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1時,飛機終於降落在後來死了一個小孩的只有操場那麼大僅容一架飛機停放及起落的敦煌機場。那瞬間,我知道自己預先訂好車是明智的。因為這大半夜的無人的機場外,鮮有可達市區的車輛。那舉著寫我名字的牌子的黑臉的敦實的中年男子,突然就讓我有了可依靠感。上了車,讓他想法給我們找個住處,車便向市區駛去。一路上,路邊是高高的類似蘆葦般搖曳著的我不認識的植物,沒有路燈,一片漆黑;頭頂上是晴朗而燦爛的星空,星星們很大很多很漂亮。就這樣一路,不知不覺車就停了。凌晨2點,略微和前台睡眼惺忪的服務員討價還價了幾句,確定了有空調熱水之後,我們便衝進了房間准備睡下,鎖門的瞬間,司機桑師傅提著我們的行李送進來,和我們確定好第二天(其實是幾小時以後)的發車時間就走了。敦煌的第一夜,我覺得自己是剛躺下就被敲門聲驚醒了,5點不到!為了看日出,我拖著老媽就上了車,看著精神抖擻的桑師傅,我懷疑他昨天回去睡了沒?他憨厚的笑笑說,早就習慣了,一邊遞過來他給我們准備的早飯。敦煌的水煎包應該屬於他們當地的小吃,或許不出名,但絕對Local。不過桑師傅似乎買的太多了,這十幾個包子讓我跟我媽有些為難,盡管很好吃,但吃了2,3個也足夠了。我們就這麼一路吃這,桑師傅開著車。車再次停下來的時候,已經到玉門關了。若是把這裡想像的多壯麗,顯然是要失望的。似乎在西部,風景都沒有想像中那麼蓬勃大氣,氣勢恢宏,或許因為曾經的忽視,很多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風化和殘損,而人為破壞就更讓人痛心疾首。敦煌這一路,所有的景點都讓人覺得久遠而滄桑,歷史沉澱後的凝重感,讓人在很多時候甚至會覺得壓抑。風化的玉門關和漢長城讓人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言語去表述心情。不能說是失望,也談不上震撼,但卻又總是被隱隱的衝擊著。於是,除了看日出的瞬間是歡呼的,更多時候只能沉默。雅丹地貌,應該算是這個地區的特色產物了。所以即使路途遙遠,我還是把它放在計劃第一站。8點多到達,進入游覽了兩個景區,不到9點,就再也走不下去了。9點不到的雅丹,茫茫戈壁,無遮無蓋。太陽就這麼直射而下,或許是因為這裡離天空更近的關系,溫度瞬間就攀升了。大概只有在那裡,才能體會什麼叫做火辣辣的太陽。陽光和沙漠交相輝映,地表溫度迅速竄升,過了9點,覺得似乎是連腳都無法踩到地面上了。我跟我媽兩個年紀加起來都快80了,但在如此熱力的影響下,我們連蹦帶跳逃一般的離開了雅丹。撇開溫度,就景點本身而言,中國旅游程式化的像形其實並不能體現雅丹的特色。像不像本身其實不那麼重要,甚至根本可以忽略不記,去看看那與眾不同的地貌,感受一下時間和自然滄海桑田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為老媽擅自改變了行程,所以同行的另一些朋友第二天才去了雅丹。他們比我們運氣好,陰天,玩了很久也很開心,不過他們說若是攝影師或者懷著攝影目的的人過去,是一定要期待一個好天氣的,因為只有陽光將沙粒照射得熠熠生輝的時候,拍出來的作品才能最好的呈現沙山陰面和陽面,才富有視覺衝擊力。雅丹如此、鳴沙山亦然。現在回想起來,在敦煌的第一天,在大多數同伴還在火車上睡了一覺又一覺的時候,桑師傅載著我和我媽幾乎游遍了大半個敦煌。雅丹出來的早,於是還拐去了陽關。遙望了一下那個已經不存在任何痕跡的遺址,去了陽關葡萄園,吃了農家飯,還帶了兩串尚未成熟的葡萄(也因此,它們沿途跟我們一路去了青海再回到蘭州,最終沒有帶回上海)。回程路上去了西千佛洞,算是為了第二天的莫高窟打個小小的前站。整一路上我跟我媽都在睡,到了景點,桑師傅會把我們叫醒,所以到後來,我們越睡越安心,以至於據說因為我們睡得太熟桑師傅不忍心叫醒我們而錯過了沙漠地區特有的海市蜃樓景像。哎呀,遺憾的同時暗自羞愧一下算啦。傍晚回到住處,洗了個澡小憩了一會兒。別以為第一天的形成到此結束,還有一個重點項目呢。鳴沙山是我個人覺得敦煌最值得去的一個景點。敦煌日落很晚,8月份一般在9點多。於是,鳴沙山一般都被選擇看日落,出於和雅丹地區同樣的原因,此時溫度也稍微低一點,不那麼熱。日落之前,有很多游玩項目可以選擇,比如滑沙、滑翔傘、騎駱駝、迷你滑翔機等。滑沙原理等同於滑雪和滑草,只不過它只借助於鳴沙山的高度,所以用具就是一塊很簡陋的類似滑板的木板。滑翔傘原理相近,通過高度和人本身的助跑讓降落傘被空氣托起來。兩者都是很普通的項目,中國各地旅游點都有,而也許只因為在沙子上,才會有不同的感覺。而玩這兩個的先決條件是,你必須先自己爬到鳴沙山頂上去。其實山一點不高,根本也不能算是山,可是在沙子上做功,困難可不是一點點啊。總之,爬上去比想像中要累很多(相比同樣高度的普通山而言),而且,爬上去之後若是等不及日落就滑了下來,那為了看日落勢必還要再爬一次。但如果爬上去為了看日落而等著,那光禿禿而又狹窄的山脊上實在是無事可做。所以,想節省體力又想玩的盡興,要充分把握好爬山的時間哦。還有就是,日落之後,天就全黑了,景區也就關門了。所以,不要希望日落之後還有很多時間玩,看完日落下山,走到景區門口差不多了。不過,我和我超級貪玩的媽咪大人在日落之後還是抓緊時間做了一下滑翔機。滑翔機有幾種不同路線,最長的一種可以鳥瞰敦煌全市。不過,我們不貪心,選了一條就看鳴沙山和月牙泉的。從空中俯瞰月牙泉的感覺和在鳴沙山上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或許因為角度的關系,鳴沙山上看到的月牙泉很瘦小,顯得有些干癟;而從正上方觀望下,月牙泉豐盈而柔潤,楚楚動人,風情萬種。或許日益干涸的月牙泉如今只有從正上方才能看到它昔日秀美而清麗的風姿。9點多出門,纏著桑師傅要吃當地小吃,於是他就把我們領去了當地的夜排檔,太多的選擇讓我們挑花了眼,最後還是跟著桑師傅吃了一碗Local的魚面。說不上到底有多鮮美,只能說是別有一番風味。終於安生了,第二天由於上午桑師傅去接了坐火車來的同伴,我跟我媽便很安心的呼呼大睡,順便彌補前一天透支的體力。中午,順利會師。直殺敦煌最有名的驢肉黃面,開始會師後的第一次腐敗。說實在的,在西部地區除了羊肉,似乎沒有特別的美食,很多時候吃的都只是個新鮮。驢肉黃面盛名在外,我們也就吃它個馳名中外。下午,他們去雅丹,我跟我媽去莫高窟。由於現在的莫高窟極度重視保護,因此,每天進窟有人數限制,而且逢陰雨天就暫停開放。因此去之前一定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不過在甘肅這樣的地區,受天氣影響的機會不大。而出了黃金周假期,平日也不基本不會需要排隊入窟。游莫高窟靠的是體力,盡管理論上進窟參觀是由導游帶領一組一定數量的人,在眾多洞窟中隨機選取幾個解說(其中有幾個比較著名的是必看的)。但只要你走得動,跟著自己的導游走完十個洞後完全可以換一組繼續跟著走。一般同時至少會有5組左右,所以串組無人過問也沒人會在意。如果我是一個人,或許我可以在莫高窟裡待一天。因為即使相同的洞窟,導游講解的側重和內容也會有差異,所謂兼聽則明,似乎在這裡體現的非常明顯。當然,如果真的要堅持一天,除了要確保自己體力足夠之外,還不能喝水,因為好像裡面沒有設置廁所,進食是更沒希望了,頂多弄點零食補充體力。克服重重困難之後,收獲的是對著古老珍寶更長時間的更多看幾眼。值不值得看個人想法,不過聽說莫高窟被關閉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如今我們看到的那些壁畫,早已不如當初被發掘的時候那麼完整而鮮艷了。至此,我的敦煌行算是結束了,盡管我們是第四天早上才正式離開敦煌的,但第三天我的計劃裡做的是嘉峪關,這是完全的另一段故事了。也所以,敦煌主要景點,一天足夠了,早上去雅丹,下午莫高窟,晚上鳴沙山。盡管我不能說它們到底有多美多瑰麗,但至少我會說,它們是值得一去的,而且去的越早越好。月牙泉,早晚是要干涸的;莫高窟,遲早是要關閉的。保護措施再多,不過是延緩再延緩,自然是無法逆轉和抵抗的,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而且,風景之外,敦煌的人也為這座城市加分。盡管那些天我主要碰到的就是司機桑師傅,盡管那裡賣旅游紀念品的價格也高低不一,但我喜歡用直覺去判斷人和城市,那麼至少,這座城市跟我很投緣。臨走那天的早上,桑師傅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名片,說如果可能,讓我們也留到網上去。這樣以後他自己可以直接接到更多的生意,不用再給介紹生意的人分成。我滿口答應,卻至今遲遲未做。或許不過舉手之勞的動作,卻總是懶於動手或者是沒有真正放在心上。我還記得他車後備箱裡那個我至今為止吃到過得最甜的瓜,我也還保留著桑師傅的名片,但就好像我曾經問起一位同伴他後來有沒有跟桑師傅聯系過,他會很詫異的看著我說:去當然會跟他聯系,不去找他干嗎?是啊,在那些質樸面前,我這些小小的愧疚也就顯得做作起來。敦煌讓我印像很深刻,但能真正表達出來的卻不多。還是那句話,去之前,我無從述說;去之後,我無法述說。 P.S.桑師傅:13003713671(一年了,不知道還有效伐)