正因為此,所以沒有商業色彩,能讓我們感受到最最真實的苗寨,最最質樸的苗族同胞!

去老洞村我們經過了公路、水路、山路,最後才見到了寨子的真面目。

在水路上的時光雖然短暫,但是那裡的真山真水是絕對沒有受到污染的,圖為長潭崗水庫的景色......

三、行:

1、 到吉首。到汽車站坐到鳳凰的汽車,出火車站左拐50m即到,或直接在火車站坐到鳳凰的中巴,價格都是8--10元,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可到達鳳凰城。

2、 最常見的交通方式是摩托三輪車,城內1元錢,出城2元或5元不等,視路線長短而定。

3、鳳凰交通: 最常見的交通方式是摩托三輪車,城內1元錢足矣,出城2元或5元不等,視路線長短而定。

食:

鳳凰人的口味和我們比較接近,偏重於酸辣,如果你不太能吃辣椒,吃飯前千萬別忘了聲明一下。

1、血耙鴨。許多關於鳳凰的資料上可以見到有人吐血推薦血耙鴨。所謂血耙,是一種用糯米和鴨血制成的塊狀物,口感類似於糍粑。

2、血腸。把糯米和動物血一起灌到腸衣裡即成。。

3、豆腐。吐血推薦!平平常常的豆腐,鳳凰的就是好吃。無論煎抄煮炸,味道和宜昌的就是不一樣,怎麼好*不必贅述,但那個好吃啊!一定要吃!

4、鹵雞蛋。鳳凰的鹵雞蛋是剝了皮鹵的,很有韌性。

5、炒酸菜。有點接近我們的亞白菜,但更好吃些。

6、糯米酒。一種度數較低的自釀酒,口感較甜,幾乎沒什麼勁兒,比較適合酒量小的人。但一定要說清楚,是糯米酒而不是米酒,差一字,就差了幾十度去了。

四、夠物

1、姜糖。只要去過鳳凰,就不會不知道姜糖,這是一種用白糖或紅糖加姜末熬制的糖,鳳凰大街小巷都有得賣,而且熊氏、張氏、李氏、劉氏、吳氏-----百家姓幾乎在這兒都可以找到,都號稱自己是正宗。可以在拉制現場嘗一嘗,不喜歡就換一家,轉一圈下來,不僅能選出自己喜歡的口味,連接下來的飯都可以省了。而且那兒有個很可愛的小規矩,買姜糖時,你要老板多送你一小袋他都不肯,但你坐在他的店兒裡白品嘗半天他仍然笑吟吟的。

2、扎染和蠟染。都是藍底白花,只是工藝不同而已。扎染圖案以民族紋樣為主,而蠟染更多的是鳳凰當地風光。可以在虹橋上找一個叫滕樹芳的店老板,他可以帶你去看蠟染現場,又一個免費景點噢!

3、 儺藝面具。開這個店的是一對夫婦,老板姓楊老板娘姓闕,都是畫家。楊老板自稱不健談,但話匣子打開了會講許多鳳凰當地的神鬼故事,是一個對神靈很敬畏的人。他的店裡全部是他在各種載體(比如葫蘆瓢、飯勺子、洗衣槌、野豬牙)上畫的鳳凰儺戲人物,這可是真正的民族工藝。

4、 窗花。在東門城樓下,有一位吳老太太,八十多歲了,只要天氣好,她就會在那兒手工雕花,很細致的針腳,很慈愛的笑容,用很暖和的聲音講述她雕的窗花的內容:“這是八仙,這是鼠子嫁女……”

5、推薦劉大炮的印染和古街的付記銀鋪,銀子3元/克。

五、住宿:

1、非常方便,一般都可找到旅舍,價格10元至100元一晚不等,一般20元一晚最合算。

2、沱江人家客棧 ,店主包忠義,人稱包老爺。電話:0743-3224558

3、網上推薦的還有一個江北客棧,店主黃建和,電話:0743-3260234

六、參考線路:

第1天:中午12:24乘K502次旅游列車,廣州東——(湖南)吉首

第2天:早上約8點到湘西首府吉首,土家族與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馬上到汽車站乘坐中巴到鳳凰縣(車票6元,車程約1個多小時,每半小時一班)。到達鳳凰縣,入住縣招待所(50元/晚,有熱水器、洗手間)。然後往沱江邊看跳橋、吊腳樓、沈從文筆下的“洗衣裳的婦女”、背背簍的居民;可沿著河往下游走,也可花25元包船來回,河水大多平緩、清澈,也有激流的時候,值得一坐。游風雨橋、萬名塔、沈從文墓等。可不時看見民居裡習畫的年輕人。回來逛廣場附近的老街,可買到民族銀器、染畫等特產。沈從文故居也在這裡,但下午5點便關門(門票4元)。晚上可在招待所餐廳吃飯,物價便宜,也可在街上吃燒烤,素菜每份5角,肉每串1角。鳳凰濕度很大,可考慮喝一點酒,酒鬼酒廠出的湘泉酒(4元/小瓶。一頓下來,每人不過10元)。

第3天:早上在街上吃早飯,1、2元便可吃飽吃好。到汽車站坐中巴到三江苗寨,票價3元,如碰上集市更好,當地人以苗族為主,生活貧困,穿著民族服裝,可在寨上溜一圈,年老的苗族人不會講漢語。路上的風景也很好,山清水秀,可以慢慢步行往回走,累了截過往車輛回鳳凰。

第4天:往湘、黔、貴三省邊境集市阿拉營,古鳳凰營——黃絲橋古城(城牆保存完好),南方長城,此三處都在同一方向(最好包車游覽,約80元)。回吉首坐火車,K501次,18:33開。火車始發站為張家界,如遇誤點,該站站長總要拿個喇叭出來和大家說兩句慰問的話。

第5天:中午到廣州東,准點為12點,但經常誤點。(全程花費約700元)。

到鳳凰有多條線路:

一:到鳳凰可先從長沙坐車到吉首,然後坐汽車到鳳凰。吉首到鳳凰的汽車非常之多,下火車可直接到汽車站坐車到鳳凰,車價6元。也可先花1元錢坐車到乾州,從乾州再坐車到鳳凰。車價3-4元。前者安全、 准時半小時一班車;後者自由、方便可自行安排。吉首至鳳凰的車從早6點至晚20點皆有。(強烈推薦從吉首來)

二:也可從懷化下火車,坐車來鳳凰,但汽車不像吉首那樣方便,鳳凰汽車站每天有二班車,中午11點、下午15點,雖都不大准時,但非常安全,切不可坐晚18時後懷化至銅仁車(路過鳳凰)。不光不准時還不安全。(車價15至20元不等可砍價)

三:也可從銅仁坐車來鳳凰,車次較少,車價也不知多少,因可自行砍價,大概10至15元不等。



(鳳凰古城)



(吊腳樓上苗家阿妹)



(人間仙境)



(老洞土司樓)



(老洞全景)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